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呆丨他们居然在沙漠里种出了水稻、“人参”、麻黄……

 赵都城2016 2016-12-14

惊呆丨他们居然在沙漠里种出了水稻、“人参”、麻黄……

原创 2016-12-09 绿色时空 绿色时空
绿色时空

CCTV7lvseshikong

中央7套《绿色时空》节目



前两天,林妹妹带您认识了两位勇于向沙漠发起挑战的人。

点这里再认识一下他们

今天,林妹妹再带您认识两位在沙漠中种出一片新天地的人。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漠的腹地里,有一种植物细长的茎上长着圆圆的小红果。

看起来饱满多汁的它既不是枸杞,也不是沙棘,而是颇具药用价值的麻黄。


能够安然扎根沙漠的它,小小的植株下面,有着令人惊叹的发达根系。

一棵生长多年的麻黄,它的主根、侧根能各自伸展两米多宽,纵向、横向都很好地抓住土层,又特别耐干旱,防风固沙的本领相当强。

除了有计划、不伤根系地采收现有麻黄的茎做药材,李凤树还研究起了怎么种麻黄。


经常和荆棘长在一起的麻黄,徒手采摘果实容易扎手。

李师傅自制了小铁耙,结实又好用。

为了快速从大量麻黄枣里得到种子,他开始研究使用粉碎机,调整筛网孔眼大小、转速,加工麻黄枣分离出种子。

为了在松软的沙土里育苗,李师傅又引入了喷灌设备,省水又不淤地。

麻黄出苗了,用铁锹在松软的沙地挖一个坑,把麻黄根部插进去扶正,填好沙土就,移栽就完成了。


说起来就是几句话的事儿,看起来过程也不难,但成功种植麻黄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失败。无数次的采收、播种,找寻并解决问题,才总结出如今成熟的种植技术。


再跟林妹妹到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去看一看传说中的“沙漠人参”。

风沙肆虐的沙地看起来一片荒凉,干巴巴的几丛之物旁边,一种花儿开得正艳——这正是“沙漠人参”肉苁蓉的花朵。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依靠从寄主梭梭的根部吸取营养而生长。

野生的肉苁蓉越来越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明令禁止采挖。

而眼前这片梭梭林中,所有的肉苁蓉都是郭新军与妻子接种的。


种源稀少的肉苁蓉,种子价格曾达到每克一百多元,这种起来可得慎重。

先得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阳光下暴晒一周以上。

打破休眠期的种子就可以接种了,不过这寄主的选择也有讲究:挑选三年以上的梭梭,株高和冠幅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作为寄主才能满足自身和肉苁蓉生长的双重营养需求,不会因为寄生而死亡。


没有冒头开花的肉苁蓉品相最好,想要找到这样的肉苁蓉可需要些经验。

郭师傅一眼就瞧出这裂缝下有一株。

从离梭梭20厘米远的地方开始挖,还要小心不要挖到梭梭的根,影响来年的生长。


如今,人工梭梭林和肉苁蓉的种植,让当地牧民在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收入。


有计划地种植和合理地采收,让生活在沙漠腹地的人们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了解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本期《绿色时空》,12月11日14:13,CCTV7,为您揭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