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燃冰”离实用还有多远?

 昵称39138776 2016-12-16
编者按:'可燃冰',一种深埋於海底的能源,一种听着有些陌生的能源。前几年隐隐约约听说找到了这种能源,但过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听说哪个国家研发出开采和利用的技术。它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有了“可燃冰”是不是我们就不用担心地球能源会消耗殆尽?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邀请到中国石油(北京)大学陈光进教授6月7日10:30做客网易新闻中心嘉宾访谈室与各位网友一起聊聊这个“可燃冰”。
  【编辑提醒】小编把访谈中一些精彩的地方作成专题供大家浏览,如果以下的这些文字不能满足您的需求,请点击此处查看访谈全文
名词解释'可燃冰'

  “可燃冰”其实就是甲烷水合物,是气体水合物的一种,气体水合物自然界其实很多,就是一些小气体,甲烷、乙烷和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时形成一种笼状的晶体物质,水分子通过气体形成一些笼子,然后把气体包在笼子之中,就形成了水合物。目前常见的有三中结构,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H。我们说的“可燃冰”就是结构一,甲烷或乙烷形成的水合物,对自然界里的水合物,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可能是最后的自然能源
在水下形成的可燃冰要满足压力和温度两个条件
    我们说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际上主要成分就是甲烷,甲烷水合物的生成需要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温度,海底温度一般假设3度,这时候水合物的生成压力大概要30几公斤的压力。30多公斤就相当于300多米水深。水合物一般形成需要海底水深500米以上,我们这次发现的水合物就在1200米水深。
如果没有压力要想形成“可燃冰”则需要零下七十六度的气温
    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阅读全文]
“可燃冰”分为生物成因和热成因两种
   生物成因: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氧化掉以后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甲烷菌吃掉从而转化成甲烷,如果温度和压力条件合适的话,和周围的水转化为水合物。生物成因的水合物一般来说比较分散。因为它的来源比较分散,有点有机质,产生点二氧化碳,被细菌吃掉,然后产出一点甲烷。像我们这次找到的水合物我估计可能是生物成因的,因为生物成因的最大特点就是甲烷浓度高,这次我们找到的甲烷浓度高达99.7%,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气体里,乙烷和丙烷的炭比例超过100的话那就是,现在我们发现的99.7%,剩下的0.3%全部是乙烷的话,它的比例也远远大于100了。
   热成因:地层深部的干酪根热解产生的天然气,产生一种气体,这个气体就不仅是甲烷了,还有乙烷,丙烷。热成因一般来说需要一些通道,往上走的时候遇到合适的条件,到了浅层以后,温度降下来,压力又合适,最后生成水合物,这样的水合物一般饱和度比较高。气比较集中,不像生物成因的水合物很分散。像墨西哥湾发现的水合物,肯定是热成因的,因为气体冒上来了,在这个地方集中形成一个水合物,这样的水合物开采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热成因的水合物,一般底下往往还有常规的天然气场,我们可以先开下面的天然气,然后再开上面的水合物。
“可燃冰”现在不能开采也开采不了
“可燃冰”可能是上帝设置的一个陷阱——全球气温升高
   如果按照常规采天然气的方式,假设把水合物分解掉,假设涉及面积很广的话,那么这些气体可能不会按照我们人为设计的通道分解,它自己就会溜掉。如果跑到大气层来,它可能就会对气侯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因为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4倍,跑到大气层以后,一个是破坏我们的海洋环境,海里有很多的氧气,甲烷进入水体以后,会消耗掉大量的氧气,氧气要跟甲烷反应,就会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掉了氧气又产生这么多二氧化碳,我们的海底生物就会死掉。有一部分泄露到大气中以后会引起全球温度升高,全球温度升高以后又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温度升高又会导致海底水合物的进一步分解,这样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就会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可燃冰”可能是上帝设置的一个陷阱——海底滑坡
   还有一个担忧,水合物的存在能保持沉积层机械的稳定性,它有一个胶接效应,水合物生成以后把沉积物的颗粒粘在一块,它就是一个整体。假设你把它分解掉了,整个就变成松散的分解体了,然后可能造成海底滑坡,这也是地质灾害。
“可燃冰”的开采遇到的技术问题
科学家脑中最理想的开采方式——用二氧化碳置换甲烷
   科学家想到把地球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搜集起来,通过分离纯化,提纯,再把它注入到有水合物的地层里,让二氧化碳把甲烷从水合物里置换出来。因为二氧化碳比甲烷更容易形成水合物,这时候就没有相变,因为水合物还在这儿,而水合物分解需要大量的热量,把二氧化碳注入进去以后,只是把甲烷置换出来了,水合物还在,这时候需要的热量就少,或者说不需要热量,甲烷出来了,二氧化碳又埋进去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把温室气体也处理掉了。[以上只是科学家的设想,还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最容易的商业开采模式——只能开采部分符合条件的气床
   和常规的气藏开采结合起来,先把水合物下面的气藏开采了,或者把气藏掏空了,压力降下来了,让水合物分解以后,气体慢慢往气床里注,然后再从气床里把气开采出来。这可能是商业开采最有可能采用的方法。[普通的开采技术中,比如减压法、加热法均有可能造成甲烷气体不按照设计通道被人类收集,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变化,给人类带来灾难。并且商业性开采如果减压法和加热法也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