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力见儿】泪奔!你还记得崇文、宣武吗?

 昵称9x593 2016-12-17

一个北京南城女孩儿,亲历2010年宣武崇文两区划归西城东城。


“东西犹在,再无文武”,写一首歌,记录那些儿时的记忆,缅怀一座城市的变迁,诉说这难觅影踪只存于心的怀恋...



记忆里,我的童年是在欢乐中度过的...



记忆里,小时候奶奶总带我去崇文门菜市场买菜。崇文门菜市场真热闹,鱼肉菜蛋样样齐全。印象最深的是里面有个天福号柜台,肘子特别香!






记忆里,红桥市场是小时候最爱逛的地方。平时放学三五好友一起去买笔买本。元旦前夕,一定要去批贺卡,送给同学!后来红桥市场旁边还开了个玩具城,简直就是儿时的乐园!






记忆里,那时跟着大人们去逛商场,我们会去国华,去天桥,去白纸坊,去菜市口的“黑猴”,当然那时的菜百还没搬家,更不是什么黄金第一家!






记忆里,周末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搜秀Soshow。不知您记不记得,搜秀的前身叫“金伦大厦”。是的,突然某一天,昔日花市的“金伦大厦”变为了搜秀Soshow。






记忆里,最常去的公园是天坛。 尤其是小学课文学了“回音壁”以后,每次去天坛都要特意在回音壁大喊几声。对了,天坛儿童乐园里的小火车您还记得么?就是那个能钻隧洞的小火车!






记忆里,每个陪妈妈去早市的清晨,南来顺的面茶总会成为叫我起床的“诱饵”,而小肠陈的卤煮是父亲和铁哥们儿喝酒才去的地方,至于牛街的豆汁,那是奶奶的最爱,如今的我仿佛遗传了这份基因!





记忆里,有一种童年的快乐叫“北京游乐园”。门票的小手环,玩过什么项目就打个孔盖个章,不到太阳落山关门的时候绝不回家。直到现在,每次路过龙潭湖公园那个路口,我还忍不住要转头看看游乐园方向,像在寻找一位“老朋友”留下的踪迹。






记忆里,小时候我们总去陶然亭,结伴在树荫下挖唧鸟(知了),到华夏名亭园里逮小鱼,逮蝌蚪。大雪山,大象滑梯,还有个电动的“金鱼入水”都是我们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记忆里,崇文文化馆是当年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近二年,那的快板沙龙可是特别流行!






记忆里,爷爷带我在龙潭湖钓鱼,岸边的垂柳随风飘舞,挺拔的杨树上趴着知了猴。对于老崇文的孩子,龙潭湖就像是自家的后花园一般,是儿时最好玩的去处之一。






记忆里,有个地方叫“菜市口文化用品商店”,学生时代这里可是个相对奢侈的地方,谁在这买了新书包,新铅笔盒,乃至外形新奇的橡皮,都会成为在班里羡慕的对象。






记忆里,第一副眼镜是在同仁医院配的,当时验光、选框架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曾经有一段时间,同仁医院路口那块儿的广告牌是熊猫盼盼的海报,不知您还记得么?






记忆里,那一年,“崇文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东城人”!胡同拆了很多很多,大杂院推了很多很多,老街坊们搬得天各一方......






但是,无论搬到了哪里,过去的美好我都不会忘记。

崇文宣武没了,我们只能看着身份证上的那行字去怀念了。



本文转自订阅号“触摸大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