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颠倒之众生

 知止当下 2016-12-17
      最重要的事情是跟随你的兴趣做事,不要盲从你的父母或朋友的希望。做你喜欢做的事,这是使你成功的最重要的事,也是使你快乐的最重要的事。

 

      当你发现有一件事是你感兴趣的,别让年龄牵绊你,去做就是了。

 

      做你热爱的事。我在投资方面会成功,因为那是我最喜欢做的事。假如你喜欢烧菜,就去开一间你自己的餐馆;假如你擅长跳舞,就去学跳舞。想成功最快的方法,是做你喜欢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

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人,他们不是在“上班”,而是每天迫不及待睁开眼睛,赶快去享受工作的乐趣。假如选择一个你们不关心的领域,就不可能有希望获得成功。

       假如你喜欢且关心自己所做的事,自然会想把它们做得最好。投资和生活一样,细节往往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以你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不管它看似多么的无关紧要,你必须搜寻、验证每个讯息,只要与你的投资决策有关,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让你觉得不安的问题或感觉,都要找出答案来。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往往出在研究不够彻底。

假如你涉入自己不懂的事物,那你永远不会成功。假如你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下注,这不是在投资,这叫赌博。假如你们想成功,一定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连如何区辨一颗钻石的真假都做不到,最后你手上握有的,只是一颗玻璃珠。

 

      为交易而生、为交易而死。那么顺理成章,我认为热爱交易是成为成功交易家最首要的条件。何为热爱交易?就是你必须对金融交易具备“真正的兴趣”。所谓“真正的兴趣”,就是这样一种行业,当你哪怕每天为之工作16小时以上依然觉得兴致盎然,丝毫不感到疲倦;对你来说这种工作简直不能叫做工作,而是一种娱乐;唯独你从事这种工作才感到快乐、顺利、如鱼得水,且效率最高、速度最快、心情最好、表现最佳,那么这里就是你“真正的兴趣”所在,相应的行业就是你所热爱的行业。一旦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或所热爱的行业,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其变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越快越好。因为择业的原则就是“扬长避短”四个字。对于真正感兴趣的行业,你在其中一定会有胜券在握、一切可控的直觉。即便一时不顺或偶尔失利,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失败,你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知道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与此相反,在一个令你感觉乏味、困惑甚至恐惧,时常有无所适从与缺乏信心之感,甚至工作时间并不太长就疲倦不堪或感觉压力巨大——总之,在一个你不感兴趣或并不擅长的行业工作,你是不会快乐、也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我希望每一个意欲踏上金融交易这条道路的年轻人都深切地了解这一点,并且事先已经弄清金融交易的确就是自己百折不回的最爱。

 

       既然你最热爱的行业就是你最容易取得最大成就的地方,那么毫无疑问,“真正的兴趣”就暗示着你生而为人的使命。除非你这辈子不打算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就,或做任何有建设性的贡献,那么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恰恰就是你的责任。比尔·盖茨说:“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又说:“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是成功的两大关键。”如果你确定你真的热爱金融交易这行,且有信心在这行立足,那么就从事它,千万别犹豫,哪怕这是一条风险莫测、布满荆棘的坎坷之路。广而言之,在哪个行业取得成功不是充满艰辛的呢?在哪个行业成为翘楚会是一帆风顺的呢?你对此有些心理准备,只有好处!在○○七电影“纵横天下”中,女主角苏菲玛索说过一句话:“人不冒险,枉为一生。” 我并非鼓励读者无目的、无胜算、无原则地胡乱冒险,而是说,在人的一生中,完全不冒任何风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令人悲哀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遭遇失败,恰恰是一辈子生活在被设置的固定路线上,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古人云“毋局促如辕下驹,毋萎靡如牛马走”,正是此意。相信我,欲“做自己想做的人”,必从“做自己想做的事”开始。“真正的兴趣”之所以显得至关重要,并被我列为成功从事金融交易的第一条件,是因为它还涉及到在金融交易这行取得成功的其它条件:热忱、专注、勤奋、乐观、毅力、百折不挠……等等。

 

