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敬亭山人138 2016-12-14

悲悯情怀中的“悲”,是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悲悯情怀就是指对外界,对他人,对生命,有种怜悯的情怀。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王维

说起诗歌中的悲悯情怀,人们一定会想起诗圣杜甫,他的很多诗歌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表现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了封建剥削阶级的横征暴敛,表现了一位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现了他关心百姓疾苦、同情老百姓的悲悯情怀。确实,杜甫表现悲悯的诗歌比比皆是,如“三吏”“三别”等等。而对“诗佛”王维的诗歌,人们一般只认识他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和送别诗,却很少有人留意他那些与悲悯情怀有关的诗歌。其实,这个一生半官半佛的诗人,他的诗歌也不乏悲天悯人的内容,下面我们通过几首诗来分析解读他的悲悯情怀。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一)表现慈悲为怀的《观别者》

我们先从他的一首诗歌《观别者》看起。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读这首诗,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这样的一幅图景:杨柳青青的陌上,爱子与家人依依别离。或为生计,或为功名,“爱子”远游,实是无奈。尚有高堂,年纪老迈,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爱子心中却难舍双亲,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辞行,万般不舍。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泪花两行。转眼间,峰回路转不见车,只留下滚滚红尘一片。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这幅送别图画,描绘了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的感人场面,形象逼真。老百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告别高堂,漂泊他乡。诗人看到这情景,想到自己宦游他乡,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裳。全诗着力描写游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字字含悲,句句伤情,感情细腻深厚。它借陌上人的惜别,表现了诗人对老百姓的颠簸流离生活的同情,同时也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苦。

如果诗人没有经历过这种漂泊他乡的生活,是断然写不出这么真实感人的场面的。设身处地,触景生情,推己及人,心有戚戚然。这是对无奈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无边慨叹,其中寄托了诗人浓郁的悲悯情怀。虽然王维帮不了这些离乡背井的百姓,但作为一个官员兼诗人,能同情百姓,实属难能可贵。悲悯是悲凉世界的一缕火光,有它在,人心才不至于太冷酷,尘世才有了点点温暖。

(二)挽救他人命运的《息夫人》

年轻时代博学多才,能诗会画,21岁就考中进士,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但他对王公贵族的放荡奢华十分不满,对下层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他的这种感情在《息夫人》诗中表现得很突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虽是短短的二十个字,却用典精当,含义深刻,由此还改变了一个女人的命运。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载: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本名息妫,原是春秋时息侯的妻子,容貌十分美丽,楚文王闻其貌美,在公元前680年兴兵灭息后,遂将息妫据为己有。息妫到楚国后,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可她终日不语,楚王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宁王宪(玄宗兄)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云云(按即《息夫人》)。座客无敢继者。王乃归饼师,使终其志。(唐孟棨《本事诗》)

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宁王李宪家作客时,应宁王而作,诗人借歌咏息夫人而讥讽宁王强夺饼师之妻的可耻行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今时宠”,指楚望文王的宠幸;“旧日恩”,指息侯过去对息夫人的恩爱;这两句写息夫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不要以为我现在得到你的宠爱,就能够忘掉过去息侯对我的恩情。表现出一个弱质女子虽不得不委身事人,但内心却坚贞不屈的痛苦和挣扎;也是对强夺人妻的楚文王的讽刺与批判,楚文王虽然得到了想要得到的女人,但怎么也得不到女人的心;诗人无疑对息夫人是持同情态度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怜悯;对楚文王的这种做法给以了否定,心中充满了鄙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鲜明的爱憎情感。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两句写出息夫人的无限痛苦与无言抗争。鲜花怒放,姹紫嫣红,本来可以赏心悦目,心情舒畅,但在息夫人看来,满眼都是悲伤,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到处都是忧愁,红花绿叶,更加勾起她的伤心事,因此泪流满脸;下句写出息夫人以她沉默的形式进行反抗:楚王啊,你可以灭掉我夫君的国家,把我抢来;你可以用武力灭掉一个国家,你可以占有我的肉体,但是,你永远征服不了我的心,我就不跟你说话,要让你留下终身遗憾,天天生活在煎熬之中。

