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祠·家训·家风 | 走进库宗桥李氏宗祠,十条家规规出好家风

 wwm5837 2016-12-15



编者按: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又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祠堂以其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现代文明,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为传承优良家风,以家风促政风净民风,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委宣传部决定从9月中旬起,组织县电视台、县新闻网、县手机报、县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联合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传承优良家风,寻找最美祠堂',为读者讲述蒸阳'名门'的宗祠文化,解析我县社会发展背后的精神支撑……看看好家风如何在蒸阳家庭中传承。




库宗桥枫树堂李氏宗祠


衡阳县库宗桥镇境内的金华山寺始建于唐朝末年,在当地闻名遐迩,而山下有一个叫枫树堂的地方,堂屋中有一栋明清风格特色的建筑,距今已超过300年历史的李氏宗祠。




宗祠面朝金华山,民间院落建筑,砖石木构造,整祠分别由禾堂坪、大门、天井、大堂、风雨亭过道、回廊组成。大堂内立木质8根,直径达40厘米,高大、粗壮,使整个建筑的空间开阔、雄伟。梁上刻着精美的花草树木,民间传说等图案,堂后青砖墙封檐,正中置神龛,供奉李氏先祖神位。







 据已经88岁的族人李克生老人介绍,自己家族祖先李青山于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出生于江西太和(现江西省吉安太和县),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奉旨督粮来到衡阳,并监修南岳圣殿,死后葬在衡阳,宋朝皇帝怜其功高封为“南阳候”,并在衡阳市青山街为他建立青山庙。第七代李敏的三个儿子李程秦,李程奉,李程泰,因战乱分别分居于三阳(衡阳,祁阳,邵阳),现衡阳县库宗桥镇的李氏为长子李程秦的后裔。




康熙丁未年(约1667年左右)李青山的第十六代李大成有8个孙子又在衡阳三个地方,各自建立了八个宗祠,后传“三湾八堂”就是说于此,“枫树堂”,就是其中一堂,距今超过300年,李氏至今已经发展到了35代,祖谱也经过了六次修整,而“枫树堂”300年以来始终成为李氏宗族最为尊贵的精神寄托场所。






为了防范族人的越轨,破坏家族和社会安定,引起混乱,从而带来惩罚,伤害家族全体成员的社会名声和经济利益。在衡邵李氏第六修谱的宗规族约上清楚的记录:为使我族老少在人生道路上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行为规范,从善循良,有所建树,特制订十条族规。族规中除了禁止族人“不酗酒,不赌博,不斗殴,不嫖娼,不诈骗,不偷扒盗,不违规,不贪污腐化,不犯刑律,不加入黑组织”十不准外,还要求李氏族人“凭聪明才智,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人人积德行善,济困扶危,热心于公益事业,捐资助力教育,架桥修路,为世人建设美好家园多作贡献。”内容涉及社会公德、婚姻家庭、扶贫互助、敬老爱老、村风民俗等方面,内涵丰富,形式十分完善。




李氏族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理想教育、感染子孙后代,鼓励后裔忠于国家,奋发有为,耕读传家,积极进取,孝敬老人,诚实守信,光耀社会。


图 / 文   刘欣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