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的“超级月亮”的夜晚,大家是不是被各种月亮刷屏了?反正我的朋友圈是各种大小的月亮。本来对于拍月亮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毕竟我手里的镜头最长焦距才只有200mm。如果强行拍个月亮,那拍出来在画面是这样的。 而当晚很多影友拍的也都这种,或者比我这个个头更大的月亮,无非就是焦距更长或者通过后期裁切。不过还是看到了一张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月亮,真是一万点伤害! 然而我的镜头不够长,不代表不能好好的拍月亮,何况只按着一个月亮拍来拍去岂不是很无趣。趁着月朗星稀的天气,就再出去好好玩一把吧。 于是拿起sony A7、FE16-35、A口的720G和四代环、马小路的小脚架就粗门了。这么冷的夜晚去哪拍好呢?正好小区门口就有个小亭子,也就不用跑远了,就地取材好了。众所周知sony的微单有个非常好的拓展功能,就是可以通过安装各种不同的app到相机内,从而让相机加持上各种“大法”。那今晚就用几个app来耍一耍。
出来的匆忙,也没带快门线,这个Touchless Shutter(感应快门)正好派上用场。把相机架好,然后打开Touchless Shutter(感应快门)这个app。 此时的拍摄界面显示是这样的。注意画面左上角的图标,表面此时是在此app状态下。 接下来设置好相机的拍摄参数,然后用手在取景器后方挥动,取景器感应器感受到动作后,触发快门动作。完全就替代的普通快门线的作用,以后忘记带快门线也没有关系咯。 看看用这个app拍摄的图吧。 FE16-35是我非常喜欢的镜头之一,即使最大光圈下也能保证优良的画质。只是我们的月亮都被拍成了一团白光。那么我们就再祭出另外一个app来,“多重曝光”。 二、多重曝光 app 多重曝光这个app我之前的文章里又专门的篇章去写,是我使用率最高的一个app,为平淡的照片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视觉创意。不过今晚我用它不是追求是新奇特的画面,而是为了要均衡地面景物和月亮的亮度,让其和谐共存于一幅画面中。 多重曝光的使用思路是将两次拍摄的画面叠加到一起,而且app本身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叠加方式。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分别先拍摄一张地景,然后再拍摄一张月亮,将两张图片叠加起来。 这次我使用多重曝光里面的“手动模式” 先使用16-35拍摄地面景物,还是以亭子为主体。使用M档拍摄(iso400 F4 25S)。得到下图。
我选择混合模式中的“添加”。然后准备拍摄第二张月亮的图片。但此时问题来了,我就算用16-35的35端来拍摄月亮,它在画面中的比例也只有绿豆大小。好吧,我不是还带了720G,那就换镜头!通常换镜头都是要先关机再换镜头,但别忘了我现在是在app运行中,一关机就等于前功尽弃了,所以我就直接在这个开机状态下迅速的把镜头更换成了720G,为什么要迅速,因为在拍摄第二张图片的间隔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长时间不拍摄第二张图片,相机会自动退出当前的状态。好在使用720G手持拍摄月亮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得到了下面这张月亮的图片。 注意拍摄第二张图片的时候,月亮的位置安排可以根据第一张图片的位置来调整,此时的LCD上显示的是第一张图片,所以这个工作做起来就相当轻松了,这一点比起某品牌的多次曝光不知道要方便了多少。
两张图片被“多重曝光”app自动叠加,就得到了一张两次曝光拍摄的图片。通过这个app,我们即拍摄到了曝光正常的地景,又将一轮明月安排在画面之中,比例还不会像单独拍摄月亮一样那么小那么尴尬。 玩完了好玩的“多重曝光”,就不如趁着天黑玩自拍吧。那么下一个app闪亮登场。 三、光影涂鸦 app 这个app可以在给你一步步提示的情况下轻松的拍摄出各种光绘的效果。我的自拍就靠它咯。 首先还是需要使用三脚架,打开这个app
简单的说这一步就是拍摄你这个光绘场景所需要的背景。我在这一步还是使用仰拍拍摄了一张带亭子内部顶部的图片,按下快门后打开手机闪光灯给亭子顶部补光。这一步记得使用“10秒自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打开手机闪光灯。 然后进入第二步:按下快门同时绘制光绘所需的线条。
拍摄完毕后,根据相机提示提取光线的轨迹。如果满意自己绘制的线条就按“确定”,否则可以按“重做”重新绘制光绘线条,直到你自己满意为止。
为了防止我露出真容来吓的掉粉,我果断的选择了用背影出镜。在这一步的时候同样使用自拍10秒,然后从容的站到你想要的位置即可。 于是我就得到了如下的自拍。手里的手机闪光灯还是亮着的,所以感觉就像是自己在画面中挥洒了一道光的线条。
|
|
来自: 爱做红烧鱼 > 《我的相机、配件及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