这首诗写的是息夫人,实际上是讥讽宁王夺饼师之妻的行为。从这个故事看出,诗人年轻时就有着一颗正直、正义、富于同情之心。他不忍心看别人拆散一对有情人,不忍心看高官仗势强夺民妻,诗人用息夫人来比喻饼师之妻,咏息夫人实际上就是咏饼师之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无法改变命运、抗拒权势的弱女子的无限同情,对宁王利用权势夺人所爱的卑鄙行为进行无情的讥讽和批判。

梭罗在他的《悲悯情怀》中谈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节。是的,悲悯是世上最温柔最有震撼力的东西,是人性中“善”的具体表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风雨的洗礼。正如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正如一个名叫胡佛的美国人却在边境地区竖起了蓝色旗帜,为那些“招人恨的非法移民”建了若干供水站,为的是不让非法越境者渴死在偷渡的路上。王维、弘一法师和胡佛的做法,都是仁慈的悲悯,或是有对生命的怜悯和敬畏之情,或是有对苦难的同情之心,都是一种大爱,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后来宁王看了诗人的诗作,很有感触,很快放回了饼师之妻,让饼师之妻重享人间之乐。

一首悲天悯人的诗歌挽救了一段爱情,改变了一个女人的命运,充分表现了“诗佛”王维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佛法精神。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三)改变自己命运的《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凝碧池,是唐代洛阳禁苑中池名,从《唐诗纪事》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安史乱军占领洛阳、长安之后,有一次在凝碧池边举办大型宴会。安禄山下令,所有宫廷梨园艺人,都必须参加演出,合奏乐曲。乐声一起,梨园艺人思念玄宗,“不觉欷歔,相对泣下”。乱军士兵立即拔出刀剑,胁迫乐工继续演奏。乐工们更加悲恸,不能自已。其中一个叫雷海清的乐工,当时就把乐器摔到地上,冲着唐明皇所在的西方痛哭起来。乱军于是把雷海清捆绑在戏马殿,残忍地将其肢解示众。当时被困京城的人们,听到这消息,没有不伤痛欲绝的。被拘禁在菩提寺的王维,知道这件事后,悲愤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写的是安史之乱,目之所及,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改朝换代,百官面面相觑,无可奈何,惟有伤心落泪;“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秋风肃杀,落叶飘零,凄凄切切;凝碧池头,上面是焚琴煮鹤的武夫,下面是噤若寒蝉的降人;一边是丝竹管弦悠扬,一边是刀锯鼎镬伺候。这样的情景,让人看了都感到揪心。作为伶人,人在演奏,心却在流血,“‘凝碧池头奏管弦’,不言亡国,而亡国之意溢于言外。”(王鏊《震泽长语》)。

这首诗通过描写安禄山作乱、都城沦陷的凄凉景象,表达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悲悼感慨。诗中有对伶人悲惨命运的同情,有对雷海清等伶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尽忠皇上的赞美,从中表达了自己对李唐王朝的一片忠心。

后来,安史之乱中王维被俘,服下泻药,假装得了暗哑之疾。但是,安禄山一向欣赏王维的才华,派人将他接到洛阳宫,强授给他一个职位,他不得不接受伪职。安史乱军被平定之后,按照当时惩处降贼官员的规定,王维即使能保住性命,也得流放到边远地区。但是,王维最终并没有受到这样的处分,而只是从轻发落,其中主要原因,是因这一首《凝碧池》表现眷恋李唐王朝的诗作,得到肃宗李亨的嘉赏,博得了李亨的同情,又加上其弟王缙平乱有功,成为朝廷的重臣,请求削官以赎兄罪,故得到肃宗的宽赦,仅仅让王维降了两级官职而已。

王维这首诗是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真情流露,表现了诗人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情怀,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至纯至善的大爱。

解读王维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作家庞进概括了三句话:“疮痍在目的忧愤感,飞蛾扑火的壮烈感,钢刀剜心的痛彻感。”这首诗正表现了诗人“疮痍在目的忧愤感”和“钢刀剜心的痛彻感”,正是这种悲悯苍生的情怀和忠于唐王朝的决心感动了肃宗,从而救了他自己。从这首诗产生的效果来说,它充分表现了佛法普渡众生的精神,既是渡人,也是渡己。

悲悯情怀不但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常怀悲悯之情、同情之心,可以使人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传递真情,传递温暖,传递快乐,使“仁爱”之花开遍世间,从中,人们的精神也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升华。

悲悯之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是温暖人间的一簇薪火,让我们接过前人留下的火种,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