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析

 傻小星星Y 2016-12-16
摘要:本文从文化产业竞争力体系的构建入手分析当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构建模型,从而将文化产业的竞争系统的梳理,同时结合风云变幻的国际形态,分析我国产业文化的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保证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评价;国际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75-02
  引言:当今国际的竞争既是经济政治的竞争,同时也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比其他二者更具穿透力。综合国力的参考指标是结合全部因素进行分析的。纵观当下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之上,缺乏的就是文化类的软实力的竞争,这就如木桶效应之中,盛水量的多少是由最短的那块所决定的,因此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得到重视,通过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避免文化产业成为中国发展的“短板”。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的内涵
  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是属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衍生物。它是我国文化产业正常竞争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承载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为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低出现的原因、包括对于当前文化产业格局的把握。这些都可以作为业界的参考数据来实现对于企业今后再发展的依据。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点: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精神消费需求;以创意为核心;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为纽带。这些特点显示,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扩大产业市场占有量、提高产业利润和贡献率。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纵观当下我国对于文化竞争力的研究,大体可以由以下四个模型作为当下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代表。即钻石模型、层次模型、二维结构模型和分叉树模型。
  (一)钻石模型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竞争力理论。他指出,从国家或区域的层面来考虑,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生产力,并且提出了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钻石体系。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有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等五个要素。中国学者祁述裕对波特理论略加修改,提出了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以企业战略为核心,还包括生产要素、消费需求、政府调控、产业集群,共5个要素组成钻石体系,并将5大要素具体分解为17个竞争面、67个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了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层次模型
  我国部分学者对竞争力进行了分层处理,分为微观竞争力层次、中观竞争力层次以及宏观竞争力层次三个层次。考虑到产业竞争力本身具有的层次结构,将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内容和特点与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引入两个维度进行描述,建立了以文化产业四大核心能力为一级指标、以七大竞争力板块为二级指标、涵盖30个具体指标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持此部分观点的学着又提出的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文化产业竞争力,但缺少具体方法,没有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不少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这个领域之中,由于一些雪珍的进一步探索,可以将文化竞争力通过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了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从而为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定量分析基础。
  (三)二维结构模型
  一部分的学者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模型构建时,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部要素、层次结构和发展机制角度出发,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二维模型结构。这种模型结构更深入地反映了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影响结果,但是它只是一种逻辑机理,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参考这种模型结构从建立更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它的存在对于丰富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评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分叉树模型
  国内学者参考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容,在钻石模型和层次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各地区的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其他值得借鉴的模型,这里我们把这类模型统称为/分叉树模型。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有以下几种。顾乃华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兼顾城市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对我国9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并建立了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三、中国文化竞争力面对国际形态的对策
  当前的国际社会在文化产业竞争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形成了自己新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于提高国家内部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来实现我们国家面对纷乱的国际形态保持屹立不倒的地位。
  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要从国内入手,那么就要结合中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区域优势来实现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中国文化竞争力从地域上划分,主要可以有以下三部分来划分。
  (一)在保持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改革实现再发展
  我国的东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由于地理优势,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较早较好的发展,因此与经济发展相对于的便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杠杆作用,通过税收来调节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创造宽松发展的环境下鼓励其自力更生。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东部科学文化以及人才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自身,通过对于人才的培养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从而相互促进,最终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努力。
  (二)利用中部地域优势,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部地区由于自古以来经济政治文化都比较繁盛,而且大多数的古都都设立在中部地区,因此中原地区拥有较好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推进中原地区崛起,目前中原地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大批的高素质文化人员的涌现,为中原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因此中原地区可以在结合自身文化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人才对于产业的作用,将更多的创新融入其中从而在根本上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对于创新元素的融合以及改变,同时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可以走出一条以发展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来。
  (三)结合西部大开发,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当地经济
  西部地区由于开发较晚,地形特殊,因此在文化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方特色的文化。国家在开发西部过程之中,就应该注重那个当地的特色文化,打造一个专属于西部自己特色的文化产业,这种产业是无可复制的,因此,这种核心竞争力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便是一种优势。近些年来,西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典范供西部的其他地方参考。同时在政府支持西部大开发过程之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打造专属与西部的产业文化。
  四、结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不断的重视和加强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只有通过对于自身的不断强化,来实现对于文化产业的贡献,才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坚,丁伟主编,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编.国际文化发展报告[M].商务印书馆,2005.
  [2]Jim Dator,and Yongseok Seo. Korea as the wave of a future: The emerging Dream Society of icons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2004.
  [3]李凡,黄耀丽,叶敏思.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4]方中?,洪元芳,马青山.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