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常用中成药(1)月月舒:为新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冲剂,每包10克。功能温经化瘀,理气止痛,主治痛经、月经不调,倦怠乏力、腰腹疼痛。月经前l周开始服用,每次1~2包,每日2次,持续至月经来潮3天后停服,连续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本制剂能抑制子宫内膜过量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并调节至正常水平,还可改善血液微循环,使病理性痉挛得到缓解和消除。 (2)益母草膏:功能活血调经,主治痛经、闭经及产后瘀血腹痛。每次10克(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3)元胡止痛颗粒剂:功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主治各种痛经及其他多种疼痛,效果较好。每次2~5粒,每日3次。 (4)艾附暖宫丸:功能温经散寒,主治官寒血虚型的经后腹痛等。每次服l丸,每日2次。 (5)女金丹:功能补益气血,暖宫散寒,活血止痛。主治胞宫气血两虚,寒湿内扰而致的痛经.每次服1丸,每日2次,姜汤、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实热者忌用。 (6)丹栀逍遥丸:功能疏肝健脾,清热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兼有热象的痛经。每次10~30粒,每日3次。 (7)当归浸膏片:由当归等中药制成。功能补血活血,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每次4~6片,每日3次,可连续服用几个月经周期。 (8)妇科调经片:由香附,当归、白芍、赤芍、川芎,甘草、延胡索、熟地及红枣等制成。功能补血、益气、调经,治疗因肝郁血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痛经。每次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连续服用几个月经周期。 (9)春血安胶囊:由熟地、车前子,茯苓、柴胡、牛膝、肉桂、泽泻、三七,附子、山药、黄连、丹皮组成。功能养血补肾,健脾调经,适用于肾气不足,冲任血虚型痛经。胶囊剂,每粒0.25克,每瓶装40粒。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忌寒凉。 (10)二益丸:由黑附子、肉桂、吴茱萸、白芷、当归、川椒等药组成。功能祛寒暖官、行气活血,专治寒证痛经。西医诊为膜样月经见虚寒证候者,也可选用本药。水丸剂,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需在经前7天服用,忌食生冷。 (11)妇女痛经丸:由延胡索、丹参、五灵脂、蒲黄组成。功效祛瘀止痛,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经来腹痛,西医诊为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见有瘀血诸候时,可选用本丸。糖衣浓缩丸剂,每10粒重1.8克。口服,每次30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12)少腹逐瘀丸:本药主治下焦寒瘀引起的痛经实证。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或子宫肌瘤,有瘀血症状者可以用本丸治疗。功效祛瘀、温经、散寒止痛。蜜丸,每丸6克,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孕妇、气虚、实热、崩漏者忌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