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计量日(5.20)的由来

 陋室书屋2 2016-12-18

1875年5月20日,20个国家中的17个全权代表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该“公约”及其附则,促成了各签字国共同出经费办常设的科学机构,即国际计量局(BIPM),局址确定在法国。这就是米制的摇篮。国际计量局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和科学专家委员会即“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管辖。其目的是保证“米制的国际间的统一和发展”。100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的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9年10月11日至15日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在法国巴黎国际计量局召开,为了使各国政府和公众了解计量,鼓励和推动各国计量领域的发展,加强各国在计量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并得到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认同。

 从2000年5月20日起,世界各国开始了宣传世界计量日一系列活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在2001年OIML主席理事会上宣布,鼓励各国的国家计量机构利用5月20日世界计量日开展活动。“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实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和国家选定的10类14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所组成。计量单位由量值、词头、单位三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可以避免因多种计量单位并存而引起混乱,节省人力、物力和经济开支,促进经济发展,使我国在国际交流中与大多数国家具有共同的国际计量语言和交流工具。同时,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允许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的计量单位,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照采用。

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量是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手段,计量是节能减排重要技术基础。计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计量都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