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涉税服务:三种模式巧用“互联网+”

 江湖一飘168 2016-12-16
辽宁涉税服务:三种模式巧用“互联网+”
孟东东 本报记者 王红兵

    企业之于互联网犹如珍珠衫上一粒粒璀璨的明珠,既紧缀于上,又可熠其光。涉税专业服务组织做为税企双方的桥梁和纽带,更要懂得乘风借力,顺势而为,充分利用互联网包容性、开放性与多元性的时代特点,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完成自身业务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模式。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辽宁惟勤税务师事务所所长赵纪。

    赵纪认为,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实现工具和创新要素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中介模式同质化服务、营销效率低、作业方式落后、数据难以深度分析利用等弊端,重置客户端个性化服务、提高营销覆盖率、启动大数据集约作业、帮助涉税专业服务组织在后台实现服务的程序化、痕迹化和可视化。

    那么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推动涉税中介机构发展呢?赵纪告诉记者,总结起来,辽宁税务师行业借助“互联网+”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选择自行突破。有些涉税专业服务组织通过建立局域信息化平台来加强管理。比如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辽宁分所已经不限于单纯地使用审计软件来导取数据、生成底稿,而是根据业务集中控制与管理的需求,建立了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审计业务、业务控制等多个层面的信息化管理,这种内部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更好的存储企业涉税数据,提高涉税服务效率,规范执业标准。有些涉税中介机构选择自主开发软件或平台进行转型升级,比如辽宁致通振业税务师事务所总部投资研发财税咨询平台——解税宝进行推广,通过财税咨询、业务来源、财税培训等平台进行全方位营销覆盖,不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咨询,同时将专业人士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解决更多客户疑难问题。自行搭建平台有利于数据采集与分析,便于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化与定制化服务,更好地提升服务对象涉税服务体验。

    二是借助服务平台。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提供服务平台把更多的跨界专家汇聚在一起,通过服务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快捷权威、全面立体的涉税服务。省内涉税中介机构广泛借助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推出的“乐税网”服务平台,通过登录平台,完成考试报名、职业培训、资质查询、项目推广、咨询答疑等内容,实现“足不出户,网行天下”。有时候平台本身就是一个涉税中介机构,同时又可充当其他涉税中介机构的媒介,为各地涉税服务需求者与供给者提供对接平台。魔方财务(辽宁)有限公司选择加入技术成熟、应用便捷的信息化平台——瞄财网,尝试开展代理记账、在线咨询、税收筹划等互联网营销项目。上述网络平台既为涉税服务机构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又方便纳税人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挑选。

    三是开展合作互联。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无异于闭门造车。通过抱团取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扩大业务范围,降低业务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辽宁惟勤税务师事务所、辽宁中税普华税务师事务所、辽宁致通振业税务师事务所等共同参与沈阳市国家税务局开展的“互联网+税务”纳税人家园项目和辽宁省局12366后台专家支持项目,通过提供线上线下培训、业务咨询拓展等服务,增加了与纳税人沟通的渠道和桥梁,为共同拓展业务、实现规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大连明基税务师事务所开发的会计+税务实战培训项目得到来自全国32家涉税中介机构的鼎力加盟,开辟了互联网时代教育新天地。

    赵纪介绍,互联网时代伴随着信息化发展,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涉税专业服务组织只有审时度势,伺机而动,充分利用本身的专业优势,提供结构性供给侧服务,找准市场细分定位,提供更加具有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个性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