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成老人自认是负担 揭中国父母心里“负担”是怎样炼成的

 凡乐仙人居 2016-12-14

今天是重阳节。昨天,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10月13日《京华时报》)

经过国庆节该如何放假的喧嚣论辩,转眼又到了老人节。国庆放假的福利不属于老年人,老人节当然要讨论老人如何安度晚年的话题:四成靠儿女供养的老人中很多自认是“负担”,那么我们要问,那些不靠子女供养者,比如靠养老金生活者,靠自己劳动供养者,他们就不认为自己是“负担”吗?

事实情况是,不管是“非自我供应者”,还是“自我供养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负担”,因为负担不光是物质经济上的,还有精神层面的。虽然说,不管从人道角度考虑,还是从事实情况看,没有哪个老人是“负担”,毕竟“老有所养”应该是每个社会和家庭应担的义务。但很多老人自认是“负担”是客观存在,那么是什么导致这种“精神上的负担”?

首先看家庭,我们要知道,靠子女供养者,如果自认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子女家庭不富足,或子女不够孝心,哪怕经济再富足也舍不得在父母身上多花一点钱。看到子女供养不容易或不情愿供养,老人心里自然有了“负担”。至于那些靠养老金供养的老人,如果和儿女住在一起,而儿女又不情愿照顾老人,或对老人的衰老迟钝产生嫌烦,虽然子女照顾老人是应尽的义务,可历来处处为子女考虑的中国父母,心里有了“负担”也在情理之中。

再来看社会。我们的社会还没有为“老龄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我们无法指望老年人完全融入主流社会,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杨振宁,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超级富豪或退休政治家,他们可以退而不休,即使退休了,依然受到主流社会的欢迎,甚至依然受到主流社会“年轻人”(相对老年人而言)的崇拜。现实社会是,老年人往往被社会屏蔽或边缘化:老年人想再读大学,会被别人不理解;老年人想参加选秀节目,会被人看作老不正经;老年人失去老伴后想再结婚,会被子女斥为“荒唐”。如此现实背景下,大多老年人一退休,就意味着退出“社会”,似乎主流社会并不属于他们,老年人能不自觉“多余”、能不自认“负担”吗?

关照老年人,经济问题不能越过,精神问题也不容小觑,所以我们要读懂老年人自认“负担”背后的深意:为什么老年人倒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被负担感”倒成了很多老年人最大的“负担”,带着这么大的“精神负担”,老年人谈何“老有所依”?

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问题不能全抛给家庭,社会和政府也责不可担于政府,要在让更多家庭过上富足生活的同时,迫切建立覆盖所有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于社会,我们的主流社会既要给老年人足够的空间,又要为老年人建立“老年人社会”。这种“老年人社会”既有自给自足性,又与主流社会有不冲突的交融;在这个“老年人社会”里,所有老年人在彼此眼里都是“年轻人”,都过着以老年人自己为中心的生活,当然这种“老年人社会”的建立有赖于政府的大力财政投入和宽容、理解、支持的社会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