      成功从事金融交易的所有其它条件,或者说成功交易家所具备的人格特质,几乎全部都和“真正的兴趣”有关,或者说建立在“真正的兴趣”基础上。下面逐一举例说明:1、炽热的成功欲。显而易见,你必须具备“炽热的成功欲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不想成功,或缺乏追求,毫无疑问你将不能成功。成功学的鼻祖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个普通的愿望是无法战胜失望、沮丧、失败、批评和各种困难的,只有当它是一种炽热的欲望、一种痴迷、执著时,这一切才有可能。对交易缺乏兴趣,成功欲就无从建立。2、热忱、专注、百折不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再大也绝不灰心丧气,而是去积极地想办法、反复总结经验,坚决地予以克服。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长达1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此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事实上,每个从事他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功。相反,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令人称道的成就。“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德国诗人歌德的说法实际上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由此可见,热忱、专注、勤奋、乐观、百折不挠……所有这些高贵品质都只有和“真正的兴趣”相结合才变得有意义,也更容易做到,否则就是在强人所难。

 

      支撑我学习交易之道如此之久的动力何在?答案就是一个:“兴趣所在”加“生活所迫”。如果不是出身贫苦而又有远大理想,亟需改变现状,最终达到财务自由境界,金融交易不会吸引我的目光,我也许会成为一个艺术家、作家之类的人物。但之所以坚持这么久还在孜孜不倦地研习,甚至在业绩不怎么好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则只能归结为兴趣了。我做事喜欢善始善终,做就要做到最好,而且特别喜欢探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交易市场为我提供了这么一个舞台,我得感谢上帝,这可是这个世界上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最适合我的工作。说金融交易这行好,那是真的好。不需要处理冗杂的事务,不需要开发市场或讨好客户,不需要管理雇员,甚至不需要营业场所——网上交易已经可以让象我这样的专业人士能在家中完成所有操作——甚至连扣税都是电脑自动完成的。没有比这行更省事、更省心的。而且交易市场不乏波动性,有波动就有赢利的机会,甚至是赢大利的机会。在我眼里,这个省事省心又能赚钱的行业很对我的胃口,简直就像是上帝专门为我量身定做的职业。

 

