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晴雪”是如何命名的

 aemon 2016-12-15
“西山晴雪”是如何命名的

“西山晴雪”是如何命名的

“西山晴雪”是如何命名的

香山公园景点示意图

“西山晴雪”是如何命名的

户力平

编者按

时过大雪节气,很多人都期盼着北京能来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以赏雪景。北京人赏雪的首选之地被公认为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那么,“西山晴雪”之名始于何时?那以,“西山”指的是香山吗?乾隆皇帝因何将“西山晴雪”碑竖立于香山之上?

“西山晴雪”

最初称“西山积雪”

金章宗完颜璟

将其列入“燕山八景”

老北京到西山赏雪历史悠久。远在南宋乾道六年,即金大定十年(1170年)六月,宋孝宗赵昚遣著名诗人、进士范成大充当金国祈请国信使,出使金中都(今北京)。农历九月初九日,范成大到达燕山城外馆。因正值重阳,金国官员请他到西山一带观赏菊花,不料忽降大雪,这对久居北方的金国人来说,并不为奇,但让自南方北上的范成大惊叹不已。因气温骤降,且道路湿滑,金国官员劝范成大离开西山,返回中都城,但范成大赏雪的兴致正浓,迟迟不愿离去。

回到下榻的外馆,范成大即兴写下《燕宾馆》一诗:“九日朝天种落驩,也将佳节劝杯盘。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二)。他还在注中写道:“至是适以重阳……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这是目前查阅到有关赞美西山雪景最早的诗句,距今已有840多年。

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部。金代的第五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喜好游山玩水,巡游狩猎的足迹遍布京畿,还圈点了许多景观,并将其中的八处景点钦定为“燕山八景”,即后来的“燕京八景”。据《燕京八景史话》载:金明昌年间(1190~1196年),“某冬日,章宗西山观雪归来,御驾回京,途中停辇歇息,忽一抬首,即见正当雪后天晴,遂正龙身,举圣目,以掌管江山社稷之手,慢遮龙目远望西山。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红霞映雪,青石玉琼,银装素裹,倍极壮丽。龙心大悦,轻启龙唇,随口说道: 西山御屏江山固,积雪润泽社稷兴。 群臣附和,遂赐 西山积雪 之名,为 燕山八景 其一。” “西山积雪”开了赞誉西山冬日雪景的先河。

元代改“西山积雪”为“西山晴雪”

明代改“西山晴雪”为“西山霁雪”

到了元代,一些文人墨客认为金章宗完颜璟钦定的“西山积雪”名称不雅,遂改为“西山晴雪”。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之子鲜于必仁曾有“燕京八景诗”,其中《西山晴雪》诗云:“玉嵯峨,高耸神京,峭壁排银,叠石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翰林院编修陈孚也曾到西山赏雪,并即兴写下一首《西山晴雪》诗。

明代西山已成为京畿知名的赏雪胜地,许多文人墨客冬日里都到此赏雪吟诗。明代文人觉得“西山晴雪”也缺少雅致,故而改称“西山霁雪”,曾有十几位文人以《西山霁雪》为题,写下赞美西山雪景的诗文。明永乐初年的翰林院侍讲邹缉诗曰:“西山遥望起岧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日,寒光出壑映晴霄。”明朝文学家、内阁首辅胡广诗云:“银屏素壁何迢峣,西山新霁雪未消。千林皓影散琼树,万壑晴光凌碧霄。”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诗曰:“雪后西山爽气增,冻云消尽山崚嶒。眼看万壑遍一白,谁遗六月生层冰。”

明宣宗朱瞻基兴趣广泛,除了爱好翰墨,工于书画,还喜欢到京畿寻游。宣德七年(1432年)冬天一个雪后初晴之日,宣德皇帝到西山观赏雪景。他站在半山亭下极目远眺,但见阳光衬映的山林,玉树琼枝,银装素裹,香炉峰巍峨而俊秀,不禁诗兴大发,即兴以“脱布衫带小梁州”为词牌,赋词一首:“喜看这山与云齐,喜看这雪上晴时,喜看这天花绚彩,喜看这玉龙献瑞。喜雪后微云四散飞,凤城外总是玉屏围。玉屏围遥接太行西,明晃晃无边际。但见那松郁郁耸琼枝,与蓬莱阆苑同光霁,与龙楼凤阁联辉。湛西湖宝鉴中,浸太液冰壶里。满望似瑶台玉垒,这境界冠华夷。”宣德皇帝还在词前作序:“冬十一月癸未夜,天气微和,瑞雪再降,不亟不徐,达旦而霁,人咸以为丰年之兆。予情忻悦,登凤阙,望西山,但见群玉千里一色,因制词以识喜云。”

