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死后大脑会怎么样呢?

 汉青的马甲 2016-12-18


利维坦按:既然肉体死亡不可避免,了解一下身后事也还是挺有必要的。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损伤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最终发展为心脏死亡。因此,与心脏死亡相比,许多学者相信,脑死亡的标准更可靠(也曾经有多起病例,被判定脑死的病人,最终复原存活下来,因此脑死亡的标准仍存争议)。


很多人会容易将脑死亡和植物人混淆在一起,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其不同点在于植物人的脑干是活着的,因此通常不需要呼吸机的维持,而脑死亡患者却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活着”的假象。



文/JR THORPE

译/溪溪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bustle.com/articles/114850-what-happens-to-your-brain-after-you-die



上图两张脑部的X光片中,左侧为正常脑部X光片,可清晰看到流动中的血液,而右侧为脑死亡病人的脑部。


首先声明: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你死以后大脑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么就需要遏制住自己脆弱敏感的神经。我接下来要讲的事不可避免,至关重要,而且在医学捐赠和医学研究方面,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条生命——但是我的文章读起来必定不能讨人欢心。所以请暂时忽略咽反射让你想要呕吐的欲望吧。


关于人死后大脑的状态,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围绕人将死时的濒死体验展开的,或者是看心脏停止跳动后大脑是否能够继续工作。我们死后,大脑通常会交由专业人士料理,他们满心敬畏,但也许还会拿去作别的用途——而最后,它们终会融于自然或者灭于炉火。如今它成了坏死的组织,但是曾经,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基于此,大脑在走向安息之前可能还会经历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


图片显示了一个没有血液流动的孩子脑部扫描


根据你本人或者家人、看护人的意愿,你死后的大脑可能被捐赠给科研所,可能会被送去进行尸检,或者可能只是简单地注入一些溶剂,以便举行葬礼——而以上这些选择没有一种实际操作起来算得上赏心悦目,或者说不那么触目惊心。


那么做好准备,保持镇静,你会享受这种逐渐发现的过程,慢慢了解能够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最有趣的事情之一:死亡。


脑电波最后一次强烈振荡



 

2013年,这项重大发现被誉为“濒死体验”最重要的成因。似乎就在我们死后不久,大脑活动中会出现一次剧烈的峰电位这个过程非常短暂,而且目前只在老鼠的大脑中观察得到(因为对尸体做这样的测试显然难以获得道德委员会的许可)。但是,我们原以为这种大脑活动只会出现在有意识的理性人身上,也就是当事人不仅要处于清醒状态,还必须保持机敏并且正沉思着什么问题。从本质上讲,你可能在死后极短的一段时间内“醒来”——这是大量神经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绘制的上面那幅图片,清晰地描绘出了我们大脑的机能。


核磁共振的脑脊液循环成像


这项研究始于密歇根大学。一些人生前曾经患有严重的心脏相关的困难症,也就是血液流回大脑时会在此处完全停滞,这些人在大脑已经丧失所有功能后,会经历一段意识十分清醒的时段,研究试图解释这种情况具体的原因我们尚不明晰,但既然大脑会在临死前给我们最后一次体验人世间真实感觉的机会,想想还是蛮欣慰的。


捐献大脑的脑干测试

 


一旦某一天,你摆脱了尘世的烦恼,长眠于地下,灵魂上了天堂,并且被宣告临床死亡,已经无可挽回,那么其实从医学意义上来讲,大脑的来世恰恰在此时渐渐拉开帷幕。一切都取决于你临死时的特殊环境,以及你的遗愿是如何处置这副肉身。


如果你打算捐献器官,那么所有医生采取的第一步都是要先检查你的脑干活动。检查包括用手电照射瞳孔以及将管子插进气管,看看大脑是否还会带来身体上的任何自然反应。此外还有很多扫描检查可以进行确认,比如核磁共振、脑电图(测试脑电活动)、超声波和原子能大脑扫描。总的来说,医生会尽一切可能确认你的脑干已经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之后,才会拿你的脑子去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尸检中的大脑摘除