    我曾经多次说过,如果有前世,那我大概也就是个股票经纪人、期货交易员或职业投资家什么的。几年来,我也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别人的嘲讽、朋友的不理解乃至家人持续多年的反对。别人遭遇过的我全都遭遇过了,别人没有经历的我也经历过了。无论过去的日子多么潦倒灰暗,那种想法我倒从来没有过,哪怕是在我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的日子里!我是那种不服输的人,在我接触交易市场的第一天起,我就有种强烈的直觉,就是“这玩意儿肯定有规律”!而我,一个当时对金融市场一无所知的穷小子,竟然确信自己能够把所谓的“规律”给找出来!正因为我对通过从事交易赚钱充满了“真正的兴趣”和“炽热的欲望”,所以才能够屡败屡战,顽强奋斗到今天。当然,交易者仅仅有成功欲和永不衰竭的兴趣还是不够的,你还得深入学习钻研,找到正确的途径。凡事皆有自己的内部规律,符合规律则兴,不合则亡。在我看来,交易就是交易,它不比科学、艺术更复杂,也不比科学或艺术简单。你掌握了交易的规律就能成功,就像你在科学、艺术领域足够专业同样能够成名成家一样。因此,要在这行立足你必须成为这行的专家,就是说对自己所干的事要有充分的、超出常人的了解。就如巴菲特所言: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工夫在诗外。交易之外,是说取得持续稳定盈利的能力,一取决于交易技术,二取决于交易者的心性结构;金钱之外,重点谈积极而又洒脱的金钱观对于赚钱的重要性;俗世之外,是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乃至个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角度认识自己、认识交易。“工夫在诗外”一语出自伟大诗人陆游的一首叫做《示子遹》的诗。公元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居住在山阴(今绍兴)、已经84岁高龄的诗人以该诗作为他留给儿子陆遹的一份文学遗嘱,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诗不能只局限于就诗论诗,必须要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进行观察、体验、创新。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一篇诗作的境界高下,由诗人之阅历、见解、识悟所决定,是其才智、学养、操守、精神等等形而上东西的综合。陆游强调诗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主张从诗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格物致知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此外,陆游还为他的另一个儿子陆聿写过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为之奋斗终身的;往往是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浮浅,要真正了解事物的内部规律或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实践才行。交易之外,作为一名交易员,专注刻苦地学习交易技术是其天经地义的本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年。但是他的眼里如果只有交易,那他恐怕永远也做不好交易。因为要想成为赢家,除了掌握过硬的交易技术,交易者还必须从心理和头脑方面建设自己,这个过程即使在交易者本人成为赢家之后,仍将持续一辈子!就是说做交易的时间愈久,对交易的理解与感悟就愈深。从这一点来看,交易员同医生这一职业非常类似——越老越值钱!交易者怎样在心理和头脑方面建设自己?回答是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可以获得与交易有关的启示,最主要的,是通过“阅读+实战”。阅读,是要求交易者大量地阅读,不仅反复阅读交易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也广泛涉猎文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一个交易者应该象一个杂食动物,要什么都能吃,阅读越广泛越好,知识面越宽越好。实战,就是在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之后投入真金白银实际交易。你投入的资金量不能太大,否则你将因缺乏经验而很快被扫地出门;也不能太小,否则你将会以儿戏的心态对待账户。你不会关心一个没有重大利益关系的账户的成长,也体会不到由于行情波动带来的喜悦、惊恐、贪欲、幻想、侥幸、焦虑、绝望……等情绪波动,遑论想办法去克服?我一直认为交易者不应在模拟操作上浪费太多时间,原因就在于此。古人云“读书经事两参酌”,意思就是人们在读书中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事,在经事时想起自己读过的书,两相参照,感悟会更深一层。交易员只有把交易与“交易之外”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尽快地成熟起来。我深信,一个成功的交易家对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的了解,一定和心理学家、哲学家或思想家们惊人地相似,这种现象就叫做“殊途同归”。对金钱的追求,从狂热到恬淡有些人天生就对金钱感兴趣,有些人原本对金钱不感兴趣,但由于后天生活的困顿,开始逐渐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对金钱的获取上。不管你属于哪一类人,你都必须非常重视金钱,否则你将不能在这一行赚到哪怕一分钱;但是,如果你的眼里只有钱你也同样不能从这行赚到哪怕一分钱!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是吧?我认为,无论任何人,对金钱的追求都必须经历从狂热到恬淡这样一个过程,恬淡是对狂热的校正与中和。健康、积极而又不失洒脱的金钱观,对于从金融交易市场攫取巨额利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一个不重视、不珍惜金钱的交易者,会大把大把地“止损”并将很快因此而失败;而一个过分珍惜金钱的人,将因为“不忍止损”而招致更大的失败!如果你对金钱不曾有过狂热的追求,你就不会积极刻苦地钻研交易技术,也就不会踏上成功之路;反之,如果你的眼里只有钱,你就会成为一个斤斤计较、鼠目寸光的小人,交易市场的历史表明这样的人不可能在这行立足。遍览古今中外成功的交易家,大都是些品质高尚、虚怀若谷的伟人或贤人,而我以前经常在股票论坛上看到有些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公开发贴辱骂别人,这些人自己阻断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出口成脏、动辄狗急跳墙的人取得过令人尊敬的成就。这些人之所以喜欢辱骂和攻击别人,恰恰是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钱、太急于赚钱,以至于对所有和金钱看似无关的其它品质,如公德心、恻隐心、尊己敬人之心一概兴趣索然、闭目塞听!在现代社会,良好的教养即便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之一。有谁能够想象,象巴菲特、盖茨、李嘉诚这些人的内在如果是些心胸狭隘、人格鄙吝的小人,他们还能取得目前的成就?外在成就的伟大必定源于内在心灵的伟大,无论在何种行业,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你的内心必须在追求理想与道德自律方面与众不同。由蛹化蝶——一个专业交易者的一生用“由蛹化蝶”来形容一个专业交易者的一生是适当的。在交易生涯的早年,在还没有掌握交易技术的灰暗岁月里,在还没有突破为内心欲望和恐惧所钳制的漫长挣扎过程中,交易者就像一只渺小柔弱的幼虫,被一层又一层的茧丝包裹着,这层层茧丝代表着道道障碍,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何日是个尽头。经过漫长地等待,艰苦地努力,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化作翩然翻飞的蝴蝶,得到一生的大自在!当然并不是每只蛹都能顺利的化为蝶,由于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成功者总是极少数。在我看来,一个交易者想在金融交易这行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如下十大人格特质:

