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什么,怎么拍?马格南主席马丁·帕尔告诉你

 zxw5587 2016-12-18



众所周知,对于摄影人来说,“拍什么?怎么拍?”,是一个永恒的拷问。


那么,对于这两个问题,摄影大师们是怎么应对的呢?


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个名为《最后的度假胜地》的系列里找找答案,这也是现任玛格南图片社主席---英国著名摄影师马丁·帕尔的第一个彩色系列。



拍什么
也许最近的就是最好的


话说在1982年,帕尔小两口搬到了位于英国西北部威勒尔半岛东北角的一座城市:沃勒西。当地有个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叫新布莱顿。


“我知道我会拍新布莱顿,因为它就在我的门口。”

--- 马丁·帕尔



▲红色标记处为新布莱顿


这其实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新布莱顿最初是利物浦富商的海滨度假胜地,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其鼎盛时期。之后开始慢慢衰败。在六十年代,因默西河的潮汐变化致大部分沙滩消失,使新布莱顿的衰败加剧。而1971年往利物浦的渡轮服务关闭及1978年的码头拆除,无疑是雪上加霜。




尽管如此,这里仍保留着一些显著的特点:建于1934年的丽都室外游泳池,是欧洲最大的室外泳池之一。此外,还有一个精致的海滨长廊和“宫殿”游乐园。



现在到新布莱顿的主要是来自利物浦和威勒尔的一日游游客。一个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吸引大量人潮。


就是这样的“地理优势”以及繁盛与破败的交错感,让新布莱顿成为帕尔首选的拍摄对象。



怎么拍
不囿于常规会带来独特的观看


这算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那“怎么拍”呢?



黑白还是彩色

   

首先,在胶片的选择上,帕尔在黑白与彩色之间选择了后者,而在此之前,帕尔一直拍的都是传统的黑白影像。为什么他要在80年代初转向当时尚不入主流摄影圈法眼的彩色影像?据帕尔的说法,这主要归因于他在七十年代早期接触到的约翰·海因德(John Hinde)的明信片。


英国商人海因德从30年代开始拍照,经商失败之后,在1956年创办了一家明信片公司。到了1965年,海因德甚至雇佣了一个主要由德国摄影师组成的专业摄影团队负责拍摄。在全盛时期,该公司每年发行的明信片数量达五千万张。



海因德的明信片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是两个字:色彩。为了再现他梦想中的色彩,海因德还把反转片寄到了当时技术较为先进的意大利冲洗加工。






帕尔将这些明信片称之为“英国在六、七十年代一些最强的影像”。


海因德展示了一个比以往都更丰富饱和的调色盘,对色彩、饱和度和工艺都非常讲究。




笔者去年曾看过一个很棒的展览,叫《时代映像:1960年以来的英国摄影》。展览中也有展示海因德的原版明信片,与之并置一起的是影像内容的大幅打印。相比之下高下立见。原版的色彩果真不是浪得虚名。




使用器材


帕尔拍摄《最后的度假胜地》使用的具体器材是:Makina Plaubel 67配55mm镜头,外加威达283闪灯,胶片是Agfa Ultra 50。



▲Makina Plaubel 67相机图例



为什么要用闪光灯?


话说在海因德的色彩感召之下,帕尔选定了不合当时摄影圈艺术创作常规的彩色胶片。而在器材方面,帕尔则继续延续他在之前的黑白系列《坏天气》里对闪光灯的喜好。


使用闪灯让我意识到摄影是多么的主观。摄影师完全掌握着改变事物呈现的能力。闪光灯卓有成效地强调了日常事物的某种超现实本质。它改变了真实的生活,切实地帮助我去创造虚幻。


就这样,从1983年起,帕尔背着装了彩卷安了闪灯的相机频繁地在“门口”的新布莱顿溜达。三年夏天的影像积累最终形成了他的第一个彩色系列:《最后的度假胜地》。


1986年,这些照片在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办展并出版了画册,得到的反响却是两极化的:有人对他的影像无比愤慨,有人则认为这是当时英国彩色摄影的最高成就。





摄影师的职责是夸张


当年帕尔的照片在蛇形画廊展出后,艺评家David Lee曾发表苛刻评论:


“(帕尔)已经习惯发现游客们的最糟糕之处,他们贪婪地大吃大喝垃圾食品并恣意扔掉容器和包装,很可能会引起自由的良知伪善道德感的发作。

我们历史上重要的工人阶级,通常被纪实摄影师慷慨友善地对待,现在成为世故观众的攻击目标。他们看着肥胖、简单、没品、沉闷、墨守成规,不能体现任何个人身份。他们穿着俗丽的便宜衣服,真正的保守时尚于他们所剩无几。只有婴儿和儿童荒谬地生存着,而正是因为很多照片里有他们的存在,才给帕尔绝望的尖刻视角带来一些诗意润色。”






对于作品带来的争议,帕尔觉得很无辜。


我非常吃惊这会引起争议。我没觉得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题材。这是英国一个衰败的海滨度假地,这有什么可惊讶的?





当然,帕尔承认他会等待银行假日,因为他知道那时会有更多垃圾、更多人、更多BB、更多吃了一半的薯片袋。


我作为一个摄影师的职责是夸张,你必须非常清晰地证明自己有道理。




我更感兴趣的,不是这些人经济上不富裕的事实,而是他们必须应付孩子们的尖叫,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也有兴趣在另一个层面上拍摄照片,展现英国社会正如何衰落;展现这个曾经伟大的社会正如何分崩离析。




你可以说它们是反明信片的。




下图是帕尔这个系列里笔者最爱的一张。




影像中的前景是质地相当粗糙的水泥地面,后方还有一辆类似拖拉机的庞然大物。在这样的环境里女主却能安然自得地日光浴。她选择的位置也很蹊跷,影像由此呈现出一种戏剧性的张力:拖拉机粗砺的履带仿佛马上要在这具光滑的肉身上碾过。



属于自己的语言


通过马丁·帕尔的这组作品,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拍照贵在有自己的语言。那怎样才算有自己的语言?





笔者的理解是:有自己独特的观看方式,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自己之前还没有人呈现过这样的影像表达。


帕尔利用闪灯,以当时尚为摄影艺术主流所不屑的彩色影像,书写着现实里浓厚的荒谬感。这一系列锋芒毕露的影像,展现了帕尔对世事戏谑辛辣的洞见。


由此,我们也找到了帕尔作为摄影人,对那个终极拷问:“拍什么?怎么拍?”交出的出色答卷: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在身边挖掘拍摄题材,并勇于以打破常规的影像语言,恰如其份地展现自己独到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