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赏】戏曲动漫:《墙头记》

 浅秋如歌 2016-12-16

山东梆子:《墙头记》



1960年5月2日,山东梆子名家刘桂荣为毛主席演出了《墙头记》,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78年,山东省梆子剧团在山东剧院上演《墙头记》创下了连续演出45天不换剧目的记录。198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此剧制作为山东梆子戏曲艺术片。《墙头记》是山东梆子唯一一个拍成电影的剧目。


剧情介绍


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他为人自私、贪婪,很会算计。他的妻子李氏刁泼狠毒,对张木匠冷酷无情。次子二乖粗通文墨,为人虚伪、狡猾。其妻赵氏从娘家带来一份厚家产,他们吃喝不尽,对此十分得意。但二乖也不愿奉养父亲,常常怨恨'老爹爹今年八十五,何不死在圣贤年'。张木匠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可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但又毫无办法,只好立下字据,以半月为期,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一天,大乖'照章'送爹到二乖门口,二乖夫妇恼于大乖又占了便宜,便装聋作哑,任凭大乖叫骂,就是不开门。大乖无奈,又不肯把爹爹再领回家,于是逼着老爹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并对爹说:“你要掉往墙里掉,掉到墙外可没人管饭。”遂拔腿躲走。



张木匠年轻时的好朋友王银匠,为人机智、诙谐、又富于正义感。这天,他挑着银匠挑子走街串巷,忽见张木匠昏倒在墙上,就将他救了下来。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遇十分同情,他计上心头,要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让他们养活老父,同时也趁机整他们一下。于是,王银匠从怀里掏出一个苞米面饼给张木匠,让他找个地方晒太阳,等着儿子来找他。王银匠先到大乖家,接着又到二乖家,都以要账为名,叙说当年张木匠怎样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大乖、二乖夫妇听后又惊又喜,各自都想先把爹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一场“争爹战”开始了。最后,还是张木匠提出的仍“照章”办事,以半月为期轮流养老,这场“争爹战”方告结束。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这两年中,大乖和二乖争相对爹大献殷勤,都希望爹能把藏银给自己。张木匠表面上生活是好多了,但内心痛苦却加重了。因为他没有银子,不愿在欺骗中生活,不久抑郁而死。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想到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认为这里一定有文章,于是他们又争着去找王银匠。王银匠得知老友病故,十分难过。大乖、二乖争相表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得齐全,王银匠听后也就放心了,哀悼一番准备回去。谁知,他们夫妻四人却苦苦缠住不放,一定让王银匠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被压在墙下,受到了惩罚。


蒲松龄与《墙头记》


有人说,《墙头记》是“一出讽刺不孝儿子虐待老子的喜剧”,也有人说,《墙头记》把“悲惨的‘弃父墙头’的悲剧内涵的内容,运用喜剧处理”,这些观点都是侧重于故事的喜剧性,而实际上,《墙头记》是一出情节曲折、人物刻画生动的乡间世俗悲喜剧,更是一出让人忍俊不禁的闹剧。它把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作为描写的对象,矛头指向了家庭人伦关系中最为直接的“父子关系”。




《墙头记》是山东梆子剧团根据蒲松龄的同名俚曲改编的同名作品。在蒲松龄创作的俚曲中,《墙头记》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广大农村真实生活的写照,而且警示意义最大。与其情节极为相似的蒲松龄诗作《老翁行》写于康熙五十年(1711),由此可以推断,《墙头记》当创作于蒲松龄72岁时或者稍后,属于蒲松龄晚年的作品。


蒲松龄在晚年曾亲眼目睹了当地一位八旬老翁的生活情形,他的一子一孙不愿尽奉养之道,致使老人饥寒交迫,衣食无着,流浪街头,竟以乞食为生,而其子孙却围于炉火旁,笑语喧腾。感于此,蒲松龄愤然写了七言古体诗《老翁行》。在诗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痛斥道:“一孙一子皆匹夫!”最后更是不无偏激地写到:“早知枭鸟仇相向,坠地一啼置隘巷!”虽说蒲松龄借诗歌发泄了心中的愤恨,抨击了当时不良的社会风气,但因为是诗歌,同时又是古体诗,它的受众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于是他又借助乡间百姓新闻乐见的俚曲形式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重新演绎,以期拯救日益堕落的世风,引起更多乡间民众的关注和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