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文山书院 2016-12-17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江泽宁

    一百年前上海有几座私家园林,著名的有老城厢的豫园、静安寺附近的愚园、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张园等,但保存至今的只有豫园了。然而在清末民初时期张园曾是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其中有许多历史故事。如今的张园一般称为“张家花园”,是一片石库门民居。日前我去寻访,从南京西路地铁站4号口出来,来到江阴路泰兴路口,就看到泰兴路南端的弄堂外建起了一座高达28米的铁艺门头,尽管是石库门造型,由于采用了铸铁艺术,便显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颇有艺术气息。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张园的百年变迁

    这座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其发端尽可追溯百年以前。张园有案可查的前身为英商格龙氏的私人花圃,约在1872—1878年之间,上海开埠未久之时。后经两次转租,直到1882年无锡富商张叔和将其买下,并取名为“味莼园”,这里有了新的命运。
    张叔和在购入此片土地后,苦心经营,不仅大大扩展面积,更在其中按西洋风格修建园林假山、亭台楼阁,到1885年正式对外开放时,这里已脱胎换骨成为当时沪上首屈一指的大花园,并带有了浓重的张氏印记,此时人们已习惯称其为“张园”。园中巨厦“安恺第”(Arcadia Hall)是当时上海最高建筑,可以容纳千人以上会议,一时登高安恺第,鸟瞰上海全城,成为游上海者必到。1893—1909年间的张园可谓繁荣兴盛,成为时人游览、娱乐、集会、演说的不二之选,当之无愧“第一名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当初的张园(网络图片)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园中巨厦“安恺第”(Arcadia Hall)(网络图片)

 

    当时要问上海人哪里最好玩?最热闹?最时髦?回答一定是“张园”。沪上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等新鲜时尚玩意,全部都是出自张园。电影、马戏、戏剧、体育、焰火、赏花、看戏、宴客、购物,甚至过山车、热气球等全都出现在当年的张园。张园不收门票,只要你有兴趣入园,就可以从中午一直待到深夜,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只是随着时代风尚变幻、城市新兴娱乐场所(如“大世界”)崛起,张园终于胜极而衰、辉煌不再,于1918年停办。其后张园土地被逐渐分割出售,用于建造民房。当年的繁华名园终于被一片石库门弄堂所取代,昔日盛景难寻,仅余下“张家花园”一个旧名。

    所谓“石库门”,是百年前出现在上海的一种砖木结构二层或三层楼的联排民居,其黑漆大门四周是用石条围成的门框,称为“石箍门”,后来就叫成了“石库门”。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张园旧址北起南京西路,南至威海路,东起石门一路,西至茂名北路

    恢复昔日旧有风貌

    2010年,张园作为世博期间的一个专门接待点,这里成为展示老上海风情的文化休闲地。整个主弄堂已进行了全部的设计整理,清晰显露出了墙体的本来颜色,砖红色墙面更凸现出整条弄堂的曾经风貌。在这次的修缮改造中重新恢复了老石库门的门头,洗净铅华呈现出历史沧桑感。

    张园的主弄堂是威海路590弄,北端接泰兴路。弄内最大的石库门建筑就是72支弄1号的张园大客堂,弄口有指示牌。现在张园大客堂作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面正在装修,我只在一楼拍了照片。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张园大客堂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张园大客堂内

 

    由于不少建筑的雕花等当初被水泥等糊住,在这次的清理中使用了高压水枪等技术,使之全部呈现。对于外部清水墙上的一些破损处,还采用了中国传统工艺恢复其原貌。张园大客堂旁边的一个石库门墙上已重新出现了“厚德载福”等从前的字样。72支弄的石库门都整修过了。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威海路590弄56支弄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主弄堂的洋房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41号楼


    曾现无数名人名事
    对于张园来说,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是晚清上海各界举行集会、演说的首选场所。当时的张园位于上海租界以内,清政府权力不到,新兴思想在这里萌发、变革声音在这里响起。资料显示,自1897年关于上海女学问题的百人大会在张园开始举行,其后数年,各种集会、演说、公众聚会活动在这里络绎不绝。
    1897年12月6日,中外妇女共122人参加了在张园“安恺第”举行的盛大集会,会议的大旨在于商洽中国女学堂的开办,后来更名为“中国女学会书塾”,中国近代由国人主办的女子学堂的肇端即源于此次会议。
    1900年以后,集会、演说成为张园一大特色。1901年3月15日,汪康年等二百余人,反对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卖国条约,以保危局,汪允中发表《告中国文》,汪康年、温宗尧、蒋智由、薛仙舟等发表演说。这是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集会。3月24日,吴趼人等近千人集会拒俄,孙宝蠧、吴趼人等十余人演说,有数十名外国人旁听,一位朝鲜人宗晚洙发表了书面讲话。此后,张园演说成为上海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每遇大事,诸如边疆危机、学界风潮、地方自治、庆祝大典,不用说,张园准有集会。

    张园集会演说的重要特点,是公开性、开放性与参与性。许多集会演说,都在事先发布消息,欢迎各界参加。1901年的两次拒俄集会,事先都有公告。据统计,从1897年12月,到1913年4月,张园举行的较大的集会有39起。从发起人与参加人看,有学界,有商界,有政府官员,有民间人士,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士农工商,有时还有些外国人,从思想、主张看,不分革命、改良,不问激进、保守。这是名副其实的公共场所。

