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是文字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长兴煤山中学教学《湖心亭看雪》 教学反思

 怡蘭轩 2016-12-14
肖培东

“我们记住了苍茫的西湖,记住了静默成点的亭,最让我们感动的更是那浩茫天地间那颗孤独寂寞、卓然不群又有着淡淡愁绪和高雅脱俗的心。”课堂的最后,我指着“湖心亭”三字做了这样的小结。

此时,窗外阳光薄薄而来,冬天的银杏叶子还未落尽,片片金黄在凉风中诉说岁月。

长兴县煤山中学,我第一次教学《湖心亭看雪》。

老煤中和我就读的长广二中前后只隔一堵墙的,中学时候大家翻过石头墙就可以进入对方学校的领地。我读的中学,学生多数是煤矿工人的孩子,这一墙之隔的煤中,学生多来自当地乡村。煤山中学,是姐姐的母校,其实也是我精神故乡里的学校。这么多年来,我早已经把长兴这块土地视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土壤了,这里的每一条河,每一片土,每一棵银杏,每一座校园,我都愿意踩上我的足印,都是值得我细细凝视又深深记忆的。雪夜看雪,是张岱有“痴心”,其实我们对世界的记忆也都是因着那份痴,遥远不能阻碍,岁月无法改变,总有一个视角,我们会留下我们的痴情,我们愿意守望成永久。

教什么?张岱早已经把小品文写成风华绝代,这清新雅致的文章,教俗了,就是一份莫大的亵渎。可我们又都容易俗教俗学,课堂里闹闹呼呼,花花绿绿,怎么也及不得张岱之万一。经历了人生诸多浮沉,只待两鬓泛星面容沧桑,以前意气阅读的文字再读时,也多了一份敬畏。那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我们能揣摩太多,张岱的孤独寂寞,张岱的淡淡愁伤,张岱的遗世独立、卓然不群,张岱的孤芳自赏、远离世俗,张岱的故国之思、隐逸之心,张岱的人生感慨、宇宙怀想、内在忧愤与矛盾……不一定就是张岱,但一定有我们自己的人生追思。

短短百字,无限其中。

已经有太多的解读,或深刻或厚重,或另辟蹊径寻心路,或知人论世说痴情。古时文人雅士性灵之作,后人争相破解密码,多长的文字也装载不了。阅读的经历是不能拔高的,它必须要等待,等你在这浊世上磕磕绊绊,等你在书海里死去活来,我们就不能过于沉重过于深刻,经历和阅读会告诉你张岱是什么,他的文字又有什么。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初二孩子匍匐在雪中能读出多少呢?语文课不能解决许多,尤其不能解决定论的东西,阅读又真的没有定论,我们只有越来越丰富的认知,越来越晓达的理解,越来越走心的靠近,而最后的融合或者升华,是在哪一天,我们真的不知道,也无需知道。还是简简单单地走进湖心亭的夜雪中,只在这混沌天地间留一次用心的阅读和思考,这样,真好。

怎么教呢?不用百度,我已经有很多的教学入口。比如从“看雪”入,为什么不是赏雪,怎么时候看雪,怎么样的雪景等;比如从“独”入,为什么要独自看雪,为什么要在更定时分看雪,明明有舟子相伴,为什么说是“独”看雪;比如从“痴”入,“痴”在何处,怎么理解张岱的“痴”;比如从“金陵客”入,探讨张岱与他们是否知己;比如联系柳宗元或者苏轼诗文,对比阅读探究古人之心……可以说,《湖心亭看雪》已有多种演绎,怎么上都觉得有跟风之嫌。

“小品文的传世之作,就从语言的极小处去品!”

想起我说的“小说,从小处去说”,就觉小品文,也该从小处去品。

那么,哪个“小”是最值得探究的呢?

在我前面上《湖心亭看雪》的两位老师,都是在雪景佳句上做了细腻的品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确,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实在美极。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用了白描手法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张岱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梯米”的深沉感慨。但过于技术化的分析,会失却这样的美,不进入文字深处只在外向上解析,又是绝难走入张岱内心。

“读读直接描写西湖夜雪的句子,你觉得其中写得最妙的一个字是什么?”我用了这样一个问题径自走进这段文字,我想引领学生和张岱做心灵碰撞。我只做点拨,不多言语,只做营造,不做灌输。读张岱的是你们,也只能是你们,而我,就是静静陪伴你们阅读为你们调整角度为你们助力点火的人。让学习真的发生!

摘一片冬天的黄叶,递给你,做你阅读的书签。上面写的文字,是你的诗歌!

我们读“一”,那是谁的孤独寂寞,遗世独立?

我们品“与”,天人合一的渴望中,它是谁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

我特别喜欢我对“与”字的比喻,是很自然的一颤,我就滑出了这样的一句。张岱,其实也不想刻意孤独,但茫茫天地间,知己者谁,“与”谁共在西湖夜雪飞时把酒推杯,金陵客吗?舟子喃喃,张岱又何尝不在喃喃?只是他的心绪,说给了这苍茫飞雪的天地。一人,与谁,极想处,湖中人鸟声俱绝。

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自然的感通,我把风雪看锦绣,你用孤独唱人生,人生如雪泥鸿爪,这一夜,多少回味。

这个冬天,没有雪,阳光下黄叶如霜,层层叠叠都是张岱落寞又翩然的身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而我们都是自然大中最卑渺的一粒。流沙流沙满天飞,谁为你憔悴,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我读着读着,莫名感动,我不太喜欢“崇祯”开头的强势分析,我更想融在那个凄美凄清的纯粹的“与”中,念想自我,去念想宇宙,念想人生。

叶,是谁的手,在拉住秋天?

雪,是谁的手,在留住尘世心绪?

我站在少年的土地上回味,张岱站在精神的风雪中沉醉。纯粹也罢,复杂也罢,或喜或忧,或乐或悲,都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看看黄红绚烂,再想遥远的那个雪夜,原来,此生从未走远,我们还是那个少年。

我忘记了是在上课,只觉得,我们都荡漾在那晚的小舟上,覆盖船身的,是漫天的风雪和张岱的文字。

我们很小,语文也不必太大,就这样静静悄悄地滋润,真真实实地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