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1210·人类学】田广,丹·特罗特,邵欢:人类学在商务研究中的适应性——以南方某大学餐饮服...

 天和图书馆21tc 2016-12-17


国外某大学食堂


作者简介】田广,宁夏固原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战略、跨文化经营、工商人类学;丹·特罗特(Dr. Dan Trotter),通讯作者,男,美国南卡州富劳仑斯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国际商法;邵欢,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司管理。



摘要】长久以来,定性研究方法是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规范性研究方法,这一方法现在已被应用于商业领域。本文以南方某大学的餐饮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为这一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人类学定性研究经常使用的是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即传统的民族志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志方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来验证该方法的渗透力度,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民族志方法在商业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性及其效果。

关键词】工商人类学;民族志;餐饮管理;学生生活;隐蔽的参与式观察法

来源】民族论坛,2014,03:35-43.




一、引言



民族志常常交替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其研究目的,本研究则主要采用了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两种研究方法。以民族志为特征的研究通常使用直接观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一般的读者常常认为,民族志研究就是采用参与式观察法,事实上,非参与式观察一样符合标准定义下民族志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马歇尔关于“直接观察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定义的要求。在Gold 的经典范式中,民族志被看成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的一端,是“完全观察者”,即完全不参与所研究的活动中去;另一端,则是“完全参与者”,即完全认同并融入到研究对象的社会结构中去[1]。本研究采用Gold 所定义的“完全参与者”这一概念,对大学餐饮服务进行研究,进行研究的工作者都是每天出入食堂进行用餐的该餐饮服务所在学校的学生。

民族志方法下的观察,既可以是参与式,也可以是非参与式;既可以是隐蔽形式,也可以是公开形式,本研究采用的是隐蔽的参与式研究方法。某种程度上来说,隐蔽的方法包含了欺骗的成分。当研究人员置身于研究环境中的时候,研究对象并不知道研究者的身份。然而,在秘密研究中,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欺骗因素包含其中,更多其他因素,如蓄意谎报、人际欺骗,以及虚假身份维护也都涉及其中[2],这些因素会引起明显的伦理问题。幸运的是,这些伦理问题都与本研究无关。作为田野工作者,学生并没有必要为了能够暗中观察日常的餐饮服务操作而故意歪曲或者隐瞒自己的身份。

隐蔽式观察技术涉及的复杂伦理问题,已经抑制了秘密研究技术的运用。社会科学家们已经“基本忽视”了它们的作用,在社会科学的文献中,这类研究方法要么就是没有被提及,要么就是以不足一个页面的长度对其进行简单描述。大多数有关定性研究方法的书籍,不是提供详细的描述,而是仅仅用几个例子简单说明。隐蔽观察法被认为是“运用得最少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新一代研究人员不熟悉的、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工具[3]。因此,在工商管理领域中的隐蔽参与式观察法,不管是作为广泛使用的民族志工具,还是作为较少使用的民族志工具,都是极具价值的,本研究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证据。

从本研究关于道德问题的解释和描述来看,隐蔽观察法可以避免受到因道德争议而反对隐蔽观察方法的这类批评。其他可能的反对意见有:声称民族志研究是违反调查对象的基本权利的;由于没有知情同意书,研究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侵犯被观察对象的隐私[4]。本研究并没有侵犯研究对象的隐私,该大学餐饮工作者是在非常公开的场合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的,并且研究者是可以亲自参与到这一服务中去的,研究者并没有试图调查餐饮管理系统的后台操作。


二、人类学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不仅仅是在商业领域,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已经对民族志研究提出质疑了。例如,在民族志方法流行于社会科学很久以后,研究人员报告说,教育研究界普遍缺乏民族志研究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教育研究界,为处理与民族志方法论相关的问题所付出的的努力是最小的。事实上,用一著名的教育研究人员的话来说,使用案例研究也“几乎是不道德的”[5]

