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 房】书似青山常乱叠 ■曾锦溪

 古道西风瘦马29 2016-12-16



曾锦溪的书房


书似青山常乱叠


■曾锦溪


  吉本曾说: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豪杰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我是一个酷爱书的人,到各地游览必去逛当地较大的书店,采购一堆自己喜欢的书籍,然后快递到家。一堆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籍,进入到它们的新家——圣湖草堂,这里是书籍的栖息地,也是我心灵的栖息地。

烹茶待客


寄托追求

  书房,是心灵居住的地方,能让心静静地随着思绪在每一本书籍里遨游。喧嚣的闹市,每日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只有走进书房,关起门来,一切都是静谧的,那些喧嚣与躁动顿时消失殆尽,心跳立马慢了下来。进门坐在沙发上,习惯先打开一扇窗,点上一支沉香,烧一壶水泡上爱喝的岩茶,看着香、茶的烟慢慢升起,仿如进入了另外一种世界,尽是悠然与闲适。总会信手抓一本书籍,边喝茶边慢悠悠地翻看。书房里每一本书都来之不易,它们能成为我的朋友,缘于我在各地书屋成千上万的书籍中筛选而出,能被带回都有着一份难得的情谊,它们代表着我的喜好,我的稀缺,我的追求。家人总会说再这样买下去,你的书以后没法搬也没地方放,我总会淡淡地笑着说,等到那一天就买个库房专门堆书。众多杂乱堆叠的书以国画、书法、文学、推理学类为主。虽是学习书法的人,而我的书法类书虽齐全却不如国画书籍多。近些年无暇画画,然而看写意花鸟、山水画是我的最爱。喜欢沉醉在那意境清空、线条苍浑、笔墨多彩、事物传神的世界里。它们虽然是静物,然而带着生机活力,犹如进入了一个个美丽的景点。八大山人的清旷冷郁、齐白石草虫的栩栩如生、吴昌硕花卉的朴质苍茫、潘天寿山水的气象峥嵘,无不让我心驰神往、感悟良多,也给我的书法创作带来了许多源泉,如墨色、空间感是我创作最大的收益。

壁上风光


翰墨传情

  书房的另一大功能便是我的主业——临帖创作。每天午后都会到书房开始我的书法学习,不出差坚持每天练字4小时以上。写字是我从小到大一直热爱的事情,一步步坚持走着走着,由业余爱好到专业从事书法工作,每一步都离不开书房,所有的临帖与创作都是在书房完成的。与书房的情缘之深切难以言表,因为在其中我打下书法基础,也收获了一些值得珍惜的荣誉,改善了生活,让我能专心于自己的爱好。人们常说爱好能成为职业是一种幸福,我很欣慰自己能实现这一步。毕业到现在一直有自己的工作室,我是一个怀旧的人,走过这些年,每个书房都让我获得了许多。曾经的两个租处至今仍租着不舍得退,友人们常戏称为“兰亭楼”,那里堆叠着我昔日看的书,用的纸,写的一堆堆习作。只因那些个百来平米的书房让我得到了进步,改变了人生,改变了命运,它们成了我感恩与回忆的地方。

  每一个有所收获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而我的那一段时光,是在书房里付出了许多努力,一张张薄薄的临习宣纸堆满整个沙发。我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的时光,只有书房里的一切见证了此中艰辛。而每每回忆那些历程,连自己都能被感动,使我充满了继续奋斗的激情。

美石可人


以文会友

  一个人并非所有的时光都是在读书写字,游历与交友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平日里与书法、文学、国画圈的朋友往来较多。大家白天里各自忙于工作,晚上读书累了、写字倦了,总会想到找两三道友茶叙。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北山书社的道友们常常到工作室交流近期学习的心得,我的好茶、好书总会拿来与大家分享,边喝茶边抽烟边品味。我时常买些二玄社高清法帖以及复制品,抑或是从藏友手里购一些碑帖拓片。夜间三两人坐下来翻开这些新到的好书,各自谈论着对法帖的认识与理解,有的说说其中的传承故事,有的谈谈作者的生平轶事,不时掀起阵阵欢笑声。兴之所至总是谈到深夜,还会集体PK,每人临上书里的同一帖,而后挂上墙比较谁临得像,并互相批评缺点与不足,疑义相析,共同奋进。

  我书房里的那些书总是到处乱堆,随处触手可及,时常有朋友建议收拾整理清楚放于书架,而我不惯于那样,觉得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状态才是真,并不刻意打理和装扮,也许这就是我喜欢的适意悠游的日子。“微雨竹窗夜话,晨兴半炷茗香。接客不着衣冠,客至汲泉烹茶”,那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

一瓯新茗劝客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