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澜:先问醒你自己,然后勇敢地做自己!

 北书房2014 2016-12-17


文|杨澜,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慈善家,本文选自杨澜的《一问一世界》(青少年版)


什么是成功?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围绕这个话题所进行的探讨和争论,人们似乎热情无休无止,并永远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说。


没错,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渴望成功的时代,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对于成功以及成功学的宣传,这些成功的大道理和大逻辑以及成功人物的励志故事,让很多年轻人振奋着却又迷茫着。有人说,年薪百万就是成功;有人说,名利双收才是成功;有人说,一生健康平安、家庭幸福,才是成功;还有人说,实现财务自由,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过自己自想过的生活,这才是成功;更有道高一尺的人,认为这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成功,只有无止境的追求,成功人士在乎的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身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前行的路上。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成功?


今天的文章选自杨澜的《一问一世界》,作为一个公认的成功人士,杨澜采访了700多位精英人士,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诠释了这个话题。



我曾经到访一所小学,那里的孩子问我:“杨澜阿姨,我们怎么样才能成功啊?”听到这个问题,我既惊讶又无奈。


我们生活在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对于成功的宣传,让很多年轻人既振奋又迷茫。


我也想成功,我也想证明自己。我曾经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寻找那些成功的人,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当我采访了700多位精英人士后,却对成功的定义产生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


为了“成功”,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急急忙忙地赶路,撞着这个又碰到那个,来不及把他们扶起来,抱歉地说声对不起;为了“成功”,我们忽略路边的风景,忽略身边的人,不曾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


我们似乎患上了一种叫作“成功综合征”的病。


在美国,曾经有一种说法,说“股神”巴菲特只会赚钱,不会做父亲。因为他们家的后代看起来似乎远远比不上洛克菲勒家族里的孩子们,那些人都子承父业,在财经界大有作为。


而巴菲特家的三个孩子全都从大学辍学,大儿子霍华德从小喜欢挖掘机,后来成了一个农场主和摄影师,女儿苏茜是一名家庭主妇和两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如今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17岁时,彼得因为父亲的关系进入斯坦福大学念书。大学二年级,一个吉他手的演奏让他陷入了对音乐的狂热与痴迷。很快,他作出决定,不进入父亲呼风唤雨的金融界,而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追求。


他忐忑不安地向父亲寻求意见,巴菲特考虑了一夜,第二天把彼得叫到了家中的办公室,对儿子说:“儿子,无论你选择做什么,其实我们俩做的是同一件事——我们热爱的事!”


2010年,彼得出版了自传——《做你自己》,在序言里他说,人生何其短暂,做自己最快乐的事,不要左右于他人的眼光,由自己去定义成功,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拥抱幸福。


在《杨澜访谈录·正青春》节目现场,一名大学生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年轻人对走出象牙塔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很迷茫,究竟应该顺应自己的心声,还是随波逐流?”


面对这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难题,嘉宾李亚鹏用自己20年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年这名标准的理工男因为偶然的机缘进了中央戏剧学院,从第一堂课就因为失去自我而无声落泪,之后虽然收获了名与利,但那种错位感带给他的是20多年的人生迷茫,直到最近才重新找到自己。


有时候,我也会回顾:我这20多年都做了些什么?我发现我最恐慌的时候,是在我20多岁成名时。那时,我好像是一夜成名,获得了很多的专业奖项,所有人都觉得杨澜实在太幸运了,央视主持人这个位置是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啊!


但我当时却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因为我觉得我做的工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我的职位是很容易被人替代的。但凡有女孩子,给她一个麦克风,有人写好了词,她顺畅地把那几句话说出来就行了。


于是,我开始向自己发问:


“20年以后我还敢说我能够拥有这只话筒吗?”


“20年以后我还能为我的职业感到充实和骄傲吗?”


当时的我不能够给自己肯定的回答,于是我决定放下这一切,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去留学充实自己,去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


等到我再回来的时候,我仍然选择了媒体这个行业。不一样的是,我确定了:这就是我自己想要也有能力去走的路。


因此,如果非要给成功一个回答,我要说:“先问醒你自己,然后勇敢地做自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