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景山村落史话·碑上村

 青木森森 2016-12-17
碑上村的庙与碑
  模式口村与琅山村之间,有个碑上村。村的北边是永定河引水渠,南为西福村。村子不大,满打满算才八户人家,1956开挖永定河引水渠时,该村拆迁,村不复存。
  为什么叫碑上村呢?村有苏武庙,庙北有李陵碑,碑上村由此得名。
  顾名思义,苏武庙是供奉苏武的庙宇。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求和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上礼物。没想到此时出了件意外的事儿。苏武出使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的部下虞常,对卫律不满。看到苏武来到匈奴,就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表示同情,不料虞常的计划没成功,被匈奴人逮住。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张胜怕受到牵连,将底细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虞常受尽酷刑,承认跟张胜是朋友。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单于又命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还有什么脸见人。”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卫律无言以对,劝苏武说:“我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也和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死呢?”苏武怒气冲冲地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背叛父母,背叛朝廷,厚颜无耻,甘当汉奸,还有什么脸面和我谈话!”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时值入冬,天降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去牧羊,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苏武到了北海,唯一和他做伴的
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挖草根充饥。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裂成三个国家。继任的单于没有力量跟汉朝打仗,打发使者求和。那时,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者信以为真。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了,大吃一惊,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还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百姓看见苏武头发花白,手里拿着光杆的旌节,无不倍受感动,说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回国那天,李陵设宴款待苏武。李陵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他怎么会在匈奴呢?原来,公元前99年夏天,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兵讨伐匈奴.任总指挥。大将李陵(字少卿)不甘心让这个不学无术的庸才当总指挥,请求带五千士兵作战,汉武帝想让李陵负责后勤工作,就答应了。李陵率部出居边塞(今内蒙额济纳旗)以北千余里,行军三十日,到达龙勒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单于三万人遭遇,连战十余日,匈奴死伤无数。单于惊恐万状,准备溃逃。李陵部下有个叫管敢的,因被校尉所辱,一怒之下降了匈奴,说李陵的给养跟不上,再战必胜。单于出动全部人马,将李陵围困在山谷之中。单于占据山头,李陵仰攻困难,伤亡甚众。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李陵被迫投降。
  李陵战败降敌的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大怒.满朝文武,察言观色,生怕说错话而小命不保。汉武帝发现司马迁沉默不语,便询问他对这事件的看法.司马迁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就能杀死一万多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奋勇杀敌.他投靠了匈奴,一定是想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报答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贬低他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打入大牢。汉武帝将李陵老母、妻儿满门抄斩,断绝了李陵返汉的愿望。
  传说李陵死后,葬今甘肃嘉峪关市西北的草湖边上,墓前竖碑,人称李陵碑。到了宋代,杨业(杨继业)兵败,被契丹大军围困于李陵碑附近,碰碑而死。
  据《宋史·杨业传》记载:杨业是山西太原人,屡立战功,所向披靡,人称杨无敌,“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杨业是在山西雁门陈家谷被擒后绝食而死的,那里也不存在什么“李陵碑”。
有人也许会问:碑上村既不是苏武牧羊的地方,也不是李陵战斗过的地方,更不是杨业碰碑的地方,那么,当地为什么会有苏武庙和李陵碑呢?为什么会有杨业碰碑的传说呢?
  大家知道,北京有不少杨家将的传说,古北口的杨令公庙是北京著名的古迹。想当初,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不满异族统治,“记政事,察民隐”,实地考察古北口的杨令公庙,他在《昌平山水记》上书中说,杨业与契丹作战的陈家谷不是古北口,“祠于斯者误矣”。他说陈家谷不是古北口,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古北口建立杨业祠(杨令公庙)很不理解。他绝没想到,英雄人物是不受民族、地域所限制的,会受到普遍尊敬的。至于苏武牧羊的形象,已经成为千百年来“忠”与“节”的样板。苏武、李陵、杨业,在世代传承的民间舆情中,有非常高的地位。这也许就是碑上村有李陵碑和苏武庙的原因吧?
  本文作者:双塔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