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该不该发朋友圈?怎么发?

 激扬文字 2016-12-15


智善夜聊第8期


律师到底应不应该发朋友圈,该怎么发?身为律师的你是不是也很困惑呢?来看看三位律师怎么给你支招吧!



1


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吴皓律师:


1、应不应该发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应该发,其意义在于三个方面:营销手段、职业形象、信任基础


有人就提出了朋友圈公众号的概念,相信大家也接触过,就是一个普通个人号,但是以公司或者团队的名义来运营,不但容易塑造出人格,区分度,而且会有更好的互动、沟通功能。


律师业务,大部分来自同行、亲友介绍,而微信,手机端用户最庞大的社交工具,值得经营。你整天跟人说你是律师,其实也烦,但是你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工作的状态,在分享生活的同时,也在间接传播自己的专业领域,学习研究成果,当朋友同事有契合需求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你。


现在的法律服务,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当事人有更多的渠道去选择律师,跟面试官似的,精心打造的朋友圈记录,或许就是你面试成功的简历。


2、应该怎么发


有趣、有料、有格调


这是我做公众号内容的要求,如果要以运营的思路来发朋友圈,其实也是在制造内容体系,同样需要遵从这三项价值标准。


有趣意味着要有更多互动的空间,不要自说自话,要留下悬念或者问题,让小伙伴发挥、评论,这需要设计或者自嘲、自黑,或者发现工作生活中有趣的小细节,这前提是必须自己做个有心人,能发现乐趣,并乐于分享。


有料,就是要原创。哪怕是转发别人的文章,也应该在读完之后,附带上自己的点评、感想,单纯的转发,只是内容的消费者,不能成为生产者,不能制造价值,别人看你朋友圈,清一色转发,什么感觉?味同嚼蜡。


有格调,就是要将自己的性格在朋友圈中释放出来,你可以释放真实的,也可以有意的塑造一个你的理想状态。重点是要与众不同,与公号一样,才会在朋友圈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自夸一下,我认为我的朋友圈是遵循着这种规则来发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参考。


3、律师朋友圈的职业自觉


针对前两天在朋友圈疯狂传播的罗尔事件说一下,不知道群里有多少律师朋友出于爱心帮忙传播过相关的图文,甚至用人民币支持过当事人。爱惜自己在朋友圈的职业形象,时刻把握职业自觉,不盲目跟风。这点我看到邓君律师就棋高一着嘛,在大家传播的时候可能就察觉到不对劲,按兵不动,然后有人出来揭露打脸当事人,有事实、有依据的时候,邓律师及时的转发了关于事实情况的说明。说实话,媒体对热点的消费,其实遵循一条食物链,希望律师能够秉持职业谨慎、职业自觉,避免沦为低层的消费者,新闻操盘手口中的食物。




2



大地律师事务所银小琦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