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

 青梅煮茶 2016-12-16

    扬州曾有爱敬塘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农耕社会,所以处理好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成为执政和民生最重要的问题。中国古代科技最大的成就是治水,中国古代官吏最大的使命之一也是治水。

    在扬州西北、仪征东北,古代曾有接济运河和灌溉农田的五座水塘——陈公塘、勾城塘、上雷塘、下雷塘、小新塘,合称五塘。其中的陈公塘,因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所筑而得名,后人因“爱其功,敬其事”,又称其为爱敬陂。

    陈登(168-207),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睢宁西北)人。为人爽朗,性格沉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余岁,举孝廉,任东阳知县,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建安初年,陈登出使许都,深得曹操嘉许,被任命为广陵太守。

    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今江苏宝应)。他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为了筹划一支精兵策应曹操,他恩威并济,成功地化解薛州武装,转为己用。同时,陈登很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就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百姓深服陈登的治理,对他既敬畏又拥戴,陈登在广陵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建安三年(198),陈登因助曹操灭吕布之功,进封伏波将军。

    广陵治水

    陈登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政治上是消灭吕布,击败孙策;在经济上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他在扬州进行了几项意义深远的水利工程,如改道邗沟、设置五塘、开凿龙河,它们与扬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改道邗沟。在陈登来广陵以前,南北运输依然靠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故道,从广陵到淮河要先入高邮湖,向东北绕经博支湖、射阳湖,再转头折向西,转白马湖,由末口入淮。如此水道曲折,旷日持久,费力费时。陈登决定开辟另一捷径,由高邮湖直下界首湖,再北通白马湖。这样船从广陵启航入淮,航程大大缩短。这条河史称“邗沟西道”,也是现在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主要航道。

    设置五塘。五塘体现了陈登的智慧和担当。在古代广陵的生产条件下,利用山区高低起伏的地形,修筑水库塘坝以蓄水,既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生活,又确保了蓄洪排涝,还能够输水运河以保障通航。在五塘中,陈公塘最大,周边长九十多里,可灌田千余顷,塘址在仪征白羊山以南,官塘集、龙河集以北。陈公塘的东、西、北三面倚山为岸,南面筑垒成堤,如今尚有遗迹可寻,当地人称其为“龙埂”。勾城塘面积比陈公塘小,周边长十八余里,塘址在乌塔沟与沿山河交汇处,塘水沿乌塔沟流入仪扬运河。小新塘、上雷塘、下雷塘都比较小,周长只有六七里,槐子河将这三个塘串连起来,从西向东分别是小新塘、上雷塘、下雷塘。当年的塘水可从小新塘注入上雷塘,再转入下雷塘,沿槐子河往东流入大运河。

    扬州五塘也带动了周边各县的湖塘建设。据史料记载,此后有宝应二塘,仪征四塘,高邮三塘,江都五塘,共计十四塘。陈登在广陵治水方面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五塘一直发挥作用,唐贞观年间李袭誉修雷塘引水渠,又新筑勾城塘。贞元年间杜亚修陈公塘和勾城塘,建斗门,引渠水至扬州接济运河,并灌溉两岸农田。宋、明时多次修浚。清雍正时,疏浚了勾城塘通运河的乌塔沟。清中期后,五塘不复存在。

    开挖龙河。陈登还开挖了龙河。扬州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处容易干旱,低处容易内涝。为了给缺水的山区解决水源问题,陈登修建了一条南北人工水道,把南水引向北边,为山区农业提供了保障。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将这条贯穿仪扬山区的水道称为元龙河,也即今天的龙河,龙河镇也由此而名。

    陈登在广陵多年,治理有方,民赖其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陈登转任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时,广陵吏民扶老携幼,要随陈登一起北迁。陈登十分感动,耐心地劝说他们回去:“我在广陵任太守,吴寇频频来犯,总算勉强打跑了他们。我走后,你们不用担心,肯定会有更好的太守来治理广陵的。”百姓们终于被陈登说服,不再坚持。陈登与广陵百姓建立的鱼水深情,令人感叹。

    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后来病重,因华佗不在,无人可治,溘然长逝,时年三十九岁。

