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汇区旅游局和钲艺廊联合开发的海派文旅商品——“海上砖”,日前出炉。 海上砖? 啥东东? 史量才故居外貌 “海上砖”的原型来自于上世纪初在欧洲生产的手绘釉面瓷砖,呈现典型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和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上海原租界内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上海也大量进口并使用了这种手绘釉面瓷砖(单色釉或手绘立线彩釉),主要铺贴于建筑内部的壁炉、厨房、卫生间、楼道、公用区域等,而且几乎每栋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画面款型,成为了诸多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一个重要装饰元素。 哦~原来如此! “海上砖”是海派文化的印记,承载着衡复记忆~ 传奇建筑见证了上海滩的百年历史,连同筑就它们的每一片砖、每一扇窗乃至每一个主人,都彰显出独一无二的海派文化底色。 ▼ 据介绍,首批6款“海上砖”,以衡复历史风貌区优秀建筑衡山宾馆、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徐汇艺术馆、爱庐等为创作素材,或取全貌,或以局部细节构图。画面构思巧妙、线条优美、色彩典雅。作为海派文旅商品,“海上砖”在设计上注重观赏和实用兼顾,既可做装饰用,又可当杯垫、盛物托盘,一物多用、实用性强。 为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海派文化。用“海上砖”设计制作的每件文旅商品,设计者还根据自己对建筑和对建筑内曾经居住过历史人物的理解,用沪语做了标注,意在“为游客留住这绝代风华。”如,画面为《衡山宾馆》的“海上砖”标注为“从毕卡帝到衡山宾馆 搿搭一直是地标”;《武康大楼》为“如果一定要有一间老公寓,葛末必须是邬达克的杰作”;《宋庆龄故居》为“用一生撰写了一本教科书,关于教养”;《徐汇艺术馆》为“要相信先贤的文化种子 终归会结出好果子”;《爱庐》为“仅以爱的名义 致敬”等,用沪语念来别有情致。 衡山宾馆 武康大楼 宋庆龄故居 徐汇艺术馆 爱庐 “十年前,我们在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史量才故居(铜仁路257号)的修复工程中与这些手绘老瓷砖结缘。”说起“海上砖”的渊源,钲艺廊王璐介绍说:“到今天,我们强烈的意识到,保存并使用至今的这些瓷砖堪称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活化石’。它承载了历史,见证了融汇中西、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底色。因此,具有相当可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文化内涵。为此,我们将其称为‘海上砖’。” 海派历史建筑之“海上砖”艺术衍生品 信息来源:徐汇报 吴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