分享

吴国平:意外大跌三解读 坚定坚信向前行

 江苏常熟老李 2016-12-13

没想到,市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下,周一大跌。而且,不经意出现近似千股跌停的走势,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有点意外。客观来看,导火索关键是周末险资监管力度加大,同时市场担心新股发行加速,然后盘面一跌,市场就更担心年底资金紧张,美国马上加息等问题,因此,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我们这次系统性大跌风险的释放。


这样的走势,我们其实,以前也见过,客观来看,其实,这次更多是一种自我负面心理因素叠加带来的结果。进一步解读下各种所谓利空因素:


解读一:关于险资监管力度加大,明确类似恒大等险资暂停股票委托等业务。我们认为确实对短期会带来影响,但这有利于中期参与资金性质的健康问题。所以,这影响不会特别大,只是大家很容易形成短期羊群效应,带来恐慌心理,被市场短暂利用一下而已,但在我看来,这不会构成市场实质性威胁,毕竟场外还有养老金等相当多资金要涌入进来,不需要过度解读,另外,险资规范后,要知道,真正巨头的险资还没大踏步参与,未来规范后它们必然加大力度参与,所以,风雨后将更多是精彩。


解读二:关于市场担心新股发行加速问题。周末媒体有篇报道谈到证监会今年已发256张IPO批文,新股发行接近“即审即批”。这内容也吓到市场了,但是,其实仔细去看,这点我们早有研究,近期发行速度加快,其实主要是年底尽快消化前期发审通过的新股,然后有利于2017年的轻装上市。我们可以测算,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结合目前发审会每月大概20家左右通过数量,同时目前存量发审通过的大概32家左右。接下来一个月左右是完全可以全部消化完毕,然后发审速度不可能一下子大幅提升,因为,我们目前不是注册制,按照监管部分公开场合的谈话我们更知道,未来发行新股的审核只会更严不会更松,说明什么?说明新股质量只会更好,不会更差。事实上,今年被否加数就达到了几十家之多,说明监管是加强了很多。递交申请待发审的大概600多家左右,未来必然还要毙掉至少几十家,同时,按照目前速度,每月发审通过大概20家到30家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未来局面是,新股质量更好,监管依然严把入口,而且未来每月发行新股数量,大概1月中后会自然过渡到相对较少甚至阶段性休息的可能。因此,对市场何来新股发行加速啊,相反,未来会减速才是,即申即批,不会带来新股加速,反而是眼变成常规合理状态。所以,市场今天其实是有点解读过度了,利好解读为利空了,因此,接下来,市场一定会有修复过程。


解读三:年底资金紧张和美国加息问题。年底资金紧张,市场早有预期,只是跌下来再强调而已,不影响什么。美国加息问题,那也是早有预期,一旦如果落地,就是预期落地,落地带来必然是扭转局势。其实,我们早就希望美国早点加息,如果不加息,反而老有预期干扰,加息了,一切也就落地,那么,更有利市场大反攻,演绎新牛行情才是。


经过周一这样系统风险的非理性释放,从博弈角度来说,此刻,割肉是不可取的,更是不理智的,此刻,肯定不少资金在贪婪收集更多筹码。这点,大家细看下今天不少次新股的跌停走势,一是盘中有抵抗下跌,说明有承接;另外,就算跌停,封单不大,而且有人吃,说明更多是散户恐慌盘,不少资金逢低加大仓位。接下来博弈一旦扭转局面,一定会很容易收复不少失地,而且按照我们过去次新股的博弈规律来看,一旦扭转,必然会有翻倍个股涌现出来。另外,1月份将至,1-4月份是年报(高送转)披露高峰期、同时一季报也公布,另外,还叠加半年报高送转预期,年报/半年报双重预期,次新股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因此,现在的挖坑我们更愿意看成是未来新行情的一次筹码加速收集的过程,新起点。因此,此刻,要用勇气加大资金布局才是,而不是离场。


责任编辑:翁建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