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个问答

 咖啡的黑咖啡 2016-12-16

(本文写于2014年1月23日)

       问题一:你是怎么做风控的?

类似的问题还有,你是怎么做资金管理的,你是怎么设置止损的,你用什么指标,你看什么时间周期……

答复:

我曾经说,做交易,就是在地上捡钱。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有经验的人说出来的话,因为,他们觉得,在地上捡钱很容易,把交易比作在地上捡钱,未免太看低交易,太不重视交易的风险了。

但其实,在地上捡钱,需要分为两大步:一:你确定地上有钱;二:你弯腰去捡。这或许很简单,但是,并不容易。试问,你真的在地上捡过很多钱?

没有吧。

事实,与我们的印象之间,总是有差距的,甚至有鸿沟。

为什么我说交易就是在地上捡钱呢?

因为,交易也分为两大步:一:你有一个可盈利的系统;二:你执行好这个系统。很简单,但是,并不容易。或许你很难把方法规则化;或许规则化的方法很难盈利;或许因为连续的亏损,你会无奈地放弃本来很好的方法;或许因为连续的盈利,你信心爆棚加重仓位,结果导致在亏损周期爆亏,或许因为这样因为那样的原因,你无法得到一个规则化的系统,或者你无法执行好一个规则化的系统。

其实很难。但幸好,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么,上面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伪命题。

用什么指标,看什么周期,怎么设损,怎么做资金管理,这全部是设置规则化的系统的时候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只要你的规则可信,只要你能执行好,就不会出现危及生存的风险。

所以,如果我给建议,那么,我会建议,不要考虑那么多,专注于这两个问题。

那么,这两个问题,哪一个更重要,或者,哪一个更根本?

我认为,是第一个问题。

你怎么设计一套可以盈利的规则,你怎么确定地上有钱,这是最根本的问题。这是一切的前提。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一切都是扯淡,而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执行,只是顺理成章的。你自己心态不好,执行不了,可以写程序,可以让别人执行。

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没有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情况下,专注于第二个问题,总觉得自己心态不好,要加强纪律性。

或许是大家都很容易就感觉自己很牛吧,很容易就感觉,我已经完全判断到,地上有没有钱了。

真的吗,你的面前,真的确定有钱吗?

 

 

 

问题二:你有时候说,不要辞职,要保证收入的稳定;有时候又说,交易必须专业做,那我到底是兼职还是辞职专职做?

答复: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业,这个没有任何可疑问的。

可疑问的地方在于,“专业”和“专职”,并不是一个概念的。

很久之前,有一位做股票的朋友跟我说,PPS里的所有电影,他都看一遍了。我顿时惊呆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尤其是对于我这种观影面很窄的人。忙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每天看着股票,也没什么可做,就看电影呗,现在都在看儿子的动画片了。

这是专职。

什么叫专业?

就是你有一套规则化的系统,你可以执行好你的系统。

想设定出一套系统,需要辛苦的工作,甚至需要痛苦的工作。你需要不断看盘,反复调整条件,反复测试,反复思考,所以很辛苦;你可能需要不断否定自己的思路,所以很痛苦。而辛苦和痛苦的最终结局是,终于有一天,你突然明白了,就像一位艺术家突然有了灵感,获得了天启,你的思路完善了。

这些,靠看电影是不可能获得的。

所以,专职做,不能获得专业能力;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能获得专业能力。因此,我的建议是:

一:如果你的工作很有发展前景,那么,专心做工作,不要考虑做交易。

很多人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CPI这么高,必须做理财,让资产跑赢CPI。但我们想一下,有多少人通过理财赚到钱了,还不是靠工资带来收入,靠理财赔钱?

所以,一个很有趣的问题,CPI高,你为什么不让你的工资增长超越CPI呢?

而要做到这一点,你是不是应该专心工作呢?

所以,只要你的工作有前景,就不要考虑做交易。因为,投机跟你的工作一样,需要你付出极大的精力,你必须以牺牲工作来成就投机,甚至,你需要牺牲朋友圈、陪孩子的时间、跟爱人的共同语言。

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问我理财建议的时候,我都会说,专心工作,存定期,买国债。

二:如果你的工作没有任何前景,且你有一定的资本,那么,可以业余研究规则化的系统,等系统成熟,再专职做。

即,先专业,后专职。

也就是说,你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让自己专业化,而不是立刻马上辞职。因为,从业余到专业的过程,或许很长,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要有收入,你的家庭必须要支付生活费用,你不能连生活都无法维持,还妄言要做多大多大的利润。

如果说不要在成长过程中辞职好理解,我为什么强调要有一定的资本呢?

