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超是姜维的杀父仇人吗? | 《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38)

 金色年华554 2016-12-14

建安十六年三月(211年春),马超带着关中各路军阀及羌、氐、胡各族少数人民反叛曹操,同年九月战败,被曹操追得一路西逃。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前后,因为苏伯、田银在河间地区造反,曹操班师回朝,留夏侯渊,带着张郃、徐晃、朱灵等将领驻守西北,继续剿讨关中军残部。曹操的离去,让马超有了休整的机会,在大西北重建了根据地。

 

建安十七年五月,马超已经割据西凉。自觉收服马超无望,曹操不但杀了马腾还夷三族,一共杀了马家上百口人。夷三族的刑名是要杀主犯上下三代,这是秦汉时期建立的极刑,用于谋反重罪,要达到昭彰世人杀猴给猴看的效果

 

后世又把夷三族求了平方:诛九族。

 

统计曹操主政时期,夷三族的有李傕、张邈、董承、耿纪等,他们都是谋反的主谋。曹操这么处置马家,是向天下正式宣布马超谋反之罪,还明示出马超不顾父亲的死活。谋反是不忠,弃父是不孝,战败是不智。曹操为全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马超的形象:不忠不孝不智的千古逆贼。谁跟这种人混,谁倒霉。(《后汉书》: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韂[chàn]尉马腾,夷三族

 

现在看,马超手下将领以少数民族为主还是有优势的,他们不了解汉人舆论不受外界影响,继续跟着马超干。马超把仇恨放在心里,誓死要跟曹操斗争到底。


 

阎温


渭南战败后,马超第一站到了天水郡的上邦地区。在汉末三国时代,任何军阀的生存都离不开当地的著姓豪族的支持,当时天水郡有四大家族,分别是赵、姜、阎、任,前三家都反对马超,而上邦的任姓家族比较任性,以任养为首的上邦各界人士,专程出城欢迎马超大军的到来。当时的上邦县县令由凉州别驾阎温兼任,阎温是坚决反对叛军的,但阎温势单力孤,无力阻止任马联合,只好骑马跑回凉州州政府所在地:冀城。(《三国志》: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养等举众迎之。温止之,不能禁,乃驰还州

 

马超不但在西凉地区招募军人,还向汉中的张鲁借兵。张鲁没犹豫,立刻派手下大将杨昂带着数千人马,归属马超统领。

 

为什么张鲁会支持马超呢?

 

第一、当初马超造反,是因为曹操要攻打汉中的张鲁,钟繇的军队借道关中所致(见本系列32期),当时不但激怒了马超也吓坏了张鲁。所以,马超打曹操,张鲁提供援助很正常。另外,响应马超造反的八路关中军阀,后来在渭南战败后,其中的侯选和程银两个军阀南逃汉中,被张鲁收留(见本系列36期),说明张鲁对关中军不反感。

 

第二、地缘关系。凉雍地区是汉中的北大门,跟汉中可谓唇齿相依,如果凉雍彻底被曹操占领,汉中就是曹操的囊中之物。张鲁希望马超能顶住曹军的吞蚀,哪怕打出个三八线也好。

 


 

第三、张鲁的性格。张鲁天性平和不喜战争。他是五斗米的道教天师,在汉中地区成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崇尚无为而治随遇而安,愿意防守不喜欢进攻。有马超作大门保安,再好不过了(张鲁的性格以后有机会细聊,这里就不详述了)。

 

第四、张鲁的经历。张鲁是益州主刘璋的父亲---刘焉---时期的重臣,正是刘焉的信任,才把汉中给了张鲁。可刘璋当政后对张鲁不满,把张鲁的弟弟和绯闻妈妈及其族人都杀了。这跟马超的经历有类似之处,同样是因自己而失去多位至亲,张鲁跟马超是同情兄弟。白天不懂夜的黑,张鲁明白马超的悲

 

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马超挑起大旗东山再起,大军所到之处无不畏惧,凉州各县降的降逃的逃。马超从天水郡开始逐步通关打boss,向西推进。说到天水郡,不能不提到一位天水郡的功曹:姜冏。他在这一年战死沙场,留下了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姜维。(《三国志》(维)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

 

