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慧解说“王屋山-黛眉山”
一、我的身份证
公园名称: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公园;
公园级别:世界地质公园;
出生年月:2006年9月;
公园地址:河南省济源市西部和洛阳市新安县北部;
发证机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GG)
有效期:黄牌、2年,绿牌、4年。
二、我的土地证
公园面积:98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36平方公里;
公园形象:受封门口和黄河大断层控制,南部为黛眉山地、北部为王屋山地、中间为
王屋盆地、黄河谷底位于王屋盆地南边黛眉山脚下;
包含景区:王屋山-王母洞景区、小沟背-银河峡景区、黄河三峡景区、荆紫山景区、
三、我的家谱
公园(家族)历史:30亿年;经3朝(宙)7代15纪22世。3朝是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7代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2世(略)。
公园(家族)沧桑:林山岩群、银鱼沟群、西阳河群、汝阳群、洛峪群、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公园(家族)大事记:嵩阳运动(25亿年)、中条运动(18.5亿年)、王屋山运动(16亿年)、少林运动(6亿年)、怀远运动(4.8亿年)、加里东运动(4.4亿年)、海西运动(2.5亿年生物大灭绝事件)、印支运动(2.0亿年)、燕山运动(0.65亿年)、喜山运动、新构造运动。
公园(家族)文化:女娲补天、盘古开天、皇帝祭天(天坛山)、皇帝密都(青要山)、愚公移山、黄河文化(八里峡)、济水文化(祭水文化)、秦渠文化(五龙分水)、道教文化(道教理论洞天说)、丝路文化(汉函谷关)、太行八陉(封门口)、红色文化、饮食文化等;
公园(家族)生态:南太行种子植物基因库,太行猕猴自然保护区;
公园(家族)风俗: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望夏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除夕;传统庙会:武山(现思礼)清明会和庙街小满会;饮食习俗:一日三餐,早饭9—10点,午饭13—14点,晚饭19—21点,早餐馍、汤、菜,晚餐咸面条,中餐多吃捞面条、小米或大米干饭;居住环境:民宅布局多为“四合院”,土木结构,且讲究颇多;公园(家族)特产:天坛砚、黄河澄泥砚、寺郎腰大葱、冬凌草、玉皇李、王屋土馍、山楂、济源不翻(注:济源特色小吃,指鸡蛋制作过程中不需反煎,故得此名)。
四、我的户口本
公园(家族成员):主要山峰峡谷:天坛山(海拔1715米)、灵山(海拔1453米)、鳌背山(海拔1796米)、斗顶(海拔1951米)、黛眉山(海拔1422米)、荆紫山、始祖山、孤山、孟良寨、龙潭峡、八里峡、黛眉峡、银河峡等;
典型地质遗迹:天坛山方山地貌、天坛山构造剖面、小沟背火山岩、八里峡黄河贯通、封门口古生物化石、龙潭大峡谷、黛眉山高山草甸;
典型动物植物:原始次生林、高山草甸、大银杏树、红豆杉、娑罗树、千年古檀、山白树、漆树、古柏树、古槐树、五角枫林、太行猕猴、大熊猫;
典型文化遗址:阳台宫、迎恩宫、紫微宫、清虚宫、天坛山、总仙宫、王母洞、灵山洞、孙思邈药堂、愚公群雕、博物馆、大河楼、骆家村、女娲雕像、北冶冶铁遗址、北魏摩崖石刻、封门口等;
典型非物质文化:愚公移山寓言故事、女娲创世文化发祥地、怀梆戏曲等;
五、我的吉祥物
公园吉祥物:山娃(王屋山)、河娃(黄河)、猴娃(太行猕猴)、火娃(小沟背火山岩)、眉眉(黛眉草甸)、紫紫(荆紫山)、天天(龙潭峡)、龙龙(似哺乳类动物化石)、银杏果(生态)、硅化木精灵(树化石)等;
六、请来“王屋山”旅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