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人心的浮士绘

 观海听涛1122 2016-12-15
   “80后”作家月下新著短篇小说集《蛀空》,可以看作是她上一部书《那些叫爱情的伤,我们总会痊愈的》姊妹篇,延续着她对当代都市青年女性的情感世界和爱情问题的刻画和探讨,但也依然和上一部一样,从中并不能看到真正的爱情,看到的只是彻头彻尾的无望的空虚。

        空虚,不知词源为何,单从通常的字面意思,好像不是一个好词儿,代表着一种不好的让人难堪的状态。但如果较深入地推敲玩味,就会悟到“空虚”起 码是个客观中性的词,它所代表的状态其实是人生的常态,甚至是本质,对它的认识具有类似于“生命意义的有无”这样的终极价值。这样的认识与把握恐怕也可看 作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蕴含的无穷内涵中的一维。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像接受“生命本无意义”那样去接受空虚,进而善待空虚,调适好本我与空虚的 关系,最终反而能获至内心和生活真正的充实,并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赋予生命以意义。

  然而,现在的人们实在是太繁忙了,繁忙得没有工夫去探究更深一层的意义;现在的社会实在是太刺激了,那么多诱惑那么多欲望,刺激得麻木不仁没有 意识去分辨真伪美丑。于是,任由自己囿于表面的浮光掠影里。那么繁忙那么刺激,人们容不得自己空虚,尤其不能让别人认为自己空虚,要想方设法努力拼命把自 己填满。但是空虚是“常”,是一种“实在”,特性宛如漫漶的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恰如月下书中《深绿色的毛线裤袜》一篇里的一句:他拥有很多,真正属于 他的又太少,所以贪婪,为着他的空虚。对于这种通常的字面意思的空虚,据心理学的分析,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形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 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 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对于旨在观察并展现当代中国都市人群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青年女作家月下来说,她的系列作品便精准 地捕捉、定位并剖析了这一种更普遍更悲哀的空虚。

  书中的女主人公们独自生活在某个城市,远离家人,经济独立,正值青春妙龄,相貌姣好,身材轻盈,具有一定艺术气质和才华,如《在我的开始就是我 的结束》里的思那样写作,如《寂寞梧桐》里的清梧那样弹琴,或者如《故事的终结之处》里的思睿那样写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女孩子。她们沉静的 外表之下有着正常的青春骚动和欲望,工作学习之外也有多余的精力和闲情,却难得好好谈一场朴素踏实的恋爱,因为身边的人和生活都显得那么凡俗,即便有条件 不错、人也可靠的追求者,类似《深绿色的毛线裤袜》里的李岩、《故事里的终结之处》里的宇清,却总无法满足关于爱情和爱情对象的缥缈想象,一腔春情无处安 放,空落落地形成一种自我消耗的空虚,而那些不愿割舍不着边际的向往,又形成了一种郁结的情执,加重了空虚。

  网络的出现与普及,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它无限的丰富似乎也恰好安放消解了人们的空虚,但虚拟的本质又决定了它实质上是空虚的催化剂和放大器。 就像人们空虚时上网,而网聊等又让人更加空虚。小说里的那些女孩子也便如此,在空虚中寄托网络排解空虚,却不料正落入另一类人精心编织的网中。他们或如 《人和猫一样寂寞》里的“恶魔”与梧桐、《深绿色的毛线裤袜》里的一峰那样的以猎艳为乐的浮浪子,或如《第三枝玫瑰》里的“我”、《故事的终结之处》里的 “朽木”那样的倦怠于婚姻的已婚男,出于自己的空虚以及情欲、色欲的驱使,网络成为他们的渔猎之地。他们多少都有几分才情,不足以成就造福社会,却适合于 伪装自己,让她们以为遇见了“懂得”,找到了“感觉”,就此得以解脱于空虚,而结果却如月下写的“往往,爱情是一首浪漫的诗,而现实却是一部悲剧小说”, “那些人,却像醉生梦死的白白胖胖的蛹虫一样蚕食着她的生命”,她们为此浪费了光阴,耗损了健康,透支了感情,甚至如《第三枝玫瑰》里的虞琼那样牺牲了生 命。她们看似那么爱惜自己,却让自己在最虚无的纠葛里伤痕累累;她们看似那样玉洁冰清,却坠入最龌龊的污沼中和光同尘,最终只落得如《故事的终结之处》里 的诗人思睿那样悔恨却无用的号啕“……毁坏了我的清白……洗不掉的肮脏痕迹啊”,没有了一丁点儿诗意。

  月下把这部小说集定名为《蛀空》,诠释为“爱情是虫,我的灵魂已被蛀空”,但如以上分析的那样,小说中并没有朴素踏实的爱情,那如“白白胖胖的 蛹虫”般的“爱情”,来自一方为填补自己空虚而泛滥无归的情欲和另一方导致自己空虚的缥缈无依的情执,空虚与空虚的遇合显然无法造就充实,只能叠加出更大 的空虚,倒像是“色即是空”表面字义的实景展现。这愈加弥散庞大的空虚吞噬蛀空了裹挟其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如《人和猫一样寂寞》里的清秋觉悟到的那样, “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在寄食的城市,在雾霾与空虚交织的混沌中,拖着空空的皮囊踽踽徘徊,没有目标,了无生气,连灵魂也早已消散了。

  如空虚是人生的常在,这样的“色即是空”,这样的“行尸走肉”也是我们生活的城市、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现实。月下的小说观察并书写了以 上的现实。虽然她的文笔清丽、淡雅甚至唯美,但却准确传神地刻画了真实。这组小说是时代人心的浮世绘,是一面镜子,现世的男女都可以从中照见自己情感和欲 念的幽微与空虚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