有人说马超跟姜维有杀父之仇,这种说法是因为姜冏殉职的时间,跟马超在天水郡大杀四方的时间相近。史书记载姜冏是平息羌、胡叛乱时牺牲的,这些躁动不安的戎兵很有可能是响应马超而作乱的,不过这只是一种猜测。如果马超起到作用了,也只是间接作用。史料上没有任何明确的记载,是马超杀死了姜冏。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除了凉州州府冀城,陇右各县均已归顺马超,马超志得意满地开始围攻冀城。攻取冀城向来是占领凉州的重要标志。光和七年十二月(184年)的羌人大起义就是相同的战略目标,当年马腾还参与了攻取冀城的起义战斗。马超这是重走先辈路缅怀先辈情。

 


 坚守冀城:韦康

 

看到马超带着大队人马到了冀城城外,凉州的官员们的思想还是比较统一的,大家都在积极备战。此时,凉州刺史是韦康,凉州别驾是阎温,凉州参军是杨阜和赵昂,这些人除了韦康,都是凉州本地人。

 

韦康字元将,京兆尹(西安地区)人,出身官宦家庭,他的弟弟韦诞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制墨专家、天子秘书。父亲韦端是凉州刺史。作为官二代,韦康的成长是受人关注的,孔融等名士就夸赞过韦康是伟世之器。

 

很多朋友都知道,曹操曾经夸赞曹休是“吾家之千里驹”,当时是指曹休不远千里来投奔自己。实际上,东汉太尉杨彪,也就是杨修的父亲,也曾这样夸奖过韦康,而且是夸赞韦康的能力。在《三辅决录》的记载如下:“韦主薄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昴昴千里之驹。” 根据推断,用“千里驹”之词的时间不一定比曹操晚。

 

韦康引起关注除了身份因素外,他的身材也是亮瞎三国的,韦康十五岁就八尺五寸了,保守换算身高至少一米八五。三国时期的人崇尚高大威猛,据说曹操就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觉得形象不够伟岸威仪,而羞于参加外事活动见匈奴,他让身材高大的崔琰代替自己当魏王接待歪果仁,自己做一名持刀卫士,从而留下了“捉刀”之典。这么伟大的曹操,身材成了自卑的短板。

 

后来韦康的父亲韦端升任九卿之一的太仆,掌管国家畜牧业,前往中央任职,凉州刺史的位置出现了空缺。经荀彧推荐,曹操让韦康接爸爸的班,担任了凉州刺史。在曹操时期的州府大员中,直接子承父职的事情是很少见的。

 

韦康上任后,勤勉执政,对老百姓很好,在当地获得了很高的威望。这次马超围攻冀城,韦康下决心要带领着支持他的军民血战到底。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杨阜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凉州参军杨阜,我不负责任地说,他简直就是个预言家。当初曹操因为河间发生叛乱提前从关中撤军,杨阜建议曹操要布置好关中的守军再走,否则败退的马超必会死灰复燃,不幸言中。而且,杨阜向曹操评价马超的时候,说马超很像当年的汉初三大名将,结果马超跟韩信他们一样,遭遇了被夷三族的悲剧(参见本系列36期)。

 

杨阜已经不是第一次当保罗作神预测了。当初官渡之战爆发,地处西陲的凉州官吏非常关心中原的战事。时任凉州刺史的韦端派从事杨阜,代表自己到许都觐见刚刚落户许都的天子。表面看杨阜是拜望朝廷,实际是了解局势。


 

杨阜


杨阜刚回到凉州,就被大家请到餐厅里聚餐,不过,大家有个要求:杨阜必须先说说对袁曹之战的前景预测,才可以开始吃饭。杨保罗说:“袁公实力强大,但做事犹豫不决。曹公虽然兵力少,但军纪严明而且会使用人才。所以。。。”杨保罗一边说,一边走到了的写有“曹操”名刺的座位后面,坐下开吃。写着“袁绍”名刺的座位,一直是空的。

 