那些渴望将民族志研究方法引进到企业调研的研究人员,已经明显感受到了类似的阻力。在商业环境中,反对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观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相比典型的人类学环境,商业环境中进行的交流沟通更多。由于商业活动对于接触相关电子邮件、备忘录、电话,以及演员活动等具有严格的访问限制,参与式观察者会发现这一现状将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环境要求。一个委员会或小组的成员可能无法提供非正式的、对做出正式决定有必要影响的后台交易信息[6]。商业领域的民族志研究者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最纯粹的民族志研究要求研究者长时间沉浸于其研究领域,但是商业研究会受制于许多杂项的期限。举例来说,如果市场研究人员要使用民族志研究方法,那么,他们将面临诸如营销活动、推出新产品和品牌等的最后期限。纵向民族志项目可以将研究时间延长几年甚至几十年,而特设市场的研究项目则只能延长两周左右的时间。企业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那些需要更多时间资源才能完成的项目中[7]

正如我们后面将要阐述的,研究人员能够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企业的时间限制和预算限制内提出建议和结论。然而,除了民族志研究花费可能会导致企业倒闭以外,民族志研究应用于商业领域还具备其他特点。对于许多组织机构来说,民族志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或者模棱两可的,这是因为,得出结论的过程往往需要更多的研究解释[8]。此外,与典型管理者不同的是,民族志工作者比较少运用计划的研究框架,或者提前准备好问题,又或者提出一些研究假设。许多管理者在考虑研究将要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之前,就倾向于提前预想到研究的结论。最后,在商业领域较为深入的民族志研究中,可能会出现业务功能紊乱甚至出现不道德的问题,而管理层对这类问题可能会处理,也可能不会[9]

上述困难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研究者会抵制将民族志研究方法引入商业领域。大致浏览可以发现,工商管理的子领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例如,在市场营销领域,纵观乔治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沃顿商学院、伯克利和斯坦福大学等所授的40 多门营销课程,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覆盖的比例是7∶1,这一比例在市场研究行业则是4∶1。上述提及的定性研究大多集中于小组及深入的访谈方面,而较少研究参与式观察以及其他民族志研究方法[10]。有关商业研究的道德领域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例子,即经常被引用的一份1990年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94 份已发表的有关道德信念和行为的实证文章中,只有4%的文章是采用了访谈方法的,另外3%使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11]。国际商业领域的相关研究也给出了相似的情况,只是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定量研究方法,而对于定性方法的运用依然十分稀缺[12]

尽管存在上述的种种困难,研究者们排除万难,并积极将民族志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于商业研究中。他们已经采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技术(通常别称作“准民族志”),以期得到有效的、全面的民族志研究结论。这类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参与者的日记、视频图像、快速评估、深度访谈、观察,以及非正式的交流,这类研究技术有助于在较短时间框架内得出研究成果[13]。尽管对于将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于商业领域存在着不认可甚至阻力,这些新的定性研究和民族志研究方法正在寻找以更合适的形式进入到越来越广泛的商业研究领域。例如,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运作的研究,快速食品零售商的计算,以及其他工作场所的研究,基本上都运用到了此类研究技术[14]。运筹学方法和民族志方法的结合被认为是具有“附加值”的运筹学模型。事实上,一个全新的领域已经诞生了,即“工商人类学”。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已经充分阐述了人类学方法在商业领域的运用,这些领域具体分为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产品设计、竞争情报、知识管理、跨国企业,以及企业家精神等[15]。本研究就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将人类学方法与商业研究相结合起来的研究思路。


三、大学餐饮运作及服务特征



餐饮服务对于学生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对于教育,还是对于学习来说,为学生提供健康、美味、高质量的食物都是重要保障之一。简而言之,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会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学校能力,只有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才能保证机体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16]。良好的餐饮服务,可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度[17]。学校食堂是学校后勤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秩序,甚至关乎中国大学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18]。在中国的大学中,学生食堂各方面运作满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心情乃至学业的顺利完成,影响着和谐校园的稳定创建。因此,创建学生满意的食堂,解决好学生就餐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和满意的服务成为学校后勤管理中的一件头等大事[19]。学生对于食堂餐饮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用餐频率和花费,从而影响餐饮服务的利润和学校的长期发展。

