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C W 如今“网络中心战”(NCW,network centric warfare)已经深入到了军事理念和技术的各个层面,对于这些曾经的“概念”反而很少再提起。不过,与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样,现在虽然天天在变,但基本原理还是一样的。现在人们虽然比较少说“网络中心战”,但处处在实践。 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用防务菌比较早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来和大家探讨一下“网络战中心站”这个概念。 “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即第四次新军事变革“信息化”不断实践的产物。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发动的“自由伊拉克”军事行动,这场军事行动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它将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信息时代的作战样式,在那之后“网络中心战”很快成为军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网络中心战”的实现离不开高精尖技术的支撑,尤其在具体到操作层面更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追求“网络中心战”能力,但一些国家却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它们不能进行相应的思想变革和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 有种普遍的看法,“网络中心战”是现代空战和海战所具备的独特特点,但反对者则认为,真正的“网络中心战”是技术、战术与作战理念的综合体,它能够把各个军种整合在一起,这在十几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网络中心战”的价值便如同挖掘机之于陆地,水手之于航船,飞行员之于战斗机。后者的理解无疑更加透彻。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网络中心战”便相当于军事领域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在过去十数年间,改变了工业、政府、教育及娱乐等各个领域:它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数字化”,也就是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广泛应用;第二个关键词就是“网络化”,也就是网络把所有的这些计算机连接了起来。信息革命为工业、政府、教育及娱乐等各个领域产生的生产力带来了巨大收益,这也促进了了全球网络扩张和网络服务的增长。但即使是在这些民用领域,信息革命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机构和组织因无法适应这种变革而承受着阵痛。 如今“数字鸿沟”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描述已实现数字化或网络化的发达国家,同因缺乏信息革命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而未能实现这种跨越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而在民用领域形成的这种落差,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也渐渐反应在军事领域中向实现“网络中心战”的变革进程中。 这种落差的形成通常和复杂的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思维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网络中心战,我们可以从战略以及理念的影响、作战运用和技术难题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从战略和理念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将“网络中心战”视为在战斗中为压缩锁定目标周期而生的,进而加快行动节奏以更好的打击对手。 所有的战斗都是围绕个体或编队展开的,而这些战斗都依循观察、定位、决策和行动(OODA)四个要素循环展开,这是原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包以德在20多年前提出的,因此也被称之为“包以德循环”,我们可以认为压缩锁定目标周期中的锁定目标便是其中的一环。在任何战争中指挥员必须观察形势和收集信息,通过分析和理解这些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局势,然后制定出有效的作战方式,并最终付诸实施。 从基础一些例子看,像空战中的飞行员、与敌舰交战的舰长还有深入敌方领空的轰炸机机组,它们的行为模式都脱离不了“包以德循环”。这是自25000年前第一次部落战争开始至今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但遗憾的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对此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要在战争中获得关键优势,就必须领先于对手把握住交战的节奏,从而掌握主动权并破坏敌我之间平衡。迫使敌人进入被动姿态,并阻止他们获得优势的机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谁能够更快的进行“包以德循环”就能通过先发制人挫败循环较慢的一方,这适用于各个级别的战争。 我们可以将“包以德循环”的四个要素分成两端:一端是与信息处理相关的三个要素,也就是观察、定位以及决策,它们以信息为中心;剩下的一个要素行动则以机动和火力应用相关代表另一端。 从“包以德循环”的角度看过往的战争,我们发现20世纪的大部分作战手法和技术都是试图通过循环中“行动”这一要素着手,机动性能、精度和火力的不断增强就是这种尝试结果。 具体事例就是,一个世纪前蒸汽战舰和蒸汽战舰开始机械化部队、涡轮动力战舰甚至核动力战舰所代替,此外还有庞大的超音速战机和轰炸机编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次军事变革。然而“行动”这一要素中蕴含的机动和活力终究也是有极限的,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固然威力巨大,但诸多附带伤害是人们无法接受的;那些越来越快的作战平台和武器随之而来的则是高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方向的发展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就有放缓的趋势,目前使用的许多武器装备的技术和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并且在未来数十年或许依旧会在使用。 当一条路走向尽头面临抉择,用现在流行的词语可以用“拐点”来形容。如前文所述,依据“包以德循环”,当机动和火力应用为主的一端很难再发展时,如果还要更快的进行循环,那么就只能通过发展以信息为中心的另外三个要素,观察、定位以及决策三个要素简单的理解就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信息并最终利用信息的过程。如何加速这个过程就是从另一个方向加速“包以德循环”的过程,而这个目标正是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内容,实现这个目标的进程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新军事变革——信息革命。 网络化和数字化正是用以加速“包以德循环”中观察、定位以及决策三要素的技术措施,从战略和理念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行动节奏,从而压迫敌人。信息网络是这一理念或者说战略的关键,它将为各层级指挥系统、指挥员和信息源之间搭建起一座快速可靠的沟通渠道。 举个例子,无论重要的情报来源的来自于隐藏在敌方基地外的特战队,还是卫星的热红外成像仪,抑或是战机上合成孔径雷达,在它们没有经过处理并被指挥官所理解之前这些原始信息是没有用的。数字化传感器和网络化所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大大缩短了信息获取到最终实现对行动支持的时间,如果对远处敌方的行动和部署能够“实时”了解,这种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这种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横向信息传递”在网络中心战的概念中也越来越受关注,这种传递方式可以更快的从诸多信息源获取信息,从而更好的判别对手的行为,同时也能在更低层级间进行信息的传递。随着未来网络中心战的进一步发展,这有可能成为它的最本质的东西,但要达到这一步将会面临一系列更加复杂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