 

1、热爱交易,具备在这行取得成功的“炽热的欲望”;

 

2、独立人格,即独立决策、并勇于对决策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3、客观精神,即判断与操作要尽可能地贴近市场的客观实际,越客观,成就越大;

 

4、勇于自律,“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5、专注研习,面对这个浮躁喧嚣满眼诱惑的花花世界,牢牢坐稳你的冷板凳;

 

6、善于总结,即透过假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不为漂亮无用的理论所欺骗的直觉力,直奔主题提炼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归纳能力;

 

7、洁净精微,即具备从宏观大方向和微观细节两方面精确把握行情的能力,同时保持内心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8、足够耐心,即耐心等待交易机会的到来,耐心持长,耐心等待由贫变富的过程,不再急于致富,懂得财富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自然结果;

 

9、百折不挠,除非你自己认输,没有人能宣告你彻底失败;

 

10、身心平衡,了解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的局限,了解自己的使命,对人生、人性有透彻的理解,不过分疲劳,不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乐天知命,随心所欲不逾矩。

 

      通观一个专业交易者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成为专家欲在任何行业成功,请记住“追求卓越”这四个字是不二法门。如何追求卓越?回答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还记得“110%地活着”那种说法吗?“100%地活着”,就是全力以赴的意思;那另外10%的付出是干什么的?回答是强迫自己。对,成功就是100%地付出加上10%的强迫,就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下;就是只要你确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哪怕遭遇许多人的反对与不解也仍然努力坚持。麦考梅克先生在他的《自我超越》一书中,引导读者从运动员身上学习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度过非凡的人生。他说:“光有天分并不足恃;纪律、专注与毅力才是造就大人物,使之出类拔萃的关键。”我曾经多次说过,交易市场永远是老手赚新手的钱、内行赚外行的钱、专家赚大众的钱。大众之所以被称之为大众,就是因为其无知和无主见。而金融交易市场,恰恰就是绞杀那个叫做“大众”的群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想不受损失,退出是唯一途径;想踏入赢家行列,成为专家是唯一出路。但是,成为专家是一条风险莫测的孤独之旅。对此,迈克尔·卡沃尔在其所著的《趋势跟踪》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想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就得冒多大的风险。如果你想要大胆地活着,你一定要做出大胆的行动。如果你的目标贫乏而且很小,那很容易做到,但是,一旦你成功地实现了你的目标,你会感到不满足。最悲哀的人是——有强烈的欲望,却害怕危险,生活在恐惧中。这样的人比那些努力过但是却失败的人,或者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欲望的人更糟糕。”

 

       二、成为富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金钱感兴趣,不是还有“安贫乐道”这种说法吗?排除这种可能,你最好追求富有。《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类总是先满足比较低级的欲望,如衣食一类;然后才谈得上满足比较高级的欲望,如艺术品味等。财富,是交易者升级为“交易家”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副产品。所谓持续稳定盈利,就出现在这个阶段。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是自由的一种,是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境界。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一书甚至说:“没有财务自由你就无法真正获得自由。” 拿破仑·希尔在《思考致富》一书中则是这样说的:“真理对人类的关怀,体现之一即是许以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们以财富;人必须追求财富,致富是人类的高尚行为与科学行为,阻碍人获得财富的东西,即是阻碍人获得精神的东西;将人生的目标定得很高,以及追求财富与幸福所需要的努力,决不会比接受悲惨与贫穷的命运所需要的努力来得更多。”交易成功、赚取丰厚利润、成为富人等需要交易者专心致志地投入和全力以赴地付出,即选择“110%地活着”,这和在其它行业取得成功并无任何不同。但是麦考梅克先生曾经用一段以“宽广的心,宽广的未来”命名的话作为对决意成功者的对冲:“需要提醒的是,110%地投入并非唯一的生活准则。世界之大,人人都寻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它容得下马不停蹄之人,也容得下整天游手好闲做白日梦的人。再说,谁也无法体会别人的甘苦得失。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比别人更努力就高人一等。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毫不松懈;但宽以待人——容忍别人追求与我们不一样的人生。”

