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身体这4个部位一定不能“碰”,否则容易引起发炎生病

 玖玖家政 2016-12-15

妈咪读呀 今天科普一下

有些父母特别爱干净,看到孩子身上有些“脏”到地方,老想擦干净,尤其是新生儿。事实上,新生儿需要重点呵护,尤其是几个看似脏,但相当脆弱到部位,更不能轻易擦拭,否则容易发炎生病。

1、肚脐

有位新手妈妈,某一天在给7个月宝宝洗澡时,发现孩子肚脐有点脏。忍不住拿毛巾轻轻擦拭了一下。观察几天后,孩子并没有异样。因此,她又接连给宝宝擦洗了几次。

然而,没过几天,宝宝一洗澡时就哇哇大哭。带去医院,医生询问了情况后,责怪妈妈多此一举。正是她给宝宝洗肚脐,导致宝宝患上了肚脐炎。因此孩子肚子疼痛,一洗澡就哭。因此,肚脐是尽量不要去清洗的地方。

2、“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都有一层白色的油腻的东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这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带出来的脂肪,医学上称为“胎脂”。

有的父母想把它擦掉,其实大错特错。宝宝出生后,环境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以便维持恒定的体温。通常,孩子出生后1~2天,胎脂就会被皮肤吸收,所以不必擦掉。

3、囟门

许多宝宝的囟门,覆盖着黄褐色、油脂状污垢。很多妈妈试图擦拭,殊不知这其实是婴儿溢脂性皮炎。只要皮炎好了,自然会消失。切记不要强行揭下头皮上的皮屑,而且洗头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

4、耳朵

小宝宝的耳朵千万不要自己去清洗,尤其不能用耳勺,容易损伤耳道皮肤,引起感染。其实,孩子耳朵里,很多脏东西能自发脱落。如果要清洗,建议拿棉棒轻轻地在耳朵里转一下即可。如果耳朵是在太脏,不妨求助医院里的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