学生对于餐饮服务的满意度,是本研究的关键变量之一,目前来说,国内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比较成熟。显然,由于时代的发展,中国大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在致力于提高学生满意度方面,中国的大学餐饮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学生不仅仅满足于餐饮为其提供的裹腹功能,他们更希望在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中进餐。关于影响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大致有:就餐环境和氛围,饭菜价格,服务态度,饭菜口味,营养卫生,饮食文化氛围等方面[20]。有学者发现,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就餐环境,食物口味感知,服务质量感知和就餐条件,这四个因素对于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强度是不同的[21]

现有体制下,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使得高校餐饮难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其中,学生的经济状况便是一大典型因素,学生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学校餐饮需要提供廉价的食物以满足学生拮据的经济现状。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廉价食物很难在具备裹腹功能的同时,还能达到提高学生满意度的目的,这一矛盾心理也增加了高校饮食服务工作的难度[22]。另一个现实因素是,大学学生是“被动”消费群体——学生往往很难找到除食堂之外的其他就餐场所。相对于社会而言,高校是属于比较封闭的特殊地方,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是个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以一日三餐为例,除了到校内有限的几处食堂就餐外,能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地方实在太少,这种定期的、单调的就餐模式,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不满意度[23]

在概述完受餐饮服务影响的学生之后,我们有必要将注意力转移至餐饮操作本身。到底是哪些组织在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中国文献对此是否有所披露呢?我们发现,最近几年中国高校食堂的运作模式已经发生改变。第三方合同制的管理公司已经取代了原本由学校提供的食堂餐饮服务。诚然,这些私人实体的运作效率是比大学经营的高,但从学校的立场来看,同样存在弊端。因为对于外包的餐饮服务来说,学校对于餐饮服务运营的控制程度明显降低。此外,餐饮运作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家长们对于高校餐饮服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虽然学校后勤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受到一定制约,带有浓厚的公益性,社会责任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24]

在高校餐饮服务的质量改善方面,总是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餐饮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垄断组织。除了在食堂就餐,很多时候学生们都别无选择,因为仅此一家。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在明知食堂可能会提供变质的食物、落后的服务,或者过高的价格的时候,学生们还是要上学,还是要去食堂吃饭。学生对此无可奈何,高校餐饮服务也就失去了改善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造成了长久以来的服务观念落后及竞争意识淡薄等问题[25]。除此之外,阻碍大学餐饮服务改善的最显著的机制因素在于,大学餐饮服务质量并未被纳入高校考核标准体系之内。这里所说的高校考核体系,是指中国教育部出台的一套评价大学整体质量的年度指标,这往往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及未来的发展。然而,教育部却并没有把高校餐饮服务质量包含在评估体系之内,因此,高校管理者也就失去了改善餐饮服务的激励动力[26]

在餐饮服务方面,国内外的学者都提出了诸多改善建议。例如,有学者建议应该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素质,改进食谱,并加强对食物采购和食物准备等方面的管理[27]。其他的建议包括建立严格的高校食堂经营准入制度,选好承包人;加强有关餐饮服务的宣传学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餐饮服务管理中来;建立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大开放品种力度,满足学生口味需求等[28]。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创建学生满意食堂的要素:管理者的理念,经营者的总体能力,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多层次的立体监督[29]

就目前来说,在研究餐饮服务运作的影响方面,中国的研究文献中主要使用的都是哪些研究方法呢?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考察发现,在中国,这方面的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法,很少使用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访谈等人类学方法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大部分研究方法都集中于定量分析,定性研究方法的缺失导致在中国大学餐饮服务缺乏对内在本质的深度分析。在加入更多定性研究方法之后,现有的研究结论将更加可信。此外,过往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够深入,主要侧重的是学生的饮食行为本身,将饮食环境、学生健康、学习影响、学校声誉等因素弱化了。因此,我们需要加入新的研究方法对餐饮服务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所描述的案例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主要运用的是定性的人类学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大学餐饮运作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2012 年秋季学期开始之初,本文的一位作者在此大学开设了一门新兴课程——工商人类学。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使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工商管理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共有70 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这70 名学生被分成12 个研究小组,每小组5 或6个学生。在老师的全面指导下,每一个学生都在其所在小组分工合作,对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展开激烈讨论。具体研究过程是:在老师给出总体研究思路(针对该大学的餐饮服务)之后,学生各自开始文献阅读和综述。与此同时,学生们开始在食堂用餐并进行随意观察。之后,整个班再将所有的随意观察记录汇总,每个小组按照具体的研究问题,再进行文献结果回顾。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及问卷设计。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数据回收结果及访谈记录上传到课程网站上,实现共享,同时,老师也充分参与到每个过程中,并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

