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动员的内容

 陈艳珠 2016-12-14
以顺利进行战争为目的的政治动员,同其他社会活动通常所说的'政治动员'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国家或掌握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在实现由平时体制向战时体制转换过程中所运用的政治、外交手段,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战争动员内部加以考察,政治动员又是实施武装力量动员、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防动员和支前动员等的有效保证。政治动员不实施,其他动员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政治动员的这种保证作用,从根本上规定了它内容的广泛性,既有国内动员,又有外交领域的动员。这些内容最充分、最集中地体现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基本原理的客观真理性。
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毫不例外地力图搞好政治动员。由于政治本身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国家或政治集团、不同性质的战争所实施的政治动员,在具体内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从一般的情况看,作为政治动员的最基本的内容则是共同的。
㈠以形成良好精神条件为目的,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和精神贯注
在保证战争胜利的各种政治因素中,良好的精神条件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为一切高明的战争指导者所重视。这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各种社会力量的人心向背和军队的土气高低。这些条件的优劣,取决于两种情况:一是战争的政治目的得到支持的程度;二是战争进程对民心士气的影响和可能的变化。因此,任何国家或掌握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要想在战争中创造良好的政治、精神条件,都不能不通过广泛的、不间断的政治宣传和精神贯注,把全体军民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思想统一到战争的政治目的上来,以积极的行动支持战争。
1、宣传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性质。这是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因而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问题。人心的归向问题不解决,即使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难以善始善终地进行战争。
2、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这是动员民众、凝聚军心、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结成最广泛的国内统一战线,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任何国家在战时都非常注重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利益至上思想的宣传,以激发人们为保卫国家利益而战。
3、宣传必胜信念。对战争充满必胜信心,是战胜敌方、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精神条件。从我国的情况看,面对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破坏力和残酷性,面对我军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状况,教育广大军民树立必胜信心和不为敌人所压倒的坚强战斗
意志,尤为重要。
㈡通过细致扎实的组织工作,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战争
进行政治宣传和精神贯注的目的,在于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战争的政治目的上来,调动全社会支持战争的积极性。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的同时,必须有具体、严密的组织工作与之相适应。历史上,许多国家或掌握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在实施政治动员中,都非常重视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和运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历次革命战争中,十分重视在宣传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性质、教育广大军民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组织工作,把后方工、农、商、学各界和海外华侨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起来,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夺取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战争中,这种组织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军队系统和社会团体的执行机构,在国家发布动员令或下达动员任务之后,协调一致地负责实施。
1、有组织地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通报战争的起因、进程和战争的性质、目的,组织群众性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配合国家发布的动员令、宣言、声明等,揭露和谴责敌方,表明政治态度,形成支持国家进行战争的强大社会舆论。
2、发动工、农、商、学各界群众用实际行动支援战争,组织开展增产节约、争先创优、为前线做贡献等活动,大力表彰积极分子和有功人员,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同仇敌忾、团结对敌的声势。
3、制定和完善战时优抚政策,组织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就近慰问军队官兵和军人家属,为军人家属排忧解难,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形成军政军民团结、前方后方呼应的局面。
4、组织人民群众保护城市设施、军事设施和名胜古迹,维护社会治安,执行民族、宗教等政策,保持社会稳定。
㈢开展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巩固和扩大国际统一战线
参战国家根据战局发展的需要,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以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援,这在现代战争中已是越来越普遍的做法。这方面的活动,可以称为国际间的政治动员。主要包括:加强对外宣传,发动对敌方的政治宣传攻势,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声援;通过国家领导人出访友好和中立国家,开展外交谈判,争取国际军事、经济援助,巩固和扩大国际统一战线,分化和瓦解敌方盟友等。
(吴子勇《战争动员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