清代将“西山霁雪”改回“西山晴雪”

乾隆亲题“西山晴雪”并立碑于香山

清康熙年间,京西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加以扩建,翌年竣工,乾隆皇帝改名“静宜园”。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更订“燕京八景”时,对部分名称做了调整,其中将明代的“西山霁雪”恢复为元代的“西山晴雪”,并赋诗曰:“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数佳景入新晴。”该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矗立于香山山腰的半山亭北侧。由此,“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被定位在香山。

乾隆皇帝御题“西山晴雪”碑,据说还有一段佳话。乾隆皇帝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经常为各地的名胜古迹命名、改名和题字。有一年冬天,他驻跸静宜园。一天早晨起来,见漫天大雪,不由得想起西山的著名景观“西山霁雪”,便与大臣刘墉到山上赏雪。来到半山腰处,乾隆皇帝对刘墉说:“这西山雪后的景色如此美好,前人却以 西山积雪 、 西山霁雪 赞之,朕以为不够文雅,你看改个什么名字为好呢?”“臣才疏学浅,不敢乱言。”刘墉笑答。“以朕之见,不如叫 西山春雪 、 西山云雪 、 西山瑞雪 。”他一连说了三四个名称,似乎都不太满意。

当天晚上,乾隆皇帝回到紫禁城,又想起这事。堂堂的一朝之主,难道连个流传万世的景观之名也起不出来吗?第二天上完早朝,乾隆皇帝在刘墉的陪同下巡至神武门内,由西侧马道登上城楼,沿城墙向西行至西北角楼,向着西山方向眺望。但见雪后初晴的西山,仿佛有万道金光闪烁,蔚为壮观。他对刘墉说:“朕以为元朝人所言 西山晴雪 更为贴切,金人之 西山积雪 ,前(明)朝人之 西山霁雪 ,均名不副实。”“皇上圣明!”刘墉附和道。于是,乾隆皇帝令人当即取来文房四宝,即兴在角楼上御题了“西山晴雪”四个大字,然后制成碑刻,矗立于香山半山腰处。从此,燕京八景中的“西山积雪”、“西山霁雪”被乾隆皇帝钦定为“西山晴雪”。

“西山晴雪”之“西山” 

并非只指香山

“西山”乃北京西郊

连绵山脉的总称

人们多将“西山晴雪”视为香山一景,但也有学者认为并非仅指香山。如明代出版的《长安客话》中,就将西山视为太行山余脉的总称,而非特指香山:“原西山,神京右臂,太行山第八陉。图经亦名小清凉。”《香山公园志》记载:“西山积(晴)雪泛指西山一带,每至大雪初晴,千峰万壑,积素凝华,宛若图画,为燕山(京)八景之一。燕山八景始自金章宗明昌间。”《北京历史地理》也持此观点: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

相对而言,西山又有“大西山”与“小西山”之分。所谓“大西山”是指北京西部距离城区较远的远山、深山区,北以南口附近的关沟为界,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峰岭绵延,历今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昌平等,自南至北而东环抱北京,素有“神京右臂”之称。而“小西山”则是指紧邻北京城区西边的近山、浅山区域,地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区的山脉,即军庄沟和永定河下游河道以东的山地,包括八大处、香山、万安山等。

西山风景优美,自唐宋以来便成为寺院荟萃之地,而“西山晴雪”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作为西山山脉的一座著名山峰,海拔575米,东距北京城40余里,雪后初晴,在北京城内可远眺西山山脉白色积雪的景色。或许因香山距离京城较近,且为西山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皇帝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处。

(原标题:“西山晴雪”是如何命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