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校“张智霖”:用发明心疼妈妈

 抹云阁 2016-12-17

他是一个职校生

做的是一个接地气的发明

他把作品送给

母亲 ——

一位独自在家种田的农村妇女


他说

要不仅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

更要为职校生正名



尽管常被旁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但19岁的曹锦钰用自己的发明说话:职校生更适合站在科创舞台上,为更便利、美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智慧。




曹锦钰家在江苏泰州农村,爸爸和姐姐在上海打工,家里只有妈妈忙着地里的农活。


在农村,稻谷从田里收回后,要放到晒场上晾晒,稻谷里的水分充分蒸发,才能收进粮库。然而,以往都是靠传统的耙子人工翻转,费时费力。曹锦钰用在职校里学的知识,做了一个电动耙子。




- 曾在东北插队落户当了十年“老农民”,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现场试用了曹锦钰的作品。其实曹锦钰作品的发明原理并不复杂,通过电机带动齿耙转动,使用时只需来回推动耙子,就能轻松翻动稻谷。


发明简单,却是专为农民打造的接地气的发明。

锦钰所在职业学校创新社团的指导老师介绍说,其实职校里这样的发明还不少,基本上都是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第一想到就是用技术解决。但是社会上还是有人对职校生存有偏见,很多学生家长情愿让孩子复读,也不愿让孩子进职校。


而从目前市场上的就业需求来看,高级技术工人非常稀缺。不少高级技术工种的薪水,开得比普通大学生要高得多。尽管如此,高级技工人才的培养仍较弱。



对曹锦钰而言,自己不会为了职校生的身份自卑,因为他的梦想是开一家商店,这家店里只卖职业学校学生发明的作品。


他相信,只有让技术为最需要的人服务,这才是发明的意义所在。


 《少年爱迪生》第四季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六晚20: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