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坤】彖曰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彖》广茂的大地是根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依托你生长,你顺从并承托苍天,土地深厚充满物产,对人类有好处符合人类需要的东西没有止境。大地容纳宽广还在继续发扬光大,众多物产都亨通顺利。寻找类似有溪谷适合放牧田马的地方,可以采用的地方很大没有边界。草木生长的稚嫩能顺应农耕活动的地方就定居下来。君子于是开始寻找行动,开始时迷惑是背离道理,后来顺利得到了永恒不变的居地。“居住的地方以平坦的大地为好,会得到大家效仿响应人会越聚越多”是说他和类族一同前往;“如选择山区居住,会失去大家响应,人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是说最后他们也会奔向其他合适的居处享受福泽。选“以安逸舒适为主的吉祥定居之处。”符合此条件的地方无穷无尽。 此彖辞篇幅较长,为方便看官指正下面特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译文】广茂的大地是根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依托你生长,你顺从并承托苍天, 注释: “至”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元”根本,根源。《吕氏春秋·召类》:“爱恶循义,文武有常,圣人之元也。” “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资”凭借的本钱,依托。《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生”生长。《广韵》:“生,生长也。” “乃”你,你的。《左传·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勋。” “顺”顺从。《墨子·天志中》:“不识不和,顺帝之则。” “承”捧着。《说文》:“承,奉也。受也。” 【原文】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译文】土地深厚充满物产,对人类有好处符合人类需要的东西没有止境。 注释: “厚”本义:地壳厚。厚土(覆土厚),厚地(大地)。 “载”充满。《诗·大雅·生民》:“厥声载路。” “物”物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 “德”恩惠,恩德,好处。《史记·项羽本纪》:“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疆”止境。《左传·成公二年》:“以逞无疆之欲。” 【原文】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译文】大地容纳宽广还在继续发扬光大,众多物产都亨通顺利。 注释: “含”容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女含泪答。” “弘” 广,广大。《论语·泰伯》:“广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品”众多。《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物”物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 “咸”都。《说文》:“咸,皆也,悉也。” 【原文】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译文】寻找类似有溪谷适合放牧田马的地方,可以采用的地方很大没有边界。草木生长的稚嫩能顺应农耕活动的地方就定居下来。 注释: “类”种类。类似。《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行”用。《韩非子·间田》:“秦行商君而富强。” “疆”边界。《礼记·曲礼》:“出疆必请。” “柔”草木始生,稚嫩。《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贞”定。《释名》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 【原文】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译文】君子于是开始寻找行动,开始时迷惑是背离道理,后来顺利得到了永恒不变的居地。 注释: “攸”于是。《诗经·小雅·斯干》:“风雨攸除,鸟鼠攸去。” “常”永恒的,不变的。《墨子·尚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原文】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译文】“居住的地方以平坦的大地为好,会得到大家效仿响应人会越聚越多”是说他和类族一同前往。 注释: “类”族类。《三国演义》:“吾三番擒之而不杀,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原文】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译文】“如选择山区居住,会失去大家响应,人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是说最后他们也会奔向其他合适的居处享受福泽。 注释: “庆”善,幸福。福泽。《国语·周语》:“有幸的事。有庆未尝不怡。”注:“福也。” 【原文】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选“以安逸舒适为主的吉祥定居之处。”符合此条件的地方无穷无尽。 注释: “应”符合。《后汉书·应劭传》:“赏不酬功,刑不应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