 

       三、成为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来的使命是什么?每一颗非凡的头脑,都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这些看似飘忽、实则沉重的问题。再如:何谓成功?我全力以赴地生活过,曾经把个人才干发挥到极致,把事业推向巅峰,算不算“成功”?我满足吗?我遗憾吗?作为一名交易者,为什么我不能成为一代伟大的交易家?差距何在?我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没做哪些该做的事?“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吗?“三分人力,七分天意”吗?欲望等于自己吗?“安贫乐道”真的应该被耻笑吗?……还是麦考梅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前我总认为,事业上的成功是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只要建立相当的事业基础,赚了足够的钱,在本行中出人头地,就算是成功,这一生就可别无它求。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虽然我依旧百分之百地相信,人应该有闯荡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而事业成功的确会带来回报与成就感。因为要知道每当克服困难、突破障碍后,那种满足的感觉是无可言喻的。但是,我愈来愈觉得,必须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业心与工作上的成就。毕竟,事业成功仅是成功人生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是整个人生的成功,这包括对人际关系处之泰然并且充满信心;对自我有合理的期许与评价;又能够体会爱人与被爱的喜乐等,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个人比较喜欢《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在钱塘江畔坐化之前写过的一个偈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市场、人生皆如大潮,起落无常。无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之人,又岂能拨云见日,心证三果?而最美丽的,还是当年弘一法师辞世前写下的一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不管有多少人反对,我还是要说出自己对于金融交易市场本质属性的认识。因为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并因此而得益。我认为,金融交易市场并不是适合“投资”的场所。无论是股票、期货还是期权都显而易见的不是用来投资的,而是用来投机或“交易”的。交易市场的词典里原本并没有“投资”这个词,是善良的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一厢情愿地制造了它。我觉得金融交易是人类仅次于战争的最残酷、最险恶、最诡异的行为,99%的失败率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更广义地说,从来没有哪个激烈对抗的场所是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正相反,金融交易市场恰恰就是占世界人口99%的那个叫做“大众”的群体的绞肉机和屠宰场。现在的人们显然早已忘记了华尔街曾经有过的臭名昭著的股票投机史。因为不知从几时起,沃伦·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用自己的传奇故事开始为股票正名。他们的经历似乎表明,股票是“投资品”,只要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大众也能染指股票,从而在经济增长的盛宴中分享一杯羹。再后来,商品期货也从受人诅咒的‘金融衍生品”行列中脱离出来,渐渐地被纳入“投资品”之列了。是啊,在这个癫狂的年代,凡是和暴利有关的东西,无论风险多么巨大,还有什么不能被贴上“投资品”的标签呢?如果说连购买次级贷这样离奇的衍生品都可以被称之为“投资”的话,那么“金融衍生品的老祖父”——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也和投资沾亲带故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让我再强调一次,股票不是普通人群所理解的“投资品”,它就是拿来投机的。不存在购买股票是投资,而交易期货和期权是投机行为这种说法;也不存在把股票和商品期货交易视为投资,而买卖金融期货和期权是投机行为这种说法。股票、期货、期权,它们全都是一样的:它们是由一群绝顶聪明的人发明出来的洗劫“不太聪明的大多数”的游戏,并且这种财富转移的游戏还会世世代代地进行下去,这给了那些草根英雄平地崛起的机会——上帝在为这类人留下了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后门的同时,也为大量纨绔子弟、巨额财产的继承人迅速滑向下层社会留下了后门;与此同时,大量的平民百姓成为混战的殉葬品——他们在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因为他们本不应该参与这场自己完全不懂的赌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交易方便快捷的今天,股票现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期权和各种衍生品交易市场乃至传统的债券市场,就像一个个专门从事财富再分配的巨型怪兽,每天都在娴熟地、高效率地进行着财富的乾坤大挪移。这是庞大的、公开的、由政府主持的赌场,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发明的最高级的电子麻将馆。在这里,“不论输赢,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喜欢输,因此他们最大的胜利就是输钱。”在这里,无数新手、外行、大众的金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老手、内行、专家的手中,流进了这个世界上具备最聪明的头脑、最准确的判断力和最顽强的意志的人手中。