由上可知,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此大学的餐饮对学生满意度有何影响?2)其餐饮对学生学习有何影响?3)其餐饮对学生健康有何影响?4)如何进一步改善此大学的餐饮服务?5)其餐饮是否应该被纳入大学考核及评估体系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使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即参与式观察法、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一)参与式观察法

从2012 年9 月至12 月末,选修工商人类学课程的全体学生在不同的食堂进行了长达14 周的随意观察。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他们可以作为隐蔽观察者身处其中进行观察,不会被餐饮服务人员知道,也不会被其他在此用餐的学生察觉。不过,在对用餐者进行深入访谈时,我们会将该研究项目和研究目的告知给对方。不可避免地,被告知的同学可能会把这一研究项目透露给其他同学,毕竟研究的潜在用餐者数量是如此之庞大。因此,从更精确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所采用的应该是“半隐蔽式”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

所有的观察都是在食堂里进行,研究者于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及夜宵,且不分工作日和周末。研究者的主要观察对象集中于学生和餐饮服务人员。对于学生而言,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学生会选择哪个服务窗口?学生都会愿意和谁一起进餐?他们就餐时选择的位置和进餐时间,学生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等。同样地,研究者也会观察餐饮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程度,他们是否佩戴口罩?何时会进行窗口服务?整个研究大约收集到了300 多份观察记录,主要观察地点就是第二、三、四食堂。研究对象既有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教师及餐饮服务人员。

(二)深入访谈法

访谈者和被访谈者都是以学生为主导,一共有8 个访谈问题,分别按照学生的家乡所在地、年级和性别进行分类研究。所有访谈均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研究者一共对112 名就餐者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的目的在于深度挖掘有关学生的满意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在这8个访谈问题中,有5 个问题分别是针对学生的健康、学习效果、精神面貌、愉快程度、对学校的满意度展开的;第6 个问题针对的是是否应该将餐饮服务纳入大学评估及考核的指标体系内;第7 个问题是领导者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餐饮服务;第8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是询问被访问者是否还有其他应该注意的事项可以补充的。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目的在于询问学生对餐饮服务是否影响到其校园生活的具体看法。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家乡,家庭收入等;第二部分力求从不同维度获得餐饮服务对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因而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李克特五分量法,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列举五个选项,在考察学生对餐饮服务重要性的意识方面提出了7 个问题,分别是餐饮服务质量与学生健康、学习效果、精神面貌、总体快乐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学校声誉、学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7 个问题,还有关于学生对校园餐饮服务质量评估的6 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开放式问题,主要调查在学生心目中食堂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倡议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问卷调查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6 名成员,选择男女同学各3 人发放问卷并进行回收。问卷调查都是在学生用餐的时候进行的,在每个食堂,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为了提高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所以选择在就餐的时间段,对问卷做出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这样可以提高问卷回收的可信度和可研究性。当然,所选择的发放问卷的对象都是随机分布于午餐和晚餐时间的,包括部分工作日和周末。研究者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愉快、非常合作地填完问卷,并当场交还给研究者。


五、研究发现和讨论



(一)参与式观察

研究者将搜集到的信息按类别进行分类,依次从学生精神面貌及满意度、学生健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三个方面反映餐饮服务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以下,我们将按照三种类别的顺序,依次给出对应的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1、学生精神面貌及其满意度

研究者观察发现,学生到食堂用餐,关注的不再仅仅是食物的充饥功能。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还把食堂看作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地方,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学生活动,聚餐就是形式之一。研究者注意到,餐饮服务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有着直接且积极的影响。