如果你的死因恰好让医生或者家人觉得需要授权尸检,那么这个过程绝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么赏心悦目(而且现在电视里的尸检也已经没那么赏心悦目了)。尸检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判断整具尸体的死因,但是考虑到有些家庭可能会在葬礼上开棺悼念,所以医生在操作中会尽可能地避免有损死者的容貌。为此,尸检时会从头骨后侧切开一个口子取出大脑进行检查,而这个切口从正面是看不到的。


医生会先在头骨内部进行检查,然后再将大脑取出进行后续检查。没错,医生需要取出完整的大脑:只切取一小部分大脑的话并不能完整地判断出死因,这似乎也正是活组织(从生者身上切取的一小部分组织)诊断的弊端。


很奇怪,从死亡后的黄金八小时内的大脑中摘取细胞组织培养时,医生发现,这些组织(在小批量情况下)可以一直“存活”几周之久但这并不是说你的大脑仍在工作;细胞确实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但是由于它们已经从大脑中分离,被切成了极细小的一块,小心地存放在培养皿中,所以它们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神经反应。


为用于医学科研的大脑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

 


如果你把大脑捐赠给科研所以供研究,科学家们会把你的大脑切开——不过具体来说切开是为了取出什么部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如何死亡的。例如,如果你在死亡时患有痴呆症,那么它们就会检查你的海马体、中脑以及大脑中其他与此病症密切相关的部位。神经病理学研究并没有全世界通行的规则,而美国的神经病理学家总是行业高素质的代表。


有趣的是,你不能将大脑捐赠给某一家科研所的同时,却将肢体捐赠给另一家。医学研究院和解剖中心会接收大部分的捐赠遗体,他们往往更希望遗体整体保持完整。如果你真的想把大脑和肢体赠给不同的研究院,那么就得两家研究院都认可这种方式才行。


丧葬前注射甲醛



 

即便知道有的尸体将被火化而非土葬,殡仪馆处理尸体的方式几乎也是大同小异。尸体隐秘的部位会注入防腐剂甲醛,要么是在腋下,要么是腹股沟中。随后,甲醛输送到全身各处,包括大脑(如果尸体被送往葬礼地点需要经过长途的运输,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增加注入甲醛的计量)。


然而,在其他领域涉及到大脑保存的问题时,甲醛的使用正遭遇一些挫败。研究发现,如果你想使用注入了甲醛的大脑,比如进行科学实验,那么你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差。2013年,科学家们发现实验室中经过甲醛保存的大脑在一系列医疗过程中,包括验尸,都得出了并不可靠的实验结果。为什么呢?原来甲醛会破坏大脑的细胞水分,而细胞水分是人死后研究多种大脑问题的关键要素。哎唷不好!


分解作用



 

如果你死后选择火葬,你的大脑,会像其他身体部位一样,投入焚烧直至化为灰烬(通常在90分钟以内就能完成全身的焚化)。不过,如果你选择土葬,尸体会在泥土中分解——但是由于你入土为安的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性,分解的速度也快慢有别,于是这里头的变化就特别好玩。


虽然尸体埋葬前已经做过防腐处理,但是它们分解的速率还是取决于它们距离地表以及水层的距离。如果你被埋得很浅(距离地表在61公分以内),那么你的全身都将会在18个月到3年之内完全分解,变成一具骷髅。而其实这是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你下葬的位置距离地表不得低于1.8米。那样的话,分解过程就慢得多了④,这其中,棺材和重质土中少量空气的阻隔作用也尤其重要。如果没有棺材,你的大脑和身体会在10年后腐化,而如果有棺材的话,起码需要个几十年。


那么到此为止,你死以后大脑的旅程就结束了。是不是很华丽呢?现在,拍拍你的脑袋吧,祝愿它将来某一天的冒险之旅一路顺风。


最后,来看一下脑之分解的视频:


(建议wifi环境下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