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焦作武陟嘉應觀(二)【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2-17
 
         《武陟县志》记载:"嘉应观在二铺营村东,雍正初年,以黄河安澜,奉赦建,规模壮丽,有铜牌刻"康熙末年,黄河四次在武陟境内决口。雍正元年,又决马营口,洪水逼京,淹天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为治黄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总督率兵堵口、修坝,亲临河防搬石。为祭祀龙王,封赏治河功臣,口堵坝成时,雍正皇帝特下诏,赦建嘉应观。
 


         大王殿为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殿内藻井彩绘六十五副龙凤图,为纯满族风格,堪称一绝。殿内正立"钦赐润毓"金牌,经考证"润毓"是雍正皇帝赐予在武陟堵口的都御史牛钮的封号。牛钮是皇帝的皇叔,是嘉应观的首任主持。
 

         御碑亭酷似清代皇冠。内立雍正皇帝亲自撰文书丹的大铜碑,高4.3米,铁胎铜面,碑周雕龙,底座为蛟,工艺精湛,全国罕见,为国之瑰宝。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嘉应观的建筑艺术,集古代官式建筑艺术之大成,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为黄河第一庙。观内供奉的河神均为彪炳史志的历代治河功臣,蕴涵了中华五千年治河经验,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博物馆。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谢辰生1999年12月在考查时给予很高的评价,分别题词:"治河丰碑,文物瑰宝"、"治河先贤,功在千秋"。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嘉应观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顶部覆盖蓝色琉璃瓦,檐下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珑别致。外檐木质上均有彩绘,笔调明朗,色彩鲜艳。门前门牌上书有"敕建嘉应观"五个大字,为雍正皇帝手书圣旨。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御坝建成后,嘉应观一带由黄河最危险的地方,变成了最安全的地方。几个筑坝的兵退伍留了下来,在御坝碑附近开垦土地。后来,一些逃荒的、要饭的也在这儿定居下来。时间一长,这里就成了个村庄,别人都把这村叫御坝村。嘉应观有许多故事,诸如嘉应观是雍正为他的皇叔建造的、当年堵口累死的陈鹏年成了龙王等等。村里读书人少,这些故事是真是假,也没人说得清。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当初在武陟治河的钦差名叫牛钮,这个人的官职是左都副御史,官很大,可清史中竟没有他的传记。比他官大的官小的都有,就这人没有。《豫河志》中有个《牛钮小传》,但很简略,没写他的出身,也没写他的下落,只说他受命治河。但在其他治河大臣的传记中,牛钮多次被提到,说他在武陟治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牛钮身世不清,十分古怪。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在《清史稿·诸王传》中,出现另一个牛钮:顺治帝的儿子,康熙的哥哥。爱新觉罗·牛钮(1651-1652年)清朝宗室,顺治皇帝第一子,母为顺治庶妃巴氏,早夭。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三十日,只活了八十九天。其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简称笔什赫氏。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另一位牛钮(?-1737)他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历任工部主事、郎中,康熙五十九年授左副都御史,总管北运河事务。官至兵部、礼部侍郎,娴熟河务。雍正三年二月,因迟延应奏事件降三级调用。雍正七年三月,有人告其在监修武清县筐儿港堤工时,索金三百、银千四百两。牛钮不赴宗人府受询,被革职并处以绞监候,纵之。
        为了鼓励八旗子弟学习满文,清朝康雍时期,八旗官学生可通过满文翻译考试充当笔帖式,他塔喇牛钮正是以八旗官学生补工部笔帖式,开始其入仕之路的。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北运河发生洪水,洪水在北运河武清县杨村段筐儿港发生决堤,使河道运输受到影响。他塔喇牛钮作为工部笔帖式参加堵口工程监修。康熙帝亲到筐儿港亲自视察,令牛钮等人在决口的地方修建20丈宽的减水坝,挖掘引河,河岸两侧修建防护堤,一直通到宁河七里海。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康熙五十年二月,康熙帝乘舟检阅筐儿港堤工,命再建几处挑水坝,然后亲自安置仪器,定方向,命随行的皇子大臣等分钉椿木,以纪丈量之处,交付牛钮监修。这是他塔喇·牛钮人生最为辉煌的时期,此后牛钮步步高升,康熙五十九年擢左副都御史,总管北运河事务。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康熙六十年九月,黄河在武陟决口。河南巡抚杨宗义与河道总督赵世显相互推诿,备料不及。在牛钮建议下康熙帝罢免了赵世显,以陈鹏年代理河道总督,并命杨宗义专管备料。牛钮按照康熙的意思在钉船帮修建挑水坝,加之陈鹏年组织在黄河南岸开挖引河,武陟决口得以堵复。之后牛钮奉旨从孟津至清口详细查勘河工,拟数处工程交陈鹏年办理。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康熙六十一年二月,武陟马营口复决。牛钮驰还武陟,并提议于沁河堤至詹家店十八里无堤处接筑遥堤。杨宗义对此表示反对。康熙帝命陈鹏年视情况而定,陈鹏年决定先行堵口。牛钮与杨宗义一起修筑堵口重要工程--秦厂大坝,本定于六月初五日合龙,因大雨水涨,所留水口狭窄,六月初三日塌陷27丈。牛钮因担心通洲运河失事,遵旨回京。之后,在陈鹏年主持下,秦厂大坝合龙,马营决口堵复。陈鹏年累死在武陟堵口工地,临终前建议修建牛钮提议的十八里遥堤。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雍正七年三月,有人告其在监修武清县筐儿港堤工时,向人索要金300两、银1400两。宗人府传询时,牛钮抗拒不到。雍正谕批:"著革职,拏交刑部治罪。"刑部拟议为绞监候,结果还是被赦免了。雍正八年正月,北运河青龙湾要建减水坝。雍正帝念他长期管理北运河,让其随同兵部侍郎何国宗前往查勘,估工算料上报后,雍正帝下旨:"作速料理,少有迟误疏虞,惟何国宗是问。一应运用钱粮,与牛钮无涉,著何国宗一人察核,工竣回应。"
        武陟民间传说,嘉应观第一任道长也叫牛钮。这样,在差不多同一个年代,就有了三个牛钮。清朝是最讲避讳的,大臣怎么会和皇子重名?另外"牛钮"听起来也实在不像是一个道长的道号。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三个牛钮是同一个人,是雍正的皇叔。这与武陟当地的民间传说是一致的。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河南武陟嘉应观(清.国五)(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