此外,研究者也发现了就餐环境对学生精神面貌的负面影响。例如,食堂的大部分菜色都只适合广东省内人的口味,从而忽略了那些来自其他不同地区的少数学生的口味。点餐的时候,研究者观察到站在窗口点餐时面露难色的学生,这也印证了研究者的推断。在上午第一节课之前,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一方面是因为窗口开放时间比较晚,另一方面由于早餐高峰期,服务人员在面对学生时往往缺乏耐心,表现出阴沉的脸色和沉重的语气。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食堂的就餐环境总体来说不是很理想,不够明亮、舒适,也不够干净、安静。有时,连餐桌都是杂乱的。部分学生宁愿打包食物回宿舍吃,可能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2、学生健康

学校餐饮服务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人员常常将豆浆用过多的水稀释,以至于让原本营养丰富的豆浆丧失了原有的营养价值;第二,在菜色品种当中,蔬菜品类过少,且大部分饭菜都用了过多的油和盐来烹饪;第三,食堂服务人员在打饭菜的时候常常不正确佩戴口罩,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也没有严格的员工守则,因而对健康和安全方面缺乏认知和重视;第四,在学生还未吃完饭的时候,清洁人员就开始清洁桌上的残余食物。除外,食堂内苍蝇四处可见。

3、学生的学习

研究人员发现,餐饮服务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食堂早餐的服务时间问题。早上就餐高峰期集中在第一节课的前10 到20 分钟,排队买食物的人又特别多,学生对待早餐往往是边走边吃,或者干脆不吃。

(二)深入访谈

1、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其满意度在考察餐饮服务对学生精神面貌及其满意度的影响时,49.12%的受访者认为餐饮服务会从内至外地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面貌,仅有17.54%的受访者认为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被问及餐饮服务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时。大部分人回答的都是菜品样式、食物搭配组合、服务态度和就餐环境。

2、学生健康

访谈结果表明,餐饮服务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有重要影响。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营养摄入量,还会引发学生对疾病的担忧。而最大的担忧来源则是食堂的环境卫生以及菜色的单一。

3、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究发现,大学餐饮服务的质量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体力和学校效率。学生认为餐饮服务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予以重视。

4、学生对学校的评价

在提及校园餐饮服务是否会影响到学生对该学校的看法时,65.79%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餐饮服务会影响到学生对该校的满意度;21.93%的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餐饮服务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及其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问卷调查

在该研究课题中,为确保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分析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研究者还进行了问卷调查。总体样本为341 名该大学的学生,其中,184 名问卷调查者为女性,156 名为男性。从年级划分来看,共有49 名大一学生,61 名大二学生,157 名大三学生,以及24 名大四学生;研究生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分布为34、12 以及3 名。




由表1 可知,餐饮服务质量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效果、精神面貌、愉悦程度和对学校的满意度等。一所学校,是以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因此,都希望能够建成令广大学生满意的学校。而从研究看来,提高高校食堂餐饮服务的质量,就是提升学校口碑的途径之一。

由表2 可知,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餐饮服务会对学校声誉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当引起校园管理者的重视。学生普遍认同将餐饮服务质量纳入学校评估体系内,以此来激励校园餐饮服务的提高。此外,校园餐饮服务和教学服务一样重要,所以不能忽视对餐饮服务的管理。关于校领导是否应该干涉校园餐饮服务,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因为餐饮服务已经外包给私人经营了,学校能做的,就是积极与私人经营者进行交涉,确保提高餐饮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学校声誉和口碑。

此开放式问题要求341 名受访者列出的有关食堂做的不好的三个方面,表3 将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方面列示出来了。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因此有40%是空白的。由数据结果可知,同学们一致认可服务态度是做得不好的地方之一,有51%的学生认为,在员工服务态度方面,有待改善。此外,食堂的卫生环境以及较为单一的食物,也是学生认为做得不好或者说抱怨最多的地方。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会给此大学餐饮服务带来负面或消极的评价。(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没有将所有问卷内容及其分析结果列出)


六、关于本文所用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讨论



在本研究中,人类学方法的运用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事实上,社会科学在工商管理领域运用较少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害怕引起不道德的行为或者对于这种研究方法本身的恐惧,导致在此方面的努力变成了“危险的努力”[30]。各类机构和大学对于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回避,增加了将隐蔽参与式分析方法运用于工商管理实践的阻力,因此导致这一类的最新研究少之又少。

