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金凤山人 2016-12-15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说起《伯远帖》最先让人想起的大概是“三希”。清乾隆帝把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视作稀世珍宝,合称“三希”。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三帖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也就是皇帝的“书法”,御书匾额“三希堂”。

在说《伯远帖》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它的创作者晋代书法家王珣。

王珣

王珣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的孙子。从王导到南朝齐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五代人全是当时的著名书家。这么说来,王珣既出身显赫,又身在书法世家,有着先天的优越条件促使他成为一个在政界和书法界的风云人物。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释文: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伯远帖》上的47个字是王珣写给友人的书信。《伯远帖》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实物是精巧的一张,不大。此帖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此帖中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疏朗飘逸,真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相比王羲之的《兰亭序》来看,可见东晋的行书到王珣这里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此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伯远帖乾隆题跋

从《伯远帖》领略东晋风韵

《伯远帖》全卷

清帝退位后,《伯远帖》从皇宫中流出,险遭不幸,其遭遇之险厄,令人心惊。据说末帝溥仪携珍贵文物出逃时,《伯远》、《中秋》二帖亦在其内,后被古玩商郭葆昌购得。抗战胜利后郭葆昌之子郭昭俊欲以“二希”行贿国民党某高官,此事被上海《新民晚报》副刊揭露,那个高官“畏物议”,这才没敢收。北平解放前夕,郭昭俊携“二希”至台湾,《新民晚报》又报道说:“王珣、王献之二帖,今由郭昭俊自中南银行取出,携至台北,将求善价。此种国宝竟容私人如此匿逃,又竟无人管,怪极!”新中国成立后郭昭俊居香港,“二希”押于英国某银行,流落海外几成定局。人民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终以重金将这两件稀世国宝重新收回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墨天下(mingmotx)

也可以在今日头条订阅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