如果你可投入的资金很少,比如几万块,那么,即便你一年翻一倍,也不过几万块,也就刚够你的生活花费,这样,你就需要取出盈利,而无法实现任何的资金积累,无法做大,试问,这样的交易,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一旦你为了积累资本,重仓了,谋求暴利了,那么,后果又很难说了,或许你会一举发家,又或许,你会一败涂地。因为,此时,你已经不顾规则了,而是只靠运气。

所以,要我说,这里真不是劫富济贫的天堂,而是大鱼吃小鱼的地狱。

如果你走完了业余到专业的过程,如果你有一定的资本,那么,你要做一番旌旗十万斩阎罗的事业,那么,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要辞职,没有问题。

总之,是要考虑好,要为家人负责。

 

三:下面这幅图里,后面的走势没有走出来的时候,怎么判断那是A,又怎么做到C区域?


答复:

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意义。你能有自己的规则化的系统方案,你不会问我这个问题的;而如果没有,你就需要自己去寻找。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呢?

是因为,我注意到,很多人有这样的截图习惯,就是只截自己感兴趣的一小块,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如果他截图大一些,问我怎么通过自主分析判断A点和C区域,或许很容易就回答了:


震荡市,震荡区高位,大家都能看到,对不对?

但如果看上面那个图,你能看到震荡区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也曾经专门跟一位朋友聊过。我觉得,这可能显示,我们很多的交易者,缺乏大局观,缺乏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缺乏从整体、全局看问题的习惯。我们看的太细,太喜欢钻到一个技术点里面,太想获得一些“结论”而非“思维过程”。

怎么知道是A点,怎么判断反转,怎么判断支撑阻力位……

明天双色球开什么……

有兴趣的话,看看自己的截图习惯,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四:在上升趋势中,我看到出现了abc的调整,我在b的高点被突破后入场做多,可是经常吃亏,经常出现突破b浪高点后不能创出新高就又跌下来了。

答复:

如你所见,这是上一篇文章有人问的,而我的回复,就是问,ABC的回调怎么定义,怎么出场,这样交易了多少次,成功率和盈亏比怎样。

其实,我就是在问,一:你是怎样把这个思路设计为规则化的方案的;二:你的这个方案执行起来,能不能获得总体盈利。而加总在一起就是问,地上有没有钱。

如果这些问题你没有答案,如果你没有把这个思路规则化,而仅仅是问这个思路怎样,那对不起,我没办法回答。因为,同一个思路,可以设计不同的规则,而不同的规则,对应相同的走势,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

就以ABC的回调举例。


黄金小时图的一段走势,无疑是一个ABC的回调。

如果我们设计出一个标记高低点的指标,且在小时图做B的突破和高低点推损出场,那么,我们的交易结果是这样的(做平保设置会被平保):


但如果我们降低周期,在M5做顺向突破和高低点推损出场,那么,我们的交易结果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H1亏损,M5盈利。

是不是降低周期进场就是好呢?不是的,真正有大行情出来,M5是抓不足的。H1却能真正掐头去尾,赚大的利润。这个我就不举例了,大家可以自行找案例。

那究竟哪个好?

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测试,看各种方案的盈亏比和成功率。除了这种笨方法,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案。正如我上面所说,交易本身就需要辛苦的工作。

所以,如果真正想走向专业,不要满足于思路,要设计出规则,要检验你的规则,要大量做测试。

 

近期有趣的交流,跟大家写一下。

写的多了,大家或许也烦了,怎么说来说去,就是规则化的系统交易呢。

因为,这是做好交易最便捷的道路。

或许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走这条,我认为这是一条最好的道路,你可以只支付时间、精力、智慧就能设计规则和检验规则;你可以不亏损资金,不给自己带来压力,不让自己的家庭降低生活水准,就可以走到专业的地步;你能让交易具有可复制性,没有什么交易的压力。最根本的,你能通过交易盈利。

所以,要么我不写理念的东西,我要写,就是这一套。直至你认可了这种思路,走向了这条路,或者,你完全否定了这种思路,完全放弃了这条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我想说,我等你回来。我相信你会回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