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回顾】 中文在线探索图书馆移动阅读新模式 10月26日至27日,以“创新中国:技术、社会与图书馆”为主题的2016年图书馆年会在安徽铜陵开幕。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于群,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主席多纳·希德等出席开幕活动。 中文在线是数字图书馆领域最早的探路者,本次展览会上,中文在线推出面向公共图书馆的 “云屏数字借阅机”、“书香中国”互联网阅读平台、“蓝悦移动智能阅读平台”以及“T520评书机”,几大产品相辅相成,将数字阅读和全民阅读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全民阅读走进社区、数字图书馆走进家庭的重要推手。 “云屏数字借阅机”,是基于数字出版技术的多屏公共阅读服务平台,包括实时更新和推送优质资源的云平台和触控终端两部分,云平台汇集了超过5万册的图书、3万集有声图书,触控终端本地汇集3000册正版图书,500集有声图书,内置无线WIFI环境,读者只需要下载“微书房”手机客户端,即可利用扫码功能“秒下”图书、听书资源,无需耗费手机流量就能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和听书。而“书香中国”互联网阅读平台则可以为每个人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不但能够轻松阅读正版书籍,同时能够实现多元化阅读和欣赏需要,为不同角色配置不同的内容,如数字图书、有声图书、影视剧、教学资源、视频等等,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足不出户找到自己喜爱的内容。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在亲自看到演示后表示,这个模式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尤其是丰富听书资源,对于年长者非常实用,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阅读需要。 为方便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需求,“蓝悦移动平台”产品应运而生。蓝悦移动阅读平台采用中文在线的“云资源平台+蓝悦移动阅读平台”模式构建,“云”提供内容管理工具,可以管理数字内容、统计信息等。“端”,既可以内部存储内容独立提供WIFI内容服务,又可以接云端更新内容,进行云端统一管理。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等多种传输渠道,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客户端上享受阅读服务,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 该平台通电即可使用,WIFI覆盖范围达50米,支持多用户同时连接蓝悦盒子,读者可以连接WIFI后,打开电脑、手机浏览器直接在线阅读数字内容;也可以下载并安装专属手机客户端,即可免流量、快速地将数字资源下载到手机中,终身保存,免费使用。蓝悦之光客户端,包括数字图书阅读、数字听书、影视节目、报刊杂志、时政新闻等模块,用户可自行发布公告信息,将自有的电子图书、文件、听书、视频等(TXT、PDF、MP3、MP4格式)通过蓝悦管理后台导入蓝悦系统;可自行发布读书活动,需要提供活动基本信息,并在图书库中选择活动需要阅读的书单。 在“互联网+”时代,除了纸质图书,有声读物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形式,满足读者的多种阅读需求。中老年读者视力减弱,更倾向于用听的方式进行阅读。T520评书机,在内容组成上以“怀旧疗法”为理论依据,兼顾了专业性和科学性,填补了中老年人精神文化产品长期以来的空缺,充分考虑到了中老年人特殊的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兴趣、怀旧、养生三个维度出发,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被誉为有“温度”的文化产品。T520里内容很多,相当于一座小型有声图书馆,基本上能满足中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是图书馆创新借阅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很多图书馆通过采购评书机,借给读者使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无论看书还是听书,都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评书、相声、戏曲、小说、老电影、童话故事、养生保健、安全常识,八种内容一应俱全,都能免费下载。一台T520评书机,就能让使用者享受到10000小时的听书内容,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购买体验。 此次中文在线推出的几大阅读产品让阅读变得简单易行,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用简单的方式推动了全民阅读,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广大参会代表的目光,纷纷进行了体验,并感叹中文在线产品的创新模式。 中文在线作为数字出版的领跑企业,未来将致力于创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将更多更好的图书馆产品呈献给广大读者,让数字阅读真正开启全民阅读新时代。 (以上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2016-11-01) 十月文学院 推新媒体阅读 11月7日,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北京作家协会和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十月文学院本部佑圣寺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共同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媒体出版的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北京作家协会可以进一步整合首都文学创作资源,团结以在京为主的网络作家,发掘中青年优秀作者,培育文学创作后备军。网络作家也可以通过加入作协队伍,获得大众主流认可,参加专业培训和组织文学活动。 十月文学院将在未来利用自身作家、出版资源优势和海内外“十月作家居住地”的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网络作家培训,推荐优秀作家作品的网络普及,帮助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落地北京出版。北京作协吸收优秀作家加入作协队伍并向中国作协推荐。掌阅科技利用自身平台、技术优势,对北京作家协会及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的作家作品进行重点包装推广,并开设“十月文学”平台。 (以上来源:北京晚报 陈梦溪 2016-11-09) “互联网+”开启阅读盛宴 市南区探索全民阅读新途径 11月13日,青岛市南区推出的“青云图”互联网阅读服务平台在新华书店书城上线试运行,这是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通过搭建面向市民的手机查询、订购图书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自主订购、线下统一配送的阅读服务新模式。关注市南区图书馆或市南区旅游局微信公众号登陆“青云图”平台,即可享受高效便捷的云阅服务。 突破线上线下界限,构建闭环式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作为市南区构建全域阅读服务网络的关键环节,“青岛市市南区图书馆云阅系统”(简称“青云图”)将公共图书馆服务渠道、“啡阅青岛”图书馆项目两大线下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三环闭合、互联互通、辐射全域”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市南区内的市、区图书馆、65处社区图书馆、4处自助图书馆等资源整合起来,构建统一检索平台,全面布局通借通还网络,使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扩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另一方面,实现“青云图”与“啡阅青岛”图书馆项目的有效融合,将100余处“啡阅青岛”服务点、4个“咖啡馆兼民营公益图书馆”纳入线上平台,形成辐射全域的通借通还服务点,实现咖啡休闲与全民阅读的跨界融合。 突破服务领域局限,打造以读者为核心的阅读供给渠道 以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为借书群体,书城的服务对象为购书群体,而这两大群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重合性。“青云图”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你借书、我买单、免费配送”项目。读者使用借书证登陆“青云图”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预约下单,图书经过加工后将免费配送到读者手中,图书将由市南区图书馆买单入库。读者仅需在借阅期内将图书归还到就近图书馆即可,让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免费借阅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此外,在新华书店书城设置了“青云图”服务点,扫描二维码登陆就可以享受“青云图”各项线上服务,并在书城配备了图书通借通还设备,可以现场办理全市各大图书馆通用的借书证,从而实现买书、借书、还书一站式服务。通过将图书馆和书城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打破了双方服务领域的界限,形成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阅读供给渠道。在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期间,“青云图”书库共有1万余种图书供读者选择,首批将投放6000册次的订阅体验,配送范围暂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崂山区。 突破时空距离限制,开创全民阅读新模式 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开放时间、服务距离、阅读承载量等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现实阅读需求。“青云图”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创新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和新华书店书城的数据库,推出书库检索、信息查询、网上续借等智能化服务功能,并收录大批电子书和有声读物,使广大读者通过移动客户端便可以随时随地检索、查找和获取海量信息资源,打破了公共图书馆固定场所的时空限制,拉近了图书与读者间的距离,填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空白,开创了全民阅读的新模式。 项目伊始,主办方就为“青云图”赋予了时尚好玩的文化内涵,将其定位为一个朝气蓬勃、喜欢蓝色的小姑娘,并邀请了一位15岁的青岛小嫚薛寒冰作为形象大使,“青云图”的卡通形象就是由她创作的彩笔画衍生而来。薛寒冰从3岁就开始涂鸦绘画,现在是青岛六中创意班的学生,已出版图文书《我时尚的日子》(两季)。她创作的彩笔画“戴蓝框眼镜的女生”系列,与“青云图”的气质非常契合,很好地阐释了“青云图”引领时尚阅读生活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