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茂林之家 2016-12-15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生来就是要写字的,她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写下去。

著名女书法家孙晓云出身于书法世家,外公是著名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受家学渊源影响,3岁时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画,至今已有50多年,每日不辍。

每日的书写,让孙晓云心平气和,在轮回的四季里体会岁月静好。而这个日课一般的书写习惯,成就了孙晓云:书法,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

孙晓云的书法精熟过人。她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其规律,哪怕是细节特征也绝不会放过。所以,她学王羲之,学颜真卿,学米芾,学徐渭,学王铎,总能通过恰当的技法来表现他们的形式特征。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熟悉孙晓云的人都知道,她为人善良诚恳,淡泊名利,高调认真从艺,低调踏实做人。她以卓著的艺术成就与良好的道德情操,成为整个书法界公认的“德艺双馨”的著名女书法家。

身为女书法家,孙晓云始终将“女红”作为书法艺术的境界,不懈追求,逐渐形成潇洒自然、恬静淡雅、秀敏灵动的艺术风格。

孙晓云的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有强大的实践支撑,她有能力发现古人用笔的奥妙;又因为这种洞察,她的创作与时人又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而孙晓云在洞悉古人用笔之理与笔法嬗变源流的基础上,对于各种书体的特征、要领会能准确理解,加之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她的小楷、大楷、行书、草书、隶书等都达到相当的水准,无论上径尺对联,丈二条幅,还是方寸千言,细书数行,皆十分可观。这样全面的创作能力在当代书家中是十分少见的。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您一起来欣赏孙晓云小楷书法作品——《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孙晓云书〈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孙晓云书---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大学》

《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孙晓云书〈大学〉》

《大学》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之一,原属于《礼记》中的一篇, 南宋思想家朱熹将其单独列 出,与《中庸》《论语》《孟子》一起,并称为“四书”。

古代教育,人至八岁时,开始启蒙,教以洒扫、应对、进退等基本的做人之道,同时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的文化知识。这些称之为“小学”。而人至十五岁, 开始成人,就 要教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大人之学”。《大学》一篇所宣扬的就是教人成为“大人”的学问, 这些学问概括起来,就是“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就是《大学》开宗明义所说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地讲,就是要成为一个“大人”,必须发扬自己美好的德性, 懂得以仁爱之心与人相处,要在道德上追求至善的境界。一句话,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

所谓“八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项外在的“事功”,加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项内在的“修养”,一般简称为“修、齐、治、平、格、致、诚、正”。这“八目”中,虽有次第关系,但“修身”为根本,它既是诚意、正心等内在修养的必然结果,也 是获取治国、平天下等外在事功的基础。 而“修身”的要义,在于重“仁义”、明“孝悌”,按照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去实践。

《大学》一篇,其主旨就是教人成为道德完美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