这次马超攻打冀城,身为冀城人的杨阜抵抗最为坚决,他不但组织州郡的官员备战,还拉上千馀名杨氏宗族子弟拿起刀枪上阵杀敌,同时让堂弟杨岳在城头修建偃月营垒,与攻上城的马家军拼杀。偃月阵是士兵占据月牙儿的弧形位置,兵器朝外偏重侧翼防守,将军在弧形的内心,弧形出现被冲破的地方,随时有将军补上。而杨岳直接把这个阵型用城砖修筑成坚固的堡垒了,成功阻止了没有董存瑞的马家军破城。(《三国志》阜(杨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馀人,使从弟岳(杨岳)於城上作偃月营,与超(马超)接战,

 

夫妻双双把家守:赵昂夫妇

 

拼死守城的不止杨阜,还有另一位参军赵昂(另有“赵颙”之名)。赵昂也是冀城本地人,他曾经担任过负责西北羌胡事务的羌道令,在羌胡一带很有名声。他为人忠诚勇敢,而且在三国时期是个不可多见的妻管严。

 

他的妻子叫王异(另有“士异”之名),是个文武全才的美妇人。她对赵昂保卫冀城非常支持,不但亲自披挂战衣上阵杀敌,还参与了计策的谋划,前后一共九条。王异拿出全部的佩环、衣物犒赏有功的战士。

 

就这样,在全体军民的共同的努力下,冀城从正月守到了八月,但援军却迟迟未到。由于马超已经截断粮道,城里的粮食快吃光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如果援军再不来,冀城很快就会失守。

 

  舍身求救:阎温

 

韦康决定派阎温出城求救。阎温出城是个问题,既不能开城门,也不能在城头上建扶梯,万一扶梯吃人怎么办,很不安全。好在阎温德智体全面发展,除了会骑马打仗,他还练就了一身浪里白条的功夫,阎温趁夜顺着河道游出冀城,然后上岸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不知道是水迹未干,还是扔了一地的湿衣服,第二天一早,阎温的行踪就被马家军发现了,马超立刻派人追击,在显亲县的边界抓到了阎温,并押送回来见马超。

 

攻打冀城将近八个月了,急脾气马超有点儿烦,但他又很佩服冀城的这些官吏。他亲自解开阎温的绑绳,劝阎温:“阎将军,现在成败已定,不要再坚持了。你听我的,去跟冀城的人说下:救兵是不会来了,大家投降吧。这样你好我也好,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如果你不同意,现在就杀了你,只剩我好你不好。”

 

阎温答应了马超的要求,马超大喜,准备了专车送阎温到冀城城下,然后向城里喊话:“城里的各位都听好了,你们的别驾阎将军有话要说。”冀城的兵将听说阎温已落入敌手,不禁纷纷来到城头。

 

城下的阎温怕城上的人听不清,使出全身的力气冲着上面喊:“援军三天之内就会到,大家一定要坚持啊!”一旁等着受降的马超恨不得用手去捂阎温的嘴,他立刻让人把阎温绑了起来。城上的兵将看到这一幕都落泪了,不禁高呼万岁。(《三国志》超(马超)解其(阎温)缚,谓曰:“今成败可见,足下为孤城请救而执于人手,义何所施?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不然,今为戮矣。”温伪许之,超乃载温诣城下。温向城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城中皆泣,称万岁

 

暴怒的马超问阎温:“你不要命了?”阎温毫不理会。马超没办法,再攻冀城。守将们被阎温的英勇所振奋,防守更加坚决。马超又回来劝阎温。

 

实际上马超对阎温还是很欣赏的,他动之以情晓之以情,要用温情打动阎温,但阎温对马超的柔情永远不懂,回复马超:“忠于君王是做臣子的本分,我不会苟且偷生的!”马超最恨别人提什么忠君,他终于失去了耐性,把阎温杀了。

 

阎温的死对韦康的震动很大,而且城中已经弹尽粮绝了,韦康为了不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决定开城投降马超。杨阜坚决反对,他力劝韦康:“我杨阜率领父兄族人战斗,就是心存取义之志,不在乎生死!冀城比当初齐国单田守的即墨之城还坚固,单田还守了五年,咱们不要放弃,我会拼死报国的。”但韦康没有听从,还是执意投降了马超。杨阜不禁嚎啕大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韦康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杨阜有保罗之称,违反了杨阜的判断就猜错了输赢。

 

咕咚有话说:

写了这个三国志系列,感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这里,要特别感谢下田亦毅朋友对我一直以来的鼓励!


上一期:你知道曹操对韩遂实施的第二次离间计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