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这样设计初中国学课

 郑公书馆298 2016-12-18

于晓冰 水寒说语文

(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我这样设计初中国学课——国学教材学案导言

按:新初一的国学课,白手起家,从编写学案开始。下面是这个学案的导言。在导言后面我做了一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学案的说明。

我这样设计初中国学课——国学教材学案导言

本学案共15讲,每一讲主要包含六个部分,即:《声律启蒙》正文、古今名联、《论语》选读、小学古诗复习、“向你挑战”以及课后作业。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该书不仅音韵优美,句句对仗,节奏明快,而且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器用饮食、花木鸟兽等。大而言之,可以培育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小而言之,可以深刻把握对联的基本规律,掌握诗歌韵律,能够更好地应对中高考的相关试题。

这部分正文之后,设计了“查阅工具书,解释相关词语”、“注释”和“主要典故讲解”等内容。通过查阅工具书,解释相关词语,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所选词语多为初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重点词语,有助于逐步提升他们的文言阅读能力。注释部分给出了小型工具书中有可能查不到,但又对文本理解很重要的一些字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相关典故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典故的出处以及每一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从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今名联部分是对《声律启蒙》的扩展和补充,让学生看到真正对联的样子。所选对联和该讲《声律启蒙》的音韵相同。欣赏古今名联,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体会汉语之美,更可以培养学生解决考试中对联试题的能力。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典。本学案所选《论语》,主要涉及夫子论君子的若干内容。大而言之,在学习经典深邃思想的同时,潜移默化培育完美人格。小而言之,《论语》进入中高考,可以为应对名著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部分给出了相应的文句的翻译和重点词语的注释,方便同学理解文句含义。同时,也设置了相应的问题讨论,将经典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思考,以期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小学必背古诗的复习,改变单摆浮搁,零散学习,或者仅仅按照年代排序的方式,而按照类别重新处理,深化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大而言之,可以发挥诗教在人的成长中的巨大作用,使心灵更为敏感丰富,小而言之,按照设定情境写出相关的诗句,是近年语文中高考古诗词考查的一个方向,有备无患。

“向你挑战”,是对小学必背古诗这部分的补充和扩展,所选诗词和同一讲中的小学古诗词属于同一类别,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展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范围,通过扎扎实实地大量诵读,提升语文素养。

课后作业部分,每次任务基本相同,都要求背诵该讲涉及的《声律启蒙》、《论语》和小学古诗词。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把该讲所选的古今名联和“向你挑战”部分扩展的古诗词也都背诵下来。另外,要用正楷抄写该讲所涉及的《声律启蒙》,通过抄写,达到提升书写能力,深化理解之目的。

国学课课上以读诵为主,简单讲解,给学生一定时间背诵落实,会选择一些比较有特点的诵读录音,提供给学生模仿借鉴。可以是一般的朗诵,也可以是配乐的吟诵,各取所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国学课也准备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向同学和家长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关于考试,国学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要通过活页形式,随机抽测已经学习过的相关内容。期末考查涉及该学案的全部内容,除背诵的考查之外,也会有尝试对对子,写一写国学课的收获等类型的试题。

总而言之,国学课很重要。大的方面,对人生有用;小的方面,对考试有用。务必高度重视。

本学案从使用开始,即进入修订模式,欢迎老师、家长、同学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共同努力,让实验中学的国学课成为学生最喜爱,影响最深远的课程之一!

关于国学课学案设计思路的说明:

本国学课设计的一个指导思想是《论语》中的一则: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道:“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

这个学案正是围绕着“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的思路来设计。虽然社会上有了所谓的“国学热”,各种国学教材也是层出不穷,但这种热更多只是虚火而已,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到国学之重要性。更多只是叶公好龙而已。大多数人心里的一个问题一定是“学国学有什么用”,对于人生的这种的“无用之用”的大用不好讲,即使讲了,没有深入的学习经历,也很难体会到这种大用,而相对好讲的是关于考试的实用,于是,我在设计这个学案时,一方面要说“大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说“实用”的问题,通过讲“实用”,让学习者能够重视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慢慢让他们体会到国学对于人生成长的“大用”。

当然,无论是“实用”还是“大用”,这种“有用”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形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进入不了他们的内心,一切有用就都无从谈起,所以,又要在课堂形式和考试形式上下一些功夫,多一些思考。这个我会在以后的公众号文章中陆续展示。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每次会有更为新鲜的文章提供给诸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