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十一:维护和平安定社会环境

 王振岳 2016-12-14
`笔记十一:维护和平安定社会环境


    十一、维护和平安定社会环境
    1、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
    佳木斯市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被誉为东北的小延安,具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这种光荣传统不断得到光大发扬。
    (1)开展对革命烈士的纪念活动。从1981年起,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编纂《革命烈士名录》,到1989年,查清我市在册烈士有723位。其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49位,抗日战争时期的18位,解放战争时期的156位,抗美援朝时期的463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37位。1983年,为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及其丈夫刘仁,市政府在南郊四丰山修建绿川英子暨刘仁纪碑和合冢墓。1984年,为缅怀抗日战争时期抗联战士的英雄业绩,在西郊猴石山建成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以及平常日子,经常有当地干部、学生、职工、农民和外地游客,前来献花、扫墓,举行纪念活动。
    (2)对革命军人及烈军属给予优抚待遇。1983年后,市区提高对退伍老红军战士的待遇,每人每月补45元。并扩大补助对象:孤老烈属、病故或失踪军人家属子女,农村每人每月补13元,城镇每人每月补23元。1984年,农村烈军属和义务兵家属共575户,发放年终优待金。到1995年,全市烈军属优抚对象总数为8890人。
    (3)开展智力拥军活动。1984年,我市职业高中学生黄景秋以“王敬军”化名,先后向驻佳木斯部队寄去价值200多元的科技文化书籍。她的智力拥军事迹在解放军报发表后,市委市政府对她进行表彰,全市掀起拥军优属热潮。1985年,我市发布《关于大力开展智力拥军活动,帮助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决定》,全市掀起智力拥军热潮。在短短三年内,地方协助部队建立了中等文化技术学校12所,开办大专培训班14个,开办职业培训班422个,建立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实验基地30个,共培训部队学员19979人。其中,获得大专文凭的163人、获得中专文凭和高中文凭的1144人,获得中级技术等级证书的2182人,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8490人。90年代后,培养部队两用人才由临时办班发展为经常性正规化学校培训。学科包括经济、法律、财会、文学、音乐、美术、书法、园艺、畜牧、果树、蔬菜、服装、饮食、建筑、营绡等各个领域。
    2、保持拥政爱民的优良作风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佳部队、佳木斯军分区和各区人民武装部,保持人民子弟兵拥政爱民的优良作风,在支援地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受到全市人民的赞扬。
    (1)支援地方经济建设。1984年,市无纺布厂因遇到技术困难使生产陷入困境。部队先后派出186名军工人员,为该厂培训技术骨干,修复破旧机器,设计制造新的自动卷布机,转产新的产品,使工厂转亏为盈。1986年,佳木斯第一建筑开发公司在建筑施工中进度很慢,部队派施工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困难,如期完成施工任务。1989年秋,部队出动1000多人次参加郊区秋收生产,使成熟的粮食在雨雪到来之前收获到家,免受损失。从1990年到1995年,部队帮助当地工厂、农村解决生产技术困难100多次。每当农田被淹、大雪封路、冰凌上岸等危机时候,都有部队官兵挺身而出抢险救灾,他们的英勇事迹使人民群众深受感动。
    (2)组织民兵进行军事训练。1982年,根据上级规定,普通民兵由原16岁至45岁,改为18岁至35岁;基干民兵由18岁至35岁,改为18岁至28岁。1986年,市武装部撤消,5个区分别成立武装部。各武装部定期对基干民兵进行军训,每年9月对高等院校新生进行军训。
    (3)建设人民防空战备工程。佳木斯“七O九”人防工程建成后,每年都要进行维护修理,建立严格的保养责任制。1986年后,市政府发布实施《佳木斯市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组建了平战结合工程管理站,加强了对现有工程设施的利用,包括储存蔬菜、停放汽车、商业经营、饮食经营、娱乐服务等189项。1990年,建成地下过街工程及地下商业街。1994年,地下商业街又进一步扩建。所有这些建设工程,都是以部队为主要施工力量的。
    3、开展军民共建双拥城活动
    从1982年后,我市军地双方深入广泛地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1984年,在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大会上,佳木斯市被授予“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标兵”。1985年,军地双方出人出资,共同治理杏林河、修建杏林路、建设杏林街心公园,沈阳军区授予佳木斯市“智力拥军先进市”。1986年,黑龙江省委授予驻佳部队“军民共建文明单位先进集体”,授予佳木斯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987年,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经验交流会在佳木斯市召开,会上,我市介绍的双拥经验在全国全军得到推广,沈阳军区赠送给我市“拥军模范城”光荣匾。1987年,在新建的杏林街心公园塑造了一座“军民共建纪念碑”,象征军民携手改造昔日臭水河为大路花园的战斗情景。其碑文是:“杏林大路,街衔主干。一九八五,军民共建。旧貌新颜,同有奉献。立碑铭文,永志纪念。”1990年,黑龙江省召开军警民共建文明表彰大会,授予我市“拥军模范城”称号。1991年,召开全国双拥会,授予我市“拥军模范城”称号。1994年,召开全国双拥会,授予我市“拥军模范城”称号。1995年,黑龙江省召开双拥会,授予我市“拥军模范城”称号。1997年,召开全国双拥会,授予我市“拥军模范城”称号三连冠。
    4、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1)加强公安工作:为了实现我市的社会平安,我市公安局在80年代进行了队伍扩充,各区增设公安分局机构,恢复经济民警队和治安民警队。重点打击杀人、放火、抢劫、盗窃、贩毒、嫖娼、赌博等刑事犯罪,整顿社会秩序。市区110警车、119消防车、122交警车、120急救车等,每天24小时严阵以待,随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人民增加了安全感,在家安心、上班放心。
    (2)加强检察工作:从80年代起,我市人民检察院工作逐渐走入正轨,其主要业务是: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侦察,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1989年,市人民检察院内部新设反贪污贿赂局,加大反腐败力度。1995年,市纪委、市检察院受理违纪违法举报案件2594件,立案331件,结案322件,处分违纪违法干部325人。其中,县处级15人,科级90人,对101人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公开处理。查办大要案105件,其中,万元以上经济要案30件,为国家挽回损失632万元。
    (3)加强审判工作:我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努力作好刑事,民事、经济三方面的审判。1995年,市区律师事务所15个,律师和工作人员84人,聘请担任常年法律顾问的376家,民事诉讼代理1360件,参与刑事辫护796件,非诉法律事务代理619件,解答法律咨询1889件,代写法律事务文书699件。公证处2个,公证员及工作人员32人,办理公证件数达9552件。
    (4)加强调解工作: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矛盾激化。1985年,我市人民调解组织1206个,调解民事纠纷5088件,防止非正常死亡9件。1989年,调解组织1569个,调解员4411人,调解民事纠纷7112件,调解成功率达95%。1995年,调解组织1581个,调解员5679人,调解民事纠纷2348件。人民调解工作为实现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此文发表于1998、3、5  佳木斯改革开放笔记。署名王振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