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实际上,邯郸学步另有原因。
当时,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都得按照《礼记》去做,连上哪个台阶,先迈哪只脚都是有规矩的,还要通过走路的步伐加上“揖”、“扬”等手的动作,使佩戴的玉发出的声音能配合《采齐》等乐曲的节奏。
当时,所有的贵族青年都得先学走路。而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是个最讲礼仪的地方,所以,这个燕国人才到邯郸学走路。也正因为走路这样难学,他才没有学好。 李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