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景山村落史话·西福村

 青木森森 2016-12-17
西福村原名西王坟
  西福村位于金顶山西麓,原名西王坟。清代的“坟地”也有称“福地”的,因此,西福村亦称西福地,这里埋葬着清代的礼亲王永恩和昭梿。
  清代的礼王共传十三代,从崇德元年(1636)至清朝逊位后三年(1914)共278年。堪称“清代第一王!”
  第一代礼亲王:礼烈亲王代善,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生母佟佳氏。代善从小在军中长大,逐渐成为其父帐下的一员猛将。当时建州刚刚统一,海西女真对建州女真还有很大威胁,稍一疏忽,就会灭亡。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战争中一举成名的。他在对乌拉和叶赫的战役中履历战功,于天命元年(1616)被封为贝勒,列四大贝勒之首,从此开始了他一生光辉的军旅生涯。在以后对明朝的用兵中,他几乎仗仗参加,而且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帅。抚顺与铁岭的用兵,著名的萨尔浒之战,都留下了代善的足迹。天命十一年(1626),太祖驾崩,代善推举太宗皇帝即位,对清初政权的稳定过渡起了重要作用。而后,又大力支持皇太极的中央集权政策,主动放弃与皇帝同座,分理政事的权利。由于代善不可磨灭的战功,及对皇太极的大力支持,崇德元年(1636),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因被告发,密谋立多尔衮为帝,代善大义灭亲将其处死。可见代善对大清的一片忠心。顺治五年(1648),代善去世,葬门头村。
  礼王坟地分布在门头村和金顶山、福寿岭,详见下表。
序号
葬地
墓主
生卒年
1
门头村
礼烈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八子
1583-1648
2
门头村
巽亲王满达海,代善第七子
1622-1652
3
门头村
惠顺亲王祜塞,代善第八子
1628-1646
4
门头村
贝勒阿岱
?-1665
5
门头村
康亲王杰书,祜塞第三子
1645-1697
6
门头村
椿泰,杰书第五子
1683-1709
7
金顶山东麓
康亲王崇安,椿泰长子
1705-1733
8
西福村
永恩
?-1805
9
西福村
昭梿
1776-1829
10
福寿岭
康亲王巴尔图,杰书第四子
1674-1753
11
福寿岭
礼亲王麟趾,昭梿之弟
1756-1821
12
福寿岭村南
礼亲王全龄,麟趾长孙
1817-1850
13
碑上坎
世铎,全龄第三子
1843-1913
  从上表不难看出,葬在西福村的有两位礼亲王:一是永恩,一是昭梿。
  永恩,字惠周,号兰亭主人,崇安之子。崇安去世后,永恩是当然的继承人,但在雍正十二年(1734)四月,雍正皇帝却选中了永恩的伯祖父巴尔图承袭亲王,只封永恩为贝勒,永恩在西四大院胡同小府内住了二十年,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巴尔图去世,乾隆皇帝才让永恩承袭了亲王,住回了王府中。昭裢记述乃父时说,“其勤俭如一日,不事侈华,所食淡泊,出处有恒,虽盛夏不去冠冕”,还说他为人正直,和坤当权时,虽为姻戚,“恶其人,与之绝交”,对刚正不阿的刘墉等比较尊敬,相处融洽。对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有远见卓识。有文学修养,是《律吕元音》四卷的作者。永恩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恢复原来的称号——礼亲王。嘉庆十年(1805)二月十五日去世,谥曰恭,葬于金顶山西麓,俗称西王坟,王府中称为恭太王坟,现名西福村。地面建筑有石桥、碑楼、宫门、朝房等。照应坟地户杜家后人杜大锁(1903年生人)先生,他说没见过享殿。柏树粗数围。西王坟没有阳宅,来人祭扫一般住在模石口承恩寺。
 永恩去世后,昭梿袭爵。昭梿,字汲修,自号汲修主人。他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月初七日,初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担任过散秩大臣,由于他是学术界的权威,龚自珍也向他请教过。龚自珍认为“王(指昭裢)于天聪、崇德以降,琐事丕事,皆说其年月不误,每一事辄言其源流……问答不倦。”龚自珍非常钦佩他。昭裢袭爵后两年(1807),礼亲王府失火,连府里的印绶也被焚毁,经济上陷入窘境。嘉庆二十年(1815)末,他被革爵,圈禁于空室中。原定三年,到了第二年二月,皇帝认为处罚过重,特旨放出。道光二年(1822)赏给候补主事,住在西直门里路北。道光九年(1829)十二月二十日酉时,因疽发于脑卒,享年54岁。
 三十年代,盗墓风行于北京郊区县,礼亲王后人将灵柩起走,树木卖掉。金顶山的张某在宪兵队做事,家里有人在礼亲王府当差,经手其事,连山上的菩萨庙也趁机拆卖了。1938年,日本人在西麓建迂砖瓦厂,树起两个大烟囱。解放后,建材研究所拆除了一个。1983年,笔者到西福村访问,看到剩下的一个烟囱在今陶粒厂院内。
  本文作者:冯其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