学术界一开始对于隐蔽式观察法并不看好,有些人甚至谴责此类方法会“违背道德和职业精神”,认为使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在做“奸诈”的研究。有批评者声称,隐蔽式的观察法是不可原谅的侵犯个人隐私权利的行为[31]。不仅如此,有些批评者甚至认为使用这一方法的研究者,会欺骗其研究对象,或者暗中和研究对象确定不公开的私人关系。[32]

尽管隐蔽式参与观察法遭受到如此多的非议,鉴于方法本身的优势,社会科学家们也积极运用此方法,推动了这一方法的广泛使用。当研究对象是一些具有强大权利或者权势的人,他们往往会刻意掩饰一些不好的行为从而不希望被研究到,比如贪污、腐败等不良行为,而使用这一方法则非常有效,并且可以加强社会监督功能。

一位支持隐蔽式观察法的学者认为,在进行研究之前,必须要权衡一下使用此类方法的风险和最终的效果是否恰当。根据反对者Miller 的研究[33],这类风险和收益应该更加细致化,比如谁来承担?如何承担?都是非常难以界定的。需要指出的是,支持者承认在使用隐蔽参与式观察法的时候,道德是一个潜在的问题,但反对者对此的过分夸大以及谴责,严重阻碍了这一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任何一个极端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就研究方法本身而言,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我们认为,研究者应该在考虑实际案例的前提下,再来判断是否应该使用这一方法,而不是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就具体案例或者具体研究而言,我们可能需要考虑的问题大概有这么一些:这一研究主题的敏感问题是什么?研究对象的脆弱点在哪里?在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哪种程度上的关系?研究对象是如何看待这一研究信息收集过程的,是否真有侵犯隐私的情况?其他同类的但未使用隐蔽式参与法的研究主体又是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研究主体又是如何看待其隐私可能被侵犯的隐蔽式参与观察法的呢?

为了证明并不是只有定量分析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工商管理研究当中,我们使用了上述所说的隐蔽式参与观察法来进行食堂研究,以此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且不违背道德标准的。

首先,什么是研究主体的敏感问题呢?餐饮业活动并不是犯罪行为,也并不会和赌博等违法行为相提并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德违法或者敏感行为,学生在食堂就餐并观察就餐行为是合法且合乎道德规范的。其次,本案例的研究对象——学生是否属于易被侵犯隐私的弱势群体呢?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那么脆弱。举例来说,如果赌徒在赌博而同时被家人知晓的情况下,他们就是易受伤害的。第三,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哪种程度上的关系?真正的问题在于,当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异常亲近的时候,研究对象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了真实想法,这有可能导致研究人员感情用事,并丧失其研究的客观性。但本案例则不存在这样的担忧,因为我们的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都是学生,他们只是同处于一个食堂吃饭而已,所以没有必要为了观察而在他们之间建立一种过于亲密的关系。第四,研究对象是如何看待这一研究信息收集过程的呢?如果调查研究是为了提高学校的餐饮服务,那么接受调查的学生将成为最直接的受惠者,何乐而不为呢?第五,其他同类但未使用隐蔽式参与法的研究主体又是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呢?该研究不仅仅适用于此大学的食堂服务,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同类学校,所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六,研究主体又是如何看待其隐私可能被侵犯的隐蔽式参与观察法的呢?但这一担忧根本不存在。因为食堂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学生隐私可能被侵害的隐患,他们吃饭的地方是食堂,这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因此,不管是在问卷调查还是在深度访谈中,学生们都是非常乐于分享其对于食堂餐饮服务的各种看法和建议的。


七、结论



本研究的结论非常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我们提倡将人类学方法运用于工商管理研究中,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有效、实用等特性。第二,适当使用参与式观察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数据的收集方面来说,能够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及有效性。第三,本研究揭示了食堂餐饮服务与中国大学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管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大学本身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仅仅是以此大学的案例作为研究,我们还很难将其研究结论推广出去。所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关于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并积极使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更加全方位的视角来研究管理世界的实际问题。不可否认,本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我们未考虑餐饮管理人员和校领导之间的意见。将人类学方法运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食堂研究中,积极研究餐饮管理人员、校领导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来推动这一方面的研究发展,已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来源】民族论坛,2014,03:35-43.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