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

 过雨璇空湿 2016-12-15
作者简介:广东连阳人,现居广州。曾任报社摄影记者与编辑,现为自由作家,平时以“煮茶漫说百粤事,细数岭表旧英雄”为乐事。
以前看过赵本山的几张图片,内容是收小沈阳为徒的仪式。小沈阳三跪九叩首之后,低眉顺眼地给师傅奉茶。而老徒弟们则一水黑衣黑裤,叉开腿板着脸分站两边。恍忽间我还以为是哪个帮会在开香堂,怎么也没办法把淳朴的“老蔫”、“黑土”和图中的“坐馆”联系在一起。
今年又见徒弟趴在地上像磕头虫般给赵本山拜年,老赵一边吸氧,一边还不忘威福自擅,满脸怡然自得的样子,用东北话说:“得瑟。”
老赵本来是个很不错的演员,给人民带来很多的欢乐,但近年有名有钱后,做事情有点不知所谓。我不知道他是不懂古代礼乐知识,还是无视近代革命史的语境。把已经打倒在地、遗臭千年的封建礼仪再次搬出来,当作礼和道,让自己的徒弟遵从施行,以满足其变态的支配心理。他毫无历史知识与文化反思能力的大脑,以为徒弟这样对自己屈膝折腰地跪拜,就是有孝心,就叫师道尊严。事实上,受过现代教育、人格完整的人,包括他的徒弟,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对任何人跪地而拜,但他的徒弟们对他这种有损人格尊严的非礼要求乖乖顺从,无非是跪地喂猪乸——睇钱份上,有点旧艺人那种“请师父赏口饭吃”的意识作祟。在这个层面上说,他的徒弟们内心是否真的尊敬他?跪拜的,到底是什么?
汉代以前,中国人在生活上还没使用椅子,大多数时候都是铺张烂草席在地上凑合着垫屁股,古称“席地而坐”。不过那时是“跪坐”,和现在的“盘坐”不一样。跪坐要两膝着地,屁股压在脚跟上,脚掌翻转向上(可以参见影视中日本婆娘的跪姿)。所以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
几个人席地而跪时,如果需要向在座的某人表示致敬,一般是伸直上半身“引身而立”,再俯身低首,以额触地,跪而拜之。这是上古时期的周礼,周代认为不跪不叫拜。而拜在周礼中是尊敬的表态,是泱泱大礼,不得轻易施行。所以秋胡在《桑园会》里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汉代以后,凳子椅子先后广泛使用,让人股疼腿麻的“跪坐”慢慢取消。但跪拜礼却没因此跟随取消。此后,跪拜在一千多年来变成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如果说汉之前的跪拜礼属于自然而然,也算是礼出有因,尚可接受。那么汉之后再行此礼,就有损人格尊严,让人难以接受了。说实话,匍匐在地跪拜,不但麻烦、难受,而且形状猥琐,宛若龟鳖土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礼仪传入中国,传统的跪拜礼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急剧变幻的革命思潮中,中国人在跪与不跪之间,几乎代表着封建落后与文明进步、革命与反动、独裁与民主、专制与自由、奴性与抗争的意义。谭嗣同在其《仁学》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利用“繁琐拜跪之仪”,梁启超更是将废除跪拜与变法图强、维新救国联系起来。辛亥先贤,为了中国后辈我等能直起腰杆做人,高昂起那人之为人的头颅,踬踣跌宕,命捐共和,在这个过程中不知被砍掉多少颗大好头颅。一直到辛亥革命胜利,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通知已宣布独立的各省军政府,可照旧致祭文庙,“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至此,侮辱人格尊严的跪拜礼才以国家政令的形式予以废除。后辈不屑子孙实在不该如此辜负辛亥先驱,为了银子对老赵五体投地。

小宗师欢迎您转载分享:
http://www./article/50108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