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力见儿】 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云游看天下 2016-12-15

王府井大街


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上有一眼甘洌甜美的水井,遂定名为王府井大街。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


王府井大街最早的商业活动始于明代,清光绪二十九年在八旗兵神机营废弃的练兵场上建起了东安市场,随着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形成,一些为洋人服务的银行、商号落户王府井。20世纪初期,王府井大街的商业活动进入了新时期,并跻身于北京四大商业区。



老烟庄


烟庄经营烟叶、烟丝、烟末和吸烟工具。辛亥革命后卷烟传入我国,由于是机器生产,价格便宜且吸食方便,故很快在烟民中流行开来。烟庄、烟亭和挎篮子或玻璃盒子沿街的小贩都卖烟卷。



中药铺


老北京的中药铺最出名的老字号有同仁堂、鹤年堂、万全堂、永安堂、德寿堂等。中药铺内靠墙是由小抽屉组成的货架,抽屉上写有中药的名称,这一格局一直沿用至今。一般药铺设有坐堂老中医,为病人把脉开药,由于一些中药材品种非常贵重,药铺还备了天平。



粮食行


民国初年,北京的粮行分粮栈、陆陈行、米庄、米面行四大行。粮栈备有客房供贩粮商人居住,备有粮仓代客人储存粮食,并代客人买卖粮食。陆陈行经营的是玉米、小米、糜子米、黄米、高粱、青豆、黄豆、小豆、绿豆、蚕豆、芝麻、小麦、荞麦等杂粮。米庄经营的是江南运来的大米。米面行经营的既有大米、面粉、杂粮,还经营油、盐、杂货等。



打鼓商


打鼓商的行当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就是那些走街串巷,打着小鼓,收买居民各类旧货的小贩,也称为“打鼓儿的”。居民听到有节奏的鼓声和吆喝的收购物品范围,就会把家里废弃的物品卖给他们,类似于现在蹬三轮车走街串巷收废品的。



瓷器铺


清光绪年间,瓷器口街有两家瓷器店,买卖兴隆。后来在这条街上陆续开了很多瓷器铺,街道两旁还有瓷器摊,成为名副其实的瓷器口。



卖酒的幌子——猪尿脬


这种不属于酒馆,崇文门外有造酒的作坊,有人就将酒装到猪尿脬里面再爬城墙进城卖去。这种酒不用给户部上税,时间长了,猪尿脬就成了卖酒的招幌。



烧制瓦盆的窑厂


老北京人家里存水都用大水缸,这些专卖水缸、面盆、管子等日用品的摊子,俗称卖山货的,购买对象是中下层民众。日用品有小贩们从京郊大小窑场趸来的,也有的是农民在农闲时用泥土自己烧制的。这类小窑场在朝阳门外、西郊八里庄一带都有。



井窝子


有自来水之前,井水是人们主要的饮用水。胡同里的井是官井,人们可以随意取水,也可以通过走街串巷的水车在家门口直接购买。水井旁搭建的窝棚是水夫的住处,俗称“井窝子”。“井窝子”用装有水柜的独轮车将水运至居民家门口,将水放入木桶挑进住户,为了便于管理,一些大户人家门框上方挂有水牌。

在满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锔盆儿、锔碗儿、锔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作者不详)



本文转自订阅号“护国寺宾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