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一个勇于尝试的“盆景疯子” 微盆景微景观绿植花卉2016-12-14 《妙趣》树种:水横枝规格:飘长115cm韩学年作品 韩老师喜欢别人称他“老韩”。韩学年先生创作的山松盆景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书卷气息浓厚,在岭南盆景中独树一帜。先生从个人的喜好入手,追求自己的风格特色,破格创新,敢前人所没有,终树立起“韩松”这一品牌式的标志,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生存》(榕,高90cm) 《适者》(榕,高125cm) 《生存》,附墙榕式盆景是韩学年大师依据南方常见的“飞榕”(即榕树凌空附生于裸露的山岩和墙壁)现象提炼出的一种造型形式。1997年他在桂林“第三届中国盆景艺术展览会暨香港杯盆景根雕奇石艺术大赛”上推出第一件作品《生存》,即荣获一等奖。2004年他在泉州第六届中国盆景展上推出更加完善的《适者》,荣获金奖。《适者》甫一亮相,即吸引来无数赞叹的目光。以水泥、瓷砖造就的残壁作“盆”,而又大胆超越传统意义上“盆”的局限,将一株富有生机的榕树根植于一截残壁之上,残壁所传达出的“衰败”与榕树所表现出的勃勃生机,两种意象之间的鲜明对比和整件作品带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使得《适者》大放异彩。。《婀娜》(山松) 《弄舞》(山松) 《婀娜》、《弄舞》,妙在此省略了多姿二字,让人浮想联翩,不禁让人旋即想起凹凸有致的维纳斯,进而想到她那永恒平视,洞穿一切的目光。中国美学禁忌平铺直叙,僵直,然而图一直置于中,妙存至顶,180度拿弯急速而下,又横走起变!个人赶脚音高天际的帕瓦罗蒂的美声,突然间如急速而下的西北民歌。《松风柳韵》(山松),作于2006年 《丝丝柳意》(山松) 《松风柳韵》、《丝丝柳意》两件作品,从命题中的“松风”就知道他是以松树的风格为主体,来表达出柳树的神韵,故名为《松风柳韵》。众所周知,松树的风格刚贞不屈,抗风傲雪,清高脱俗,而又是大自然斗争的勇士,得到历代文人雅士称颂。相松、品松、敬松、学松、颂松形成一种风尚。柳树恰与此相反,它以柔顺的姿态,降风泄雨。荡漾的柳枝,逆来顺受,保持不折。下垂的姿态以示温柔体贴、皓洁,比似人间温馨、和谐、善良的一面。《根牢何惧万丈崖》(山松) 《疑似银河落九天》(山松) “悬崖”是创作难度较大的型式,挂壁跌崖,提根跌崖,整体飘崖、单干飘崖,松树的悬崖造型是创作难度较高的一种造型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山松悬崖造型,能显现出大自然名山大川中的松树不屈不挠、有顽强生命力的姿态。《根牢何惧万丈崖》、《疑似银河落九天》皆为极具挑战性的大悬崖式作品,是韩雪年最具代表性的创作。 《归静》(水松) “素仁格”历来以杂木为主要创作素材。《归静》,乃老韩另辟蹊径,成功地用水松创作出的极具素仁风格的作品。《咏春图》(落羽杉苗) 《细雨催春》(落羽杉苗) 《彩羽报秋》(落羽杉苗) 盆景人一般多使用树相苍古、可独立成景的树材创作丛林盆景,以展现山林野趣。以上三组作品,老韩却运用清秀的素材苗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呈现出一组组秀雅的小林形象。《村郊秀色》(附石榕) 《欢蝉唱夏》(木麻黄苗) 《牧童短笛》(木麻黄苗) 用木板(《村郊秀色》)、钢化玻璃(《欢蝉唱夏》)、花岗石片(《牧童短笛》)、残壁(《适者》)等作载体的盆景作品,老韩在盆器的使用上打破常规,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多元文化使得雅俗的界限逐渐模糊;多元文化淡泊了风格主体的来龙去脉;多元文化又使得边缘盆景艺术风格的特点难以甄别。可以说,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是借鉴中国文化艺术和中国盆景各流派文化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盆景文化的结果,中国盆景人正是善于接受并消化外来盆景文化的成果,所以中国盆景艺术比起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总还能相对地独立发展。用原生细叶榕根靠接育桩试无土附仿墙1 2 3 韩学年先生,中国盆景独树一格的鬼才,我是坚定地拥趸!他的诸多作品,实践了法无定法,论证了写意画不重形似,只求神似的本真画理。从道家哲学概括:大道至简,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释义: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浅低,越好的形象越缥缈宏远。喻指越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包容万象,海纳百创。 韩格集种种独到。首先以根代干的独到。全株利用,以才施艺的独到。题名惜墨如金,让受衆遐想连连的独到,禁绝一览无余。 我们是一群爱玩的人,等你加入。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