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最大的谎言:关羽竟不用青龙偃月刀

 guanzzcl1949 2016-12-15

  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故事中最着名的兵器,它已经与关公融为一体,关于它的传说人们耳熟能详: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即便到今天,这种造型的刀仍被称作“关刀”或“关王刀”。

  但历史上,关羽使用的并非青龙偃月刀,而是类似于矛一类的兵器。《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正史的这段记载是关羽将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刺于马下,说明关羽用的并不是刀,应是枪、矛之类的武器。同时随身配有短刀,以便对刺杀的敌将进行斩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者为了使关羽的英勇形象更加丰满,特意强调了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第1回记载关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指刀柄与刀身相连接处镶着一条青龙的头,而刀身形状像上弦月。但问题是在中国兵器中的“偃月刀”是一个特定的名称,它不是用来在战场上打仗的,而是作为道具供观摩表演用…

  虽然青龙偃月刀在三国并未出现,但带有木柄的长刀却是可能有的,《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就称:“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不过这一时期带柄长刀不是常见兵器,三国时将领使用的主要是长矛,如关羽、张飞、吕布等用的都是矛,取其突刺作用。

  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长度在1米左右,东吴的刀长60多厘米,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而且一般都有环首,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同时,长柄大刀样式才丰富起来,有掉刀、屈刀、笔刀、眉尖刀、戟刀、偃月刀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样式。

  可以说,关羽只要不是穿越过去的,是没有青龙偃月刀供他上阵杀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