 

       我们已经知道,股票这行,包括任何行业,永远都是老手赚新手的钱,内行赚外行的钱,专家赚大众的钱。当然成为专家仅仅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成功的充分条件是:1,找到正确的道路;2,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足够久的时间。做到这两点需要三项能力:归纳总结证券市场内在规律的能力(或曰化繁为简不为行情假象所迷惑的能力)、建立并执行自己的系统和哲学不为表面上漂亮但实际上有害无益的理论所误导的能力、不断从正确和错误中学习,调整策略向市场的本来面目贴近的能力;三项素质:即一个人做事的专注度、持久度和灵活度;以及一个特质:对证券交易无止境的热爱。参与这个市场当中的人,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搏傻者”、“专业投机者”和“价值投资者”,严格地讲只有这三种人,没有第四种。如果说有,那也只是其中两类人的交叉而已。

 

       所谓“搏傻者”,有人说就是承担过量风险去追逐有限利润的人,这种说法太狭窄。大体上说,“搏傻者”就是拿自己的无知和市场搏斗的人,不管他这种行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从效果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新手都可以被归类为“搏傻者”。当然,“搏傻期”过后会开始分化,少部分人转化为专业投机者,少部分人转化为“价值投资者”,但很不幸的,多数人会终生停留在搏傻阶段,直到被“洗白”退出市场为止。能否转化成功只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能否独立地、持续不断地稳定获利。这个过程一般来讲,资质最佳的人,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资质中等的人,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资质最次的,有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还仅是就勤奋钻研市场规律的参与者而言的,大多数投资者,由于要么缺乏追求,要么不够勤奋,要么不愿自律,而终生徘徊在市场的大门之外。

 

       没有会做长线的“搏傻者”,因为耐心特别稀少的缘故,“搏傻者”永远只做短线和超短线。做波段更不可能,如果要做,一定是把顶底做反。下面我以直接给出结果的方式对余下两类游戏参与者进行轮廓性描述:所谓“专业投机者”,就是那些一心探索市场规律,然后企图按规律办事的实事求是的交易参与者。这类人善于提炼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看问题直奔核心,不容易被行情假象或虚假无用的漂亮理论所蒙蔽。他们以市场本身为研究对象,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不听信任何所谓的内幕消息。这类人通常操作中小资金,也可以操作超大资金,他们的获利能力在三类投资者中是最强的。他们主要使用技术分析工具,同时善于利用“价值投资者”的研究成果,寻找最佳的时机出击。这类人以波段操作为主,兼顾短线和长线。

 

