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推进农村科技教育工作原则

 昵称39096267 2016-12-1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调查分析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方面的需求,结合当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以为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最根本的在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注重农村科技知识普及,开展多种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竞争力,为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对照中央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采取有效措施对当前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农民培训工作关键要在精准培育和提升效能上下功夫,实现从培训到培育观念的转变,推进培训对象精准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和培育机构专门化。今年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培育对象库建设。扎实开展摸底调研,将培育对象找全找准,把基本情况摸清摸透,将真正需要培训、想培训的农民纳入培育对象库统一管理和服务,为下一步精准培训和认定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发挥专门机构作用。创新机制,做好培训组织服务,对接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建立项目培育后的经常性跟踪服务机制,为职业农民开展生产经营指导服务;对接农职院校建立培养基地,提供新型职业农民高端培训,打造职业农民的领头人;充分依托市场主体,引导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纳入到农广校体系做好运行管理;利用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实验实习和创业实践,提高职业农民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大力提升培训质量。加强教学研究,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和学员学习特点,从专题讲座向系统教学转变,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体系,分层次、分类型、分模块进行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对培训内容和工作进行规范,加强对培训师资和课程的评价考核,提高培训的规范性。做好农民的线上线下跟踪服务,围绕生产周期提供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四是稳步推进认定管理。迎难而上,积极争取认定承办机构职责,以生产经营型农民为重点,突出工作重点,规范认定程序,将建档入库工作与认定工作一体化推进,将认定工作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快构建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体系,为提高职业农民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