    中国教育会在张园举行的演说,演说者时常互相争执甚至吵骂,正是演说开放性的一种表现。张园是游人如织的地方,所以在此举行的集会,常能一呼百应,耸动视听。马叙伦回忆,张园演说他总去参加的。张园开会照例有章炳麟、吴敬恒、蔡元培的演说,年青的只有马君武、沈步洲也夹在里面说说。遇到章炳麟先生的演说,总是大声疾呼的革命革命。除了听见对他的鼓掌声音以外,一到散会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像蚂蚁附着盐鱼一样,向他致敬致亲,象征了当时对革命的欢迎,正像现在对民主一样。

    在这里的无数演讲者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于1911年12月25日来沪,中华实业联合会于1912年4月17日借张园“安恺第”召开欢迎孙中山先生大会,这一次孙中山发表了重要演说。

    1905年1月2日诞生于上海张园的“文明结婚”,是廉隅与姚女士的结婚庆典。这样一对新人的婚事,颇近于晚清“学堂知己结婚姻”的新潮理想,还被同时代人誉为“创新婚礼”之先声。

    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至上海赛艺,并刊登广告,辱我中华是“病夫之国”,民众是“东亚病夫”。霍元甲应朋友之邀到上海,与奥皮音相约于次年春比高低。届时,霍元甲在张园摆起擂台,并用英汉两种文字在《苏报》上刊登广告“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大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较!”“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比武之日,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公证人平福(当时上海电灯公司的洋人)和奥皮音的后台主子沃林也逃之夭夭。霍元甲惊走英国大力士后,上海蓬莱路一带二元里的日本柔道馆挑选10余名优秀者,来与霍元甲比武。结果日本柔道会首领被霍元甲摔倒。臂骨折断,日方大败而归。
    曾在上海轰轰烈烈了一把的“剪辫子”也是从张园开始的。 1911年1月15日由伍廷芳发起,上海各界四万余人在张园举行规模空前的剪辫大会。会场设于园内“安恺第”大厅,“中设高台,旁列义务剪发处,理发匠十数人操刀待割”。先由演说者痛斥留长辫之非,继而让愿剪辫者一一登台现身说法,当场剪辫者达千余人。同月23日,又召开了第二次剪辫大会。   这也是当年革命的象征。

 

    江亢虎在上海张园发起社会主义研究会

    江亢虎,名绍铨,祖籍安徽旌德,1883年生于江西上饶。早年江亢虎东渡扶桑,跟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片山潜、辛德秋水等人结识并交往,深入讨论用社会主义变革社会问题。1909年江亢虎去欧洲,出席第二国际布鲁塞尔大会。回国后,1911年6月1日在杭州作女子教育和社会主义问题的演讲,被浙江巡抚上奏朝廷要求严惩,于是江亢虎避到上海租界。

    1911年9月2日,江亢虎在上海张园发起成立“社会主义研究会”,因为张园地处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直接、有效管辖,任何集会、演说、通电,都不会给组织者、发表者、散播者,招惹麻烦。江亢虎当众宣布:“今日为社会主义研究会在上海开幕之始,即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幕之始。”

当场签名赞成宣言并表示加入研究会的有50余人,是为尔后中国社会党的核心。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开始走向全国。114日上海光复,第二天,江亢虎就以社会主义研究会发起人名义召集特别会议,提出党纲8条,提议改研究会为社会党,坚持在不妨害国家存立范围内主张纯粹社会主义,获一致通过。中国社会党不仅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最初唯一之团体,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命名的政治集团。中国社会党的成立开启了近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先河。

    1911年底,据该党自己宣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支部“四百九十余起”,拥有党员“五十二万三千余人”。这个数字虽然很夸大,但当时全国确有不少地方建立了中国社会党支部,如天津支部干事就是后来中共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又如苏州支部的总务干事是陈翼龙,成员有顾颉刚、叶圣陶、王伯祥等,南京支部和佛教协进会等团体一起设在毗卢寺中。在该党党员中,就职业和阶级而言,占首位的是知识份子,其次是工商业者,再次就是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中国社会党还曾积极宣传男女平等,支持女子参政。其规章中写道:“党员……无论男女,义务权利平等。”它是民国初年各党派团体中最早“有女党员,且其义务权利完全平等”的一个党。

    1912年10月,中国社会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联合大会,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调查各国社会党地址,用世界语或各国文字翻译社会党宣言及规章,争取早日加入万国社会党(即第二国际)。与之呼应,社会党国际局的机关刊物《社会党国际局定期公报》第8、10号亦发表中国社会党成立及其纲领主张和报道1912年10月中国社会党举行第二次联合大会,其中说到中国社会党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共和国的自由体制,扩大人民权利和广泛宣传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党国际局定期公报》第10号上刊载的社会党国际局成员、各成员党书记以及非成员党书记名单中,中国社会党还被列入“非成员党”一类,并且注明:“中国支部:中国上海威海卫路15号”。(注:威海卫路现名威海路)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寻访百年上海张园

    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提到:当他还是湖南省立师范一名学生时,就读过江亢虎撰写和翻译的《社会主义ABC》、《马克思主义简说》等书,从中明白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尽管江亢虎晚节不保,但是,在前期活动尤其是在20世纪初年的活动中,江亢虎对于在中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创建社会主义政党确曾起过历史作用,应予充分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