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犯错?也许是你不懂孩子的世界

 莉lilyiefzvq8y 2016-12-16


孩子经常犯错,你通常是大声呵斥还是默默地选择视而不见,疲于应付?曾经为此苦恼的仑仑妈在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犯错后,才发现孩子世界真实的样子,并让孩子变得乐观起来。


文 | 仑仑妈

儿子犯错时,我也曾是疲于应付或大声呵斥

面对儿子犯的各种大小错误,我采取的态度一般是两种:一是视而不见;二是大声呵斥。

第一种视而不见。其实就是疲于应付眼前,感觉心真累,没有力气再与这小子费口舌,说了他也不听。让他继续捣乱完,我再默默收拾混乱的现场,一把辛酸泪。

比如,他总是撬家里墙壁的地脚砖,开始客厅一块两块,然后走廊,我一而再再而三跟他讲,不能撬,墙壁会很难看,他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我一看,全部的砖都撬下来,地上到处都是石灰,墙面也全部花了。他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也不出声,但我也已经没有丝毫力气说教或者训斥,直接把砖全收了放阳台,扫地完,权当没有发生。


第二种大声呵斥。有一次拿起消毒液正往洗衣机里倒,倒到一半的时候,闻着消毒液有点不对劲,仔细一闻,肯定不是消毒液,是醋之类,当时头脑一下火就窜上去了。大声呵斥他:「你给我过来,看看你干得什么好事?」  他淡定地说:「是酱油和醋调配的消毒液,和消毒液颜色一样。」「那消毒液呢」  「倒下水道了」。

我的那个火啊,面对一堆被酱油和醋浸泡的衣服,再去看看厨房,酱油和醋洒课一地,火一下就控制不住了。直接提起他就往门外扔,给我去反省,什么时候知道错了什么时候回来。只听见他在门外大声哀嚎,我也不想就此放过他,非要他承认错了不可。

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犯错吧

在反复听赵昱鲲老师的课后,基于赵老师课程清晰的体系,得以较系统地回忆自己在与儿子相处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反思遇到的一些问题,回顾采取过方式方法。

赵老师讲到过恰当的批评会让孩子变得乐观。在此之前,对于孩子「犯错」所停留的认知层面是提醒并尽量解释他的错误,望他下次不要再犯;而「乐观」,是尽量给予他爱和美好的环境。没有去思索孩子犯错和乐观之间有什么关联?

所以看到标题时候眼前一亮。似乎感觉自己找到了教予孩子真正乐观的载体,那就是「犯错」。如果说智力的载体有文字,音乐,运动等等,那么乐观最好的载体就是犯错。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走上乐观和积极的台阶,都蕴含着他当下最需要父母协助他的全部信息。这个错误越强烈,正向的力量就越大。

很遗憾,在孩子快5岁才明白「犯错」有如此巨大的价值。

分析犯错,才会发现孩子世界真实的样子

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犯错认识不够,有时候孩子所谓的犯错,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错,没有造成多大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只是偏离了我日常的心里预期,是自己的心里失衡。

比如撬砖这事,听课后问儿子,「为什么妈妈跟你说了不能撬这些地砖,你为什么还有撬呢?」儿子告诉我说,「因为很有趣啊,用起子一撬就掉下来了,多有意思啊!」。

也许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吧,于是我跟孩子说:「那咱们玩点更有意思的吧?」儿子问我是什么?我说既然你能把这些砖能撬下来,一定还有什么办法把他粘合上去。于是我跟儿子探讨了材料和工具,儿子说用胶水,双面胶,甚至告诉我说可以用米饭,我问他为什么要用米饭,他说去年见姥爷用米饭粘过春联,儿子甚至还用青菜的汁涂在墙上试了试。

然后我引导他说,盖房子一般用什么材料来粘合砖块,他知道是混泥土,然后我告诉他混泥土应该也是可以吧。后面几天,我们学习了混泥土盖房子的书,然后去楼下工地找了点混泥土。施工的时候,我告诉他,你是工程师了,但现在你要开始做设计师,你想像原来一样排列这个墙砖呢,还是重新设计,于是他把自己的一些玩具也粘上去了,说是「玩具军团大作战」,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协同合作,融洽积极,儿子也充满热情。

再比如孩子用酱油和醋调配消毒液的事情,我告诉孩子,你把消毒液倒掉是一种浪费,另外酱油和醋可以调配,但不能悄悄的放在妈妈要用的消毒液瓶子里,这样弄脏了衣服,给妈妈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时间。然后再问问孩子,怎么想到要调配消毒液,他说妈妈我在做实验啊,电视里有讲做实验呢。我说,原来是想做实验啊,那妈妈给你买一个做实验的液体和器材,我们再一起做实验吧。

学会思维转换,育儿育己都开心

以往的惯性思维让自己失去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听了赵老师第一课,总结了碰见孩子犯错后家长的思路:

  • 首先陈述当下的错误或者问题,仅限于当下的错误,不能延伸到过往,也不能是总结性的,只客观阐述当下孩子的错误。

  • 从孩子的出发点考虑,听取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最后提出基于两个人情感和客观现实都比较吻合的解决方法。

这样不仅教育了孩子,也让孩子本来好的启蒙不被扼杀在了所谓「犯错」的深坑中。并且通过「犯错」告诉他,既然是犯了错,也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想到改正错误的方法,同时还可能在错误中有更大的发现,从而养成面对错误和挫折的乐观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