      所谓“价值投资者”,就是一群巴菲特的模仿者和崇拜者。前面说过,由于对投机市场缺乏真正的了解,他们通过类似宗教信仰般的虔诚来弥补自信心的不足,同时对锁定的标的股倾注了太多情感,赋予其太多的神圣色彩。这类人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企业而不是市场本身,以“基本分析”为工具,“大势”和“时机”观念淡漠,以喜欢长线持股著称。事实上“价值投资者”队伍里隐藏了一大批不肯正视市场、不肯研究市场自身规律的懒人,如果他们不肯做一点点扎实的功课,只是口头上宣称自己信奉“价值投资”,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恰恰就是前面讨论过的“搏傻者”,感觉是不是有些讽刺?因此你不能根据一个人宣称他是哪一类投资者就直接相信了他。你要看他具体是如何做的,特别是在参与了这个市场10年以后,那么基本上尘埃落定,是哪一类就是哪一类,没有含糊的余地。前面说过,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之间存在交叉。例如,“搏傻者”和“专业投机者”之间会有交叉,“专业投机者”和“价值投资者”之间也会有交叉,但一个严肃的“价值投资者”和“搏傻者”之间绝少有交叉。“搏傻者”有三种类型:1、走错门的“搏傻者”。这类人在社会的其他部门或领域会取得相当好的成就,他们只是出于某种原因误入股市而已!不要紧,如果果断的走出去,仍能在其它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如果长时间混迹股市把其它都荒废了,一生很可惜的。2、真正的庸者。我们说任何人做任何事时间久了都会出成绩,唯独这类人是个例外。因为这类人有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做事不能专注、不肯深入,不愿持久,拒绝自律,没有学习兴趣,缺乏研究动力——总之一句话,不愿意动脑筋,也不愿意吃苦。这类人是真正的懒人,手脚懒不懒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脑筋懒,这一生基本就废了。观察这类人的一生,很容易会发现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尝试”——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尝试”——和不停地“改行”中度过的。他们试验了一行一业,因为准备不足或不能坚持,失败了,然后换另一个行业。当然,股市也是要试试的……他们终生都是在一连串的失败中度过,从来没有专心做过一件事,也没坚持过任何一件事。他们做任何事都不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而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直到短促的生命勒令他们停止“试验”为止。最可悲的是,直到临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类人征战股海的唯一“利器”就是想象力和对自己“难以置信的好运”的期待!如果他还自负的认为自己具备“超绝的智慧”可以脱离于交易法则之外(当然他是不会费心去研究什么是交易法则的),再自信心爆棚或者赌念大发来点透支融资杠杆效应什么的,其死况之惨烈死相之难看就甭提了。3、客串的专业投机者。因为所谓的“艺高人胆大”,专业投机者偶尔也会仅仅凭借对多空力道强弱的判断及其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分析,在毫无内在价值的投机品种上搏傻一番,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综上所述,已经定型的“搏傻者”属于“浪漫主义者”,他们在骨子里不愿意付出,而将所有的成功期待建立在“出奇的好运”、“上天的垂青”和“超绝的智慧”基础上。他们不愿意正视现实,生活在想象之中,梦想注定无法实现。他们讨厌看别人的脸色过活但终生都不得不看别人的脸色过活。如果他们在现实中缺少一个领导那就必须接受配偶的领导。他们是投资领域乃至所有生活领域中真正的弱者和失败者。“风”或“火”可以作为这类人的象征。这类人代表投资者中的“左派”。

 

      已经定型的“专业投机者”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喜欢自由——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喜欢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和完全没有羁绊地发挥创造力。他们不愿意看别人的脸色过活。他们是独行侠,不愿意领导别人,也拒绝接受领导。他们是“现实的浪漫主义者”或“浪漫的现实主义者”。他们不象真正的“浪漫主义者”那样脱离实际,但又不失理想。他们极不欣赏“现实主义者”们谨慎小心、局促狭隘的生活。在他们看来,“现实主义者”们无论是他们本身还是他们的生活,甚至他们的投资理念——所谓的“价值投资”——都太乏味了!“水”可以作为这类人的象征。这类人代表投资者队伍中的中庸之道,他们通常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当然,有时既能偏向左,也能偏向右。他们是最灵活的一群人。

 

      已经定型的“价值投资者”属于“现实主义者”。顽固,坚守,执着是他们的特色。他们无疑是脚踏实地、令人钦佩的,一如耕耘的老牛。他们无疑是好父亲、好丈夫、好兄长,但不太可能成为好的情人。他们是有责任感的人,也是可以依靠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有良好的声誉,作息有规律,总是一步步坚实地迈向成功的目标。他们或许并不聪明,他们信仰的“价值投资”是否真的可行也非常可疑,但他们的精神力量感动了上帝,于是他们的盈利也就在情理之中!“土”可以作为这类人的象征。这类人代表投资者队伍中的右派。在这类人看来,“中间派”专业投机者的灵活如果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话,那么热衷于搏傻的“左派”不仅是弱智的,在道德上也是可耻的;无论如何,胸怀博大的他无法同情或原谅“左派”。

 

       坚守中道,不左不右。热爱交易,回报人生。资本化生存,一切的一切都将归结为此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