    保卫广陵

    陈登也善于用兵。广陵地接长江,向来为江东孙策所觊觎。建安四年(199),孙策攻下皖城后,向徐州陈登部发难,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今江苏射阳)。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定自若,命将士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孙权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大败而回,陈登取得了全面胜利。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郡。陈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兵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保卫了广陵。

    陈登明白老百姓力量的重要。徐州牧陶谦死后,陈登支持刘备领徐州,但又担心诸侯不服,于是他给袁绍写信,想让袁绍来一起支持刘备,信中说:“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刘备这才放心领了徐州牧之职。后来,《先贤行状》写道:“登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说明陈登在广陵百姓中的威信很高。

    做人坦荡,岂怕诽谤

    陈登擅长识人辨才。广陵有个陈矫,字季弼,早年避乱江东,善于辞令。孙策和袁术都曾礼聘过陈矫,但陈矫都没有应命,决定回到老家广陵居住。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并吩咐陈矫到许昌去打探消息。陈矫应命,往许都走一遭后回来,对陈登说:“我听到附近的言论,都认为您为人颇骄傲自大。”陈登说:“说到家门严谨、德行俱全者,我最敬重陈元方两兄弟(陈群的父、叔);说到德行清高、如玉般洁白者,我最敬重华子鱼(华歆);说到正直有义、嫉恶如仇者,我最敬重赵元达(赵昱);说到博闻强记、才华横溢者,我最敬重孔文举(孔融);说到英雄杰出、有王霸之略者,我最敬重刘玄德(刘备)。我如此尊敬他人,又怎会是一个骄傲的人呢?只是其他人太过庸碌,不值一谈而已。”

    可见陈登的胸襟是多么坦荡,眼力又多么锐利。

    知人善任,争取外援

    当广陵受到孙权围攻时,军情紧急,陈登派陈矫前往曹操处求救。陈矫见了曹操,说:“我们广陵虽然只是一个小郡,但却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如果可以得到您的救援,敝郡将成为您的藩属,这足以令孙权束手无策,也可保徐州安宁。如此一来,您的声望从此远震四方,您的仁爱也得以传流天下,那些尚未服从您的地方,也将望风来附。所以此举既可推崇德行,又可培养威势,实在是王者的所作所为。”曹操听后,非常佩服他的智慧,想把他留在身边。陈矫却说:“我的故乡正在受到威胁,我只是奉命四出奔走告急求援罢了。就算我做不到像申包胥那样求得援兵,也不能忘却弘演的那份忠义啊!”曹操听了,为之感动,便派兵往援,成功地击退了孙权,保卫了广陵。

    “元龙豪气”

    陈登生当乱世,自有一种豪爽之气,人称“元龙豪气”。《三国志》记载,有一次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刘表听了,放声大笑。刘备深情地说:“像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评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得其利,故能爱之。陈登作为广陵太守,在东汉末年这个动荡时代,他有勇有谋抗顽敌,严明赏罚振吏治,兴修水利促农耕,维护一方保平安。他心胸开阔,做人坦荡,常谋百姓之利,虚了名士之礼,被一些当时的所谓名士安上了“骄狂”的名头,然而百姓却“佩其恩德,共拔郡随登,老弱襁负而追之”。仪征的“龙河”,邗江的“雷塘”,千百年来,演化为河道名和地名,人们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的怀念,表达了对陈登“赏罚严明,恪守纲纪”的敬仰。真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                     马家鼎

    【链接】

    ■生平

    陈登(168-207),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睢宁西北)人。举孝廉。陶谦为徐州牧,任其为典农校尉。建安初,出使许都,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被任命为广陵太守。   ——《三国志》卷七记其事

    ■评说

    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

    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三国志》

    ■理念

    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明审赏罚,威信宣布。

    ■印迹

    建安中,陈登任广陵太守,在今扬州仪征丘陵处,浚源为塘,溉浸田畴,用获丰稔,当地百姓“爱其功,敬其事”,称之为爱敬陂,又名陈公塘。南宋初,总辖唐璟决陈公塘,以水代兵抵挡金兵南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