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沐念流苏 2016-12-16

首先,我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摄影学习,自己看的摄影教程也不多。所以,我的教程大部分是从平常拍摄过程中得到的感悟,以及平常看一些论坛的帖子总结的问题。

在我看来摄影最重要的就是构图,就好像吃饭要先定好去哪家店,旅游要先定好目的地一样。拍照时,你连取景和角度都选不好,很难拍出好照片。

关于构图,我提几点建议:

一:视线要平,镜头要正

当然,这主要针对于有水平线的景物,比如大海、湖泊、河流、街景、建筑正立面等等,如果你拍摄的物体从你拍摄的视角看过去有水平线,那就不要把它拍歪了。

错误案例,图片倾斜
错误案例,图片倾斜

正确案例,保证水平线
正确案例,保证水平线

比如上面这两张照片,一样的风景,你会明显觉得下面这张更好看。正是因为下面这张水平线能够保持水平。

再带大家看两张海平面保持水平的效果,照片拍摄于珠海外伶仃岛。保持水平线会使得视线看上去更加一望无际。

二、少即是多,分清主次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一个取舍的问题,很多人拍照时,只想把眼睛看到的全部拍进来,其实一张照片的取景并不是越多越好,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一些近景,建筑,构筑物等。


比如上面这三张图,明显第一张,你能注意到的,仅仅是这是一片花;到了第二张,你可能注意到中间的那一朵花;第三张你会发现三角梅真正的小白花。

 上面这两张图,第一张图拍摄了近处的海岸,并且图片中心被一根竹竿占据了主要位置,让原本的主角栈道偏到了一旁,使得画面稍显凌乱。而第二张图则将视线往前推,简化了周边环境,让整张照片更有意境。

应用到建筑上,有时候拍建筑不一定要拍住全部,建筑的檐角,屋顶等就能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幅很美的画面。

三、避免杂乱、避开路人

有些人,明明只是拍一栋楼,却把近处的乱电线、红绿灯、摄像头、斑马线等等全拍进来了,照片很难好看。还有你拍摄的照片里面,一定要尽量避开人群,尤其是镜头近处的路人。这一点在你拍摄的景物单一时尤其重要。什么叫做景物单一,比如你拍的是条街道,那么你只需要避开近处的人群就好。但如果你拍的是街道上的一个雕塑,那就把所有人避开吧!

大家可以看看这两张照片对比,因为我实在是很少把单一物体拍的杂乱,所以先给大家这张P的图示意一下。这样的照片下次补充。

(当然,这个也有特例,如果你能把闯入你镜头的路人融入到你的风景里面,变成你风景的一部分,那就不一样了。)

这两张照片对比一看,反倒因为骑车父女的闯入而使得略显悲凉的画面变得生动。所以,对于人物的把控,还需要自己多多摸索。

四:运用好三分构图法

三分构图法相信很多介绍摄影的文章都会提到,其实就是根据黄金分割产生的简易分割,使用这个分割方法,画面很容易达到平衡。

同样的场景,上面这张照片因为水面只占到了照片的1/5左右,而使得天空略显单调。相对来说,下面这张照片的水面大概占到了照片的1/3,使得整张照片看上去更加饱满。

关于构图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教大家一些能让照片加分的特殊技巧。

一:对景(主要用于建筑或者构筑物)

西湖美景,相信已经闻名于世。其实西湖,随处就能拍出对景的照片。

远景对远景,大家看看这张,远处的雷峰塔和另外一座塔形成的对景就很漂亮。(这里顺带提一下:善于利用近处的树枝衬托远处的风景。

近景对远景,近处的亭子和远处的雷峰塔,也能形成很好的对景效果。

背景对近景,利用背景衬托出近景(这里同时运用构图的少即是多),使得近处的枫枝更加突出。

二、对影和对称

对影主要应用于水体,对称手法很多都适合。

虽然对称的手法现在很多人看起来很low,但是大众审美看来,这还是最讨人喜欢的手法之一。


对影在水面很常见,运用好对影会使得画面饱满,而且水面本身会使得主体更柔和。

三、运用好逆光

很多时候,逆光拍摄会使得照片过曝,就像上面这两张图,天空已经变成了白色,但是因为逆光光源的加入,光影的映衬使得照片有种阳光微暖的感觉。

四、善于利用小配饰衬托

善于利用小配饰,尤其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小配饰,会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比如说一面五星红旗就会让你的照片变得与众不同。而且鲜艳的五星红旗十分上镜!

大家看这副墨镜,简单的构图,加上大量的暗部处理,使得整个呈现在镜片里面的夕阳具有了别样的意境。

五:尝试一下长曝光

长曝光非常适用于夜景拍摄,水景拍摄。面对夜景时,普通的拍照方式可能会让照片形成噪点,但是如果用长曝光的方式拍摄,会让你的照片非但没有噪点,还会形成车流的动感。而加入长曝光的水景则更有水的灵动及柔态。

关于我自己总结的一些摄影教程就先介绍到这里